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赫爾松大勝”後,烏克蘭封西媒的口,烏士兵哭訴戰事慘烈

“赫爾松大勝”後,烏克蘭封西媒的口,烏士兵哭訴戰事慘烈

俄軍再次從赫爾松撤退,與烏軍隔江而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為了慶祝如此“大勝”,親往赫爾松市,大肆開講。

澤連斯基指出,俄羅斯從赫爾松撤退是“終結戰爭的開始”。為此,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被宣傳,直到多家西方媒體在轉播時,被發現了問題。

“言論自由”背後的不自由

包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英國天空新聞臺等西方媒體至少6名記者在赫爾松報道的工作許可被取消,禁止在赫爾松拍攝。

雖然俄烏沖突以來烏克蘭大搞輿論戰,但限制自己人?

有猜測認為,是此前的壹個“俄軍撤離赫爾松後,烏克蘭人高舉國旗並行納粹禮”的幾秒視頻,迅速在西方社交媒體上瘋傳所導致的。

被西方刻意淡化的烏克蘭“新納粹”勢力再次暴露在世界面前。除了亞速營,烏克蘭推倒了大量蘇聯反納粹雕像的同時,還豎立起大量與昔日納粹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紀念碑,包括“負責屠殺成千上萬的猶太人和波蘭人”的烏克蘭“自由鬥士”羅曼·舒赫維奇,寫下“我堅持猶太人應該在烏克蘭滅絕”的雅羅斯拉夫·斯捷茨科,烏克蘭巴亞爾地區累計曾有10萬猶太人在那裏遇害

赫爾松出現這樣的“慶祝方式”,對於烏克蘭的西方支持者來說,可不是樂見的,“要求和平”的普通民眾無法接受這種反和平的宣揚,支持烏克蘭的西方政客們則多多少少臉上有些掛不住。

也有猜測認為,是烏克蘭將要開始對赫爾松州親俄者發起報復,此前有涉嫌與俄羅斯“合作”的兩名男子在赫爾松市被綁在柱子上公開懲罰,被美媒拍到。

烏克蘭還需要西方的持續軍援,需要壹個“受害者”身份,但西方媒體的這樣爆料顯然不符合烏克蘭的利益。

烏克蘭士兵哭訴

雖然澤連斯基在歡慶勝利,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在赫爾松州的對峙付出了沈重的代價。

壹位年輕的烏軍士兵在面對采訪時哭訴,曾經三人壹組、超30輛的坦克編隊被打到只剩7輛,他感覺自己可憐又顯得可笑,他們開著老舊落後難以操控的坦克去戰鬥,獲得慘烈的勝利。

他抱怨這樣獲勝的犧牲,但只得到長官夾雜著辱罵的叱責,“妳是士兵,閉上嘴”“妳們什麽都不是,只是壹幫沒名沒姓的士兵”。年輕的士兵很難過,他已經失去了他的兄弟,但家人還在期待著他們平安回去。

烏軍的精銳被抽調到後方進行北約化武器訓練,如這位士兵,他們只是普通的被征召者。雖然情況艱難,但他們無法逃走,因為所有的逃兵都會被反綁雙手,被督戰隊直接槍斃在陣地上。他們的價值是拖延,為那些北約訓練的軍團精銳們爭取時間。

也難怪烏克蘭在波蘭境內發生導彈爆炸後,直指俄羅斯,呼籲西方動真格,畢竟烏克蘭可用於打仗的人都不多了。

延伸閱讀:

澤連斯基現身赫爾松感謝北約北約秘書長卻發出警告

俄軍撤離赫爾松地區5天後,14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現身赫爾松,向烏克蘭軍隊發表講話。

據路透社報道,澤連斯基告訴軍隊,“我們正在前進,已經準備好迎接和平,整個國家的和平。”

14日,澤連斯基現身赫爾松。圖自外媒

講話中,澤連斯基感謝北約和其他盟友的支持,並特地指出,美國的“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系統發揮了很大作用。

當被問及烏軍下壹步的目標時,澤連斯基稱,“不會是莫斯科,我們對他國領土不感興趣。”

而對於澤連斯基此行,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當天表示,“沒有評論。這是俄羅斯的領土。”

