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特種油脂

特種油脂

(壹)人造奶油

人造奶油從發明至今已有壹百多年的歷史。19世紀後期,普法戰爭期間,由於當時歐洲奶油供應不足,法國拿破侖三世懸賞招募,號召制造奶油的代用品。法國化學家梅吉。穆裏斯於1869年制成的奶油油獲法國、英國專利。由於這種新產品的組成、外觀都與奶油十分相似,故稱為“人造奶油”,它還有壹名“麥淇淋”,是英文“Margarine”的音譯。

定義:人造奶油是指精制食用油添加水及其它輔料,經乳化、急冷、捏合而成具有天然奶油特色的可塑性制品。

分類:人造奶油按用途可分為兩大類

1.家庭用人造奶油,具體細分如下:

硬型餐用人造奶油

軟型人造奶油

高亞油酸型人造奶油

低熱型人造奶油

流動型人造奶油

烹調用人造奶油

2.食品工業用人造奶油,具體細分如下:

面包用人造奶油

起層用人造奶油

逆相人造奶油

雙重乳化型人造奶油

調和人造奶油

1.2 (二)起酥油

起酥油是19世紀末在美國作為豬油的代用品而出現的。起酥油(Shortening)是從英文“Shorten”(短)壹詞轉化而來,意指用這種油脂加工餅幹等,可使制品酥脆易碎,此種特性稱為起酥性。起酥油與人造奶油的最大區別是沒有水相。

定義:指精煉動、植物油脂、氫化油或上述油脂的混和物,經急冷、捏合制成的固態油脂或不經急冷、捏合加工出來的固態或流動態油脂產品。

分類:

從原料分:植物型起酥油、動物型起酥油、動植物混合型起酥油

從制造方法分:全氫化型起酥油、混合型起酥油、脂交換型起酥油

從使用添加劑方面分:乳化型起酥油、非乳化型起酥油

從性能分:通用型起酥油、乳化型起酥油、高穩定型起酥油

從性狀分:可塑性起酥油、液體起酥油、粉末起酥油

1.3 (三)代可可脂

天然可可脂呈乳黃色或淡黃色,具有可可特有風味,有很短的塑性範圍,是壹種既有硬度(27℃以下),又熔解的很快的油脂(高於27℃)。由於地理和氣候的限制,可可脂的產量遠遠不能滿足巧克力制品發展的需求,這就促成了代可可脂產品的研制、出現及發展。

代可可脂是壹類能迅速熔化的人造硬脂,其組成、結構與天然可可脂完全不同,但物理性質上接近天然可可脂。

分類:

1.月桂型代可可脂

以分提後的椰子油、棕櫚仁油等含月桂酸脂為主要成份的油脂經選擇性氫化制得。

2.非月桂型代可可脂

是用棉籽油、棕櫚油、豆油和米糠油等含18碳、16碳脂肪酸酯為主的植物油脂,經選擇氫化,再分提制得。

2 生產工藝

(壹)生產工藝

1.人造奶油生產工藝

油相+水相→乳化→急冷→捏合→人造奶油

2.起酥油生產工藝

基料油→(乳化)→急冷→捏合→起酥油

3.代可可脂生產工藝

氫化基料油→急冷→捏合→代可可脂

(二)主要設備

乳化罐(人造奶油、起酥油〕、高壓泵、急冷機、捏合機、背壓閥、休止管(酥皮油)

3 性質及組成

(壹)油脂的組成

動、植物油脂的主要成分是各種脂肪酸與甘油構成的甘油三脂肪酸酯(簡稱甘三酯 )。甘三酯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由於脂肪酸的種類繁多,與甘油反應也就生成了各種各樣的甘三酯,同時構成了不同種類的油脂。甘油與脂肪酸反應式如下:

H2COH HCOOCR1 H2COOCR1

|∣ | ∣

HCOH + HCOOCR2 → HCOOCR2 + 3H2O

| | ∣

H2COH HCOOCR3 H2COOCR3

甘油 脂肪酸 甘三酯 水

(二) 油脂的物理性質

1.熔點和沸點

天然的油脂是壹種復雜的混合物,他們沒有確定不變的熔點和凝固點,而是僅有壹定的溫度範圍。

2.折光指數

折光指數是油脂的壹個重要特性值,它對油脂種類的鑒別、分析及產 品的檢驗均具有重要意義。

3.同質多晶現象

同質多晶現象是指油脂呈固態時可形成多種晶型的現象。

高級脂肪酸的甘三酯壹般都有3-4種晶型,按熔點由低到高可分為:α型、β′型、中間型、β型。α型結晶為5微米左右、透明並具有脆性的小板狀體;β′型為1微米以下的小針狀體;中間型比稍粗大,約3-5微米;β型結晶最粗大,約25-30微米。

將油脂迅速冷卻,首先生成非晶質的玻璃體,其很不穩定,緩慢加熱可變為α型、β′型或β型結晶。四種晶型中α型最不穩定,β型最穩定。

油脂的晶型與品質有很大的關系,人造奶油、起酥油形成不同的晶型,其塑化時吸入的空氣完全不同,β′型是最為理想的晶型。

4 性質及儲存

(壹)乳化劑

眾所周知油、水是不相溶的,而我們的人造奶油是由油和水為主要原料生產的,二者之所以能很好的結合則是乳化劑的乳化作用所致。常用的乳化劑有以下幾種:

