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孫策為什麽不傳位給兒子,反而傳位給弟弟孫權呢?

孫策為什麽不傳位給兒子,反而傳位給弟弟孫權呢?

孫策有記錄的兒子叫孫紹,孫策死的時候只有26歲,就算孫策13歲結婚,14歲生長女,15歲生長子孫紹的話,孫紹在孫策臨死前只有11歲,而當時的孫權已經19歲了。

和平年代或者大壹統朝代,選壹個幼子即位,再選幾個輔政大臣輔佐,這沒有問題,因為國內穩定,不需要君主立即親政,比如漢昭帝劉弗陵即皇帝位時,只有8歲 ,後在霍光等人的輔佐下,仍然是壹代明君。

但是戰亂年代就不壹樣了,戰亂年代需要君主立即掌握大權,親自理政,因為原本就是亂世,江東政權雖然由孫堅、孫策打下了基礎,但是內有山越隨時叛亂,又有當地豪強不服孫家,更有劉表、曹操等外部勢力隨時介入,如果君主不能掌握大權,會有很多人偷窺權力。

君本無罪,懷壁其君。這個?壁?也可以是權力和最高職位。

如果孫策傳位給自已的兒子,而自已的兒子年紀又小,又不理政,只能由輔政大臣代勞,就會有很不懷好意的人對孫策兒子下手,以方便奪取江東權力,在那個位置上,就要承擔巨大的風險,到時候全族滅門,都有可能。

孫策之所以沒有傳位給自已的兒子,而是傳給了自已的弟弟孫權,有幾個目的:

1、為了保全自已的家族。

年幼的兒子如果繼承事業,又不能獨自處理政事,將會給別有用心的人提供借口,所謂的主少國疑就是這樣,到時候纂位者針對的就是自已的兒子,到時候孫策自已的整個家族都會成為被攻擊的目標,孫策為了保全自已的兒子和家族,而選擇了放棄權力。

2、為了整個江東的基業。

江東的基業是從孫策的父親孫堅開始打下基礎的,經孫策發揚光大,到了孫策26歲臨死前,當然還是希望將基本傳承下去,因為孫家的江山原來就是靠武力打下來的,當然也害怕其他人用武力來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