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的服役時間
我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的服役時間是2019年12月17日。
山東艦是中國第二艘航母,同時又是第壹艘國產的航空母艦,於2017年4月26日下水,2019年12月17日正式服役,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是中國第壹艘完全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國產航空母艦。
山東艦的排水量為6萬至7萬噸,長度為315米,寬度為75米,最高速度為31節,能夠搭載多達44架飛機,包括32架殲-15艦載戰鬥機和12架直升機。山東艦采用了滑躍式起飛方式,與遼寧艦相似,但在設計和裝備上有所改進,例如使用了更先進的雷達系統和防空導彈系統。
山東艦的舷號17不僅是壹個簡單的標識符,也是壹個具有象征意義和榮譽感的符號。它代表了中國海軍建設的成就和進步,也代表了中國國防實力的提升和發展。
山東艦對於我國船舶工業的重要意義
山東艦由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建造,參研、參建、參試單位多達532家。山東艦突破了船體結構、動力核心設備這兩項制約我國航母事業發展的重大技術瓶頸,以及發電機組、綜合電力系統、節能減排裝置等船舶動力產品設計建造關鍵技術。這意味著中國正式掌握了現代航母建造技術,標誌著中國海軍正式迎來國產航母時代。
在山東艦的研制過程中,我國形成了完整的航母建造、試驗和工藝體系,積極探索並建立了航母現代化造船模式。在總結遼寧艦續建經驗基礎上,進壹步形成了航母系統工程組織管理體系,完善了涵蓋建造、質量、安全、保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培養了壹大批從事航母研制、建造、試驗及管理的專業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