長安街知事註意到,隨著俄烏沖突進入第九個月,局勢愈發復雜。俄軍撤離赫爾松能否被視為俄烏沖突轉折點?和談幾時開啟?美國及北約在其中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連日來,烏克蘭頻頻釋放談判信號,烏外長庫列巴還在東盟峰會上放風稱,如果俄外長拉夫羅夫提出會談的請求,烏克蘭方面會予以考慮。

此前,澤連斯基還提出了烏克蘭啟動對話的條件:恢復領土完整,尊重《聯合國憲章》,賠償所有損失,懲罰每名戰犯,保證不再開戰。

對於上述言論,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格魯什科14日明確表態——不會接受啟動烏克蘭問題談判的先決條件。

格魯什科說,“這些條件是不可接受的”,俄方願意進行談判,但談判自然應該考慮到當地局勢。

烏克蘭軍隊。

盡管重新控制赫爾松地區被視為烏軍的重大勝利,但這場勝利意味著什麽,還難下定論。

美國總統拜登14日就俄烏局勢對記者說,奪回赫爾松是烏克蘭的重大勝利,目前很難說這場勝利會意味著什麽,但美國將繼續支持烏克蘭。

此前拜登稱,莫斯科和基輔將“舔舐傷口”。

同樣是在14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發出警告,盡管基輔最近在戰場上取得成功,但不應低估俄羅斯的軍事實力。

“我們不應該犯低估俄羅斯的錯誤。俄羅斯武裝部隊保留了重要的實力以及大量的部隊。”斯托爾滕貝格警告稱,“接下來的幾個月將會是艱難的。”

斯托爾滕貝格資料圖。

在局勢愈發復雜的背景下,俄烏和談何時才能重啟?

烏克蘭首席談判代表戴維·阿拉卡米亞13日表示,與俄羅斯的和平談判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重新開始。

阿拉卡米亞說,在他看來,俄烏合談要等到“俄羅斯和美國的選舉周期開始工作”的時候。

“也就是說,在明年下半年美國總統大選開始的時候。此外,普京將在2024年面臨選舉。每個人都需要在政治上展示壹些東西。”他說。

事實上,針對目前是否通過談判解決俄烏沖突問題,美國政府內部也出現了不小的分歧。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認為應盡快談判。米利在壹場內部會議上表示,烏克蘭在冬季到來前,已經在戰場上取得了壹些預期的成果,他們應該努力在談判桌上對此進行鞏固。

持反對意見的美國政府高官堅持認為,雙方都沒有準備好談判,暫停戰鬥會給俄羅斯留下機會。

拜登的壹些顧問則表示,現在談判還為時尚早。

正如澤連斯基所說,烏克蘭重返赫爾松,離不開北約及盟友的支持。壹旦俄烏和談重啟,美國和北約又將在其中扮演什麽角色?

從公開表態看,美方稱烏克蘭將自主決定和談的時間和內容。

12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柬埔寨會見烏外長庫列巴時表示,烏克蘭將自己來決定關於對俄羅斯談判的相關時間和內容。

但私下裏,美方正推動烏克蘭釋放和談信號。

美國《華盛頓郵報》當地時間11月5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說法爆料,拜登政府正在私下鼓勵烏克蘭領導層發出對與俄羅斯談判持開放態度的信號,並放棄那些公開拒絕參與和平談判的表態。

報道援引美國官員的話稱,“對我們的壹些夥伴來說,‘烏克蘭疲勞’是壹種真實的情況。”

值得註意的是,據俄媒消息,14日,美俄雙方代表團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舉行了秘密會談。俄方代表是俄羅斯對外情報局長納雷什金,美方代表是美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

路透社指出,這次會談是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俄兩國高級別官員首次進行面對面會談。

壹名要求匿名的白宮官員表示,伯恩斯與俄方代表的會談將不涉及俄烏沖突的解決方案,“我們提前向烏克蘭通報了他的行程,我們堅持我們的基本原則:任何有關烏克蘭的事務不能沒有烏克蘭參與”。

俄政治學者巴久克稱,美國私下推動烏克蘭放出談判風聲,表明華盛頓對戰勝俄羅斯缺乏信心,尤其是歐洲擔心局勢惡化。他們的武器庫和財政儲備正在耗盡,美國也陷入能源和通脹危機泥潭,為了維護臉面,因此提出讓烏克蘭與俄進行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