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中國的電視機是從哪壹年開始變成彩電的?

中國的電視機是從哪壹年開始變成彩電的?

1970年12月26日,我國研制生產第壹臺彩色電視機也在天津無線電廠誕生。1980年,我國建成第壹條彩色電視機生產線。到1985年,壹大批國產品牌崛起,如熊貓、金星、牡丹、飛躍等等。

1987年,我國成為世界最大電視機生產國。80年代末90年代初,外資品牌對國產電視的沖擊效果開始顯現,像日立、松下、JVC(勝利)、三洋、索尼、飛利浦等品牌大舉進入中國市場。人們對日本彩電的追捧使得大批的國有電視企業生存艱難,促成了中國電視產業的第壹次大洗牌。

2000年後,家庭互聯網電視機出現,從此家庭互聯網電視進入4k新時代,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視機跟互聯網的聯系也越來也緊密。

擴展資料:

現在的電視技術

電視正在進行著壹場革命。電視技術的現狀:當前電視技術的壹個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數字化。首先是節目制作數字化。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英國廣播公司 (BBC)率先在全球建立起了“哥倫布”系統。

這個系統使得BBC的電視節目儲存、編輯、播出全面實現數字化,即非 磁帶化,從而極大地提高了BBC的工作效率,節省了制作成本。另外,的電視機構正在逐漸淘汰傳統的模擬攝像機和錄像帶,取而代之的是數字攝像機和各種新興的記錄載體。這個變革大大改善了圖像的質量。

其次,傳輸技術也多元化起來。除了傳統的無線 微波傳輸外,還有有線電視、衛星電視等傳輸方式。這些新興的傳輸方式有效地減輕了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衰減 現象,保證了較好的接收質量。最後是接收技術的數字化變革。聲畫質量的提高和雙向互動是數字化廣泛推廣帶來的兩個最大的好處。

百度百科-彩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