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旁碧桂園森林城市
依斯幹達特區具有極強地理區位優勢,據守馬六甲海峽及多個重要港口的優越區位,加上政策優勢,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投資;4小時航程覆蓋超過8億人口的東盟市場,6-8小時航程覆蓋大部分APEC國家,同時未來區域將發展隆新高鐵等基建項目。作為廣東省“壹帶壹路”戰略“1+10”十大標誌性重大項目之壹的碧桂園森林城市就設在依斯幹達特區,深受中馬兩國重視。馬來西亞首相納吉還將森林城市列入免稅島,以海外買家購房門檻,吸引旅居、就業人口及外資進入。
投資環境上,馬來西亞政府親自審批了前五年企業所得稅全額減免的政策:認證開發商企業、認證開發商管理公司企業,以及教育、旅遊、醫療三大產業相關企業首五年企業所得稅全額減免。就像當年依靠香港的大量投資和產業轉移、借著特區開放氣勢的深圳壹樣,“新加坡-伊斯幹達”大都市圈漸現雛形,更醞釀著壹場前所未有的、跨國的新城市運動。
政策以外,地處依斯幹達特區的森林城市還有眾多利好。緊密相連的新加坡是超級金融中心,目前處於經濟擴張的階段,淡馬錫在內的很多企業已經開始往馬來西亞伊斯幹達特區轉移,帶來大量資金、技術和人才。種種趨勢表明,森林城市作為“特區中的特區”,已經成投資的熱點區域。
甚至有人把新加坡比喻成香港,馬來西亞碧桂園森林城市就如10年前的深圳,遍地都是黃金。更值得註意的是,如今的新加坡同香港對比,城市發展水平更勝壹籌。
從1980年開始,香港的經濟總量壹直高於新加坡,人均GDP不相上下,2002年,新加坡的GDP是905.8億美元,香港的則是1663億美元,新加坡當時僅相當於香港的壹半多壹點(54%)。
但是變化悄然發生,2003年新加坡人均GDP超過香港,差距不斷擴大;從2004年到2009年,新加坡的移民政策相對寬松,引進了大量外來人才。這群人多數年富力強,平均學歷高,平均收入高,對新加坡的GDP總量增加貢獻不小。2010年,新加坡經濟總量首次超過香港;到了2012年,新加坡的GDP達到2899億美元,超過香港的2626美元。(數據來自世界銀行,根據匯率會有所浮動)。從2015年人均GDP排名也可看出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水平已超香港。
據馬來西亞房產網統計,新加坡僅次於瑞士位居全球第二,而香港落後新加坡五個名次。
由此看來,如今的“新加坡-伊斯幹達”大都市圈將比曾經的“香港-深圳”經濟圈更具發展潛力和升值空間。我是從森林城市網站上面介紹看的www.contactmalaysia.com.cn/mlxyfc/2578.html如果還不能幫到妳,那就沒有辦法啦。
壹如曾經的深圳具備天時地利的條件,森林城市毫無疑問將會是下壹個置業投資風口;現在的森林城市直線距離新加坡只有2公裏,但房價卻只有新加坡的1/4,就像當初蓄勢待發的深圳壹樣,處處都是投資的絕佳機會。
從2006年至今,深圳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十年間上漲了約205%。按照目前森林城市每平1萬6-2萬的均價來估算,十年之後的市場價格或將趕超如今深圳的漲幅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