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牛集團有限公司
如果要大家說出壹個最像保時捷的品牌,相信大家脫口而出的壹定是眾泰。成立於2003年的眾泰汽車,迄今為止已經在國內市場摸爬滾打十多年,即使是靠抄襲博取關註,但早期的經營成績也還算不錯,在國產汽車中還是有著壹席之地。但經過近年債務風波後,久為露頭的眾泰再次成為眾人關註的焦點。
隨著今年自主品牌的快速發展和新能源行業的崛起,加上債務問題所引起的糾紛,僅靠模仿山寨的套娃車型已經不能支撐眾泰繼續下去了,腹背受敵的眾泰已經瀕臨破產。
早在今年9月初,眾泰股東鐵牛集團破產重整申請已經被法院受理,沒有金主支撐的眾泰,僅靠旗下皮尺部毫無新意的套娃車型已經無法生存,半年僅生產574臺車的眾泰也成了強弩之末。
隨後的10月份,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收到浙江永康農村商業銀行向中級法院提交的重整申請書,因眾泰公司無法償還到期債務,並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但具有較高重整價值為由,提出對公司進行重整申請。
至於眾泰是否收到公司重整的裁定書我們無從得知,但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眾泰第三季度業績不容樂觀。面對如此大金額的巨債,債權人當然是想眾泰能夠重組公司,來達到能夠結清債務的局面。因受到資金問題、債務糾紛、疫情原因等各種因素影響,三季度總虧損達到13-16億元,目前公司已經處於半停產狀態。已經火燒眉毛的眾泰,申請重整也是肯定的事情。如果重整申請未能通過,面對眾泰的就是破產清算,這對於債權人和眾泰都是非常沈重的打擊。
在剛進入21世紀初,國內汽車呈快速發展趨勢前進,於是眾多企業均轉移戰線進入汽車行業,其中就包括造電池的比亞迪和搞五金生意的眾泰。當時的眾泰還算比較勵誌,在臺灣買來豐田特銳車型的生產線,經過壹番搗鼓,眾泰第壹臺車眾泰2008就出現了。剛上市的時候銷量非常不錯,隨後眾泰發現這種行為有操作余地,便壹直收購沒人要的生產線和平臺經營,推出壹系列低端車型,日子過的非常不錯。
直到2013年,眾泰開始走向壹臺不歸路,什麽車火就抄襲什麽車,從大眾途觀的眾泰T600到奧迪Q3的SR7,再到備受罵名的保時泰SR9,眾泰成為了壹個低價圓夢豪車的品牌。眾泰"皮尺部"也由此名聲大噪,銷量急劇增長,2016年甚至達到33萬的總銷量。
但畢竟是模仿抄襲,現在眾泰就算沒有面臨破產危機,也始終是眾人心中的眾矢之的,雖然存在即合理,但若需要企業持之以恒的不斷發展,加強專業技術積累和自主創新才是關鍵。眾泰的衰敗是值得很多企業沈思的,在當前新能源行業盛行的現在,當然不乏有毫無底線甚至圈地騙補的企業出現。而作為消費者的大家要做的就是,時刻監督市場的發展風向和前景,不要再國內市場長出畸形的花,讓本就起步晚的國內汽車工業大力發展更進壹步!
歡迎留言評論,想看更多車訊,請關註私家車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