1.單甘酯

單甘酯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乳化劑,是由甘油和油脂反應制得。產品有粉狀、顆粒狀或糊狀,按其純度可分為蒸餾單甘酯(純度40-50%)和未蒸餾單甘酯(純度90%以上)。不溶於水,可溶於油脂(80℃以上)。貯存時註意密封保存。

2.卵磷脂

卵磷脂最初取自蛋黃,但由於其成本高且易腐敗,生產中用大豆磷脂代用卵磷脂。大豆磷脂是大豆水化脫膠的副產品,主要成分為卵磷脂、腦磷脂及肌醇磷脂。精制後呈半透明的粘稠液,在空氣中或光線照射下迅速變黃,並逐漸成不透明的褐色。不溶於水,有較好的油溶性及乳化性,是良好的天然乳化劑。卵磷脂添加到人造奶油或起酥油中可增強穩定性,增加食品風味,還可防止烹調時濺油,貯存時應遮光、密封。

3.蔗糖酯

蔗糖酯是壹種高效而安全的表面活性劑,由蔗糖與脂肪酸反應制得,易溶於水,難溶於油,120℃下穩定,145℃以上會分解。蔗糖酯與單甘酯並用可作人造奶油的乳化劑,對面包、蛋糕有抗老化作用。

4.SPAN(司盤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是由山梨糖醇與脂肪酸反應制得的壹類物質,其中我司常用的有SPAN60、SPAN65兩種。SPAN60熔點52-54℃,酸值5-10,SPAN65則分別是55-57℃、12-15,二者碘值均小於2。白色或黃白色,熱穩定性好,難溶於水,加熱易溶於油脂。最大特性是對油脂結構有穩定作用,可使急冷後的油脂穩定在β′晶體結構。

(二)抗氧化劑

氧化是導致人造奶油、起酥油品質劣化的重要因素,防止氧化,除了考慮選用原料、加工方法、包裝及貯存條件外,還可添加壹些安全性高、效果顯著的抗氧化劑。抗氧化劑的效果與油脂的種類、精煉程度、FFA的含量、銅鐵離子、水分、光線、接觸空氣及溫度有關。我司常用的抗氧化劑如下:

1.BHA (丁基羥基茴香醚)

白色或微黃色蠟狀結晶粉末,有特異的酚類臭味和刺激性氣味,熔點57-65℃,不溶於水,25℃油中溶解度30-40%,熱穩定性好,弱堿下不易被破壞,可用與培烤食品,抗菌能力強。BHA和其它抗氧化劑混合使用,或與增效劑檸檬酸並用,抗氧化效果更好。油脂中最大用量0.2g/Kg,人造奶油中0.1g/Kg。

2.BHT(丁二基羥基甲苯)

白色結晶或粉末,無味,無臭,熔點69.5-70.5℃,沸點265℃,不溶於水,25℃豆油中可溶30%、棉油中20%,40℃豬油中40%,熱穩定性好,具升華性,無BHA的異臭,價格低廉,毒性相對BHA高,抗氧化能力強.油脂中最大用量0.2g/Kg,人造奶油中0.1g/Kg,與BHA、檸檬酸合用以“BHT:BHA:檸檬酸=2:2:1”比例為佳。

3.TBHQ〔特丁基對苯二酚)

壹種新型抗氧化劑,抗氧化效果比BHA、BHT好,最大特點Fe離子存在下不著色。TBHQ添加到油中不會產生異味或異臭,油溶性良好,熔點126.5-128.5℃,可單獨使用,也可與BHT、BHA混用,油中最大添加量0.02%。

(三)增效劑---檸檬酸

兩種或兩種以上抗氧化劑混合使用,或與增效劑並用,往往比單獨壹種使用效果顯著,此種現象稱為增效作用。在植物油中使用酚型抗氧化劑,若同時添加檸檬酸,其抗氧化效果將顯著提高。壹般認為檸檬酸能和促進氧化反應的微量金屬離子(Cu2+、Fe3+)生成螯合物,從而對促進氧化的金屬離子起鈍化作用。增效劑的用量壹般是酚型抗氧化劑的1/4-1/2。

(四)防腐劑

人造奶油中的水,尤其是水相中的壹些物質(如乳清粉),特別容易引起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長。防腐劑則是具有殺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繁殖的物質。

1.鹽

鹽既是調味劑又是優良的防腐劑,鹽的貯存要註意防止受汙染和防潮。

2.山梨酸鉀

無色或白色鱗片狀結晶或粉末,無臭或稍有臭味,在空氣中不穩定,可被氧化著色,有吸濕性,易溶於水,對黴菌、酵母及好氣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屬酸性防腐劑,宜在PH值5-6以下範圍內使用。貯存時註意防潮、密封。

(五)色素

1.β-胡蘿蔔素

β-胡蘿蔔素為理想的天然色素,具價格低、有營養、色調穩定等優點。紅紫色至暗紅色的結晶粉末,稍有異臭,不溶於水和甘油,難溶於乙醇、丙酮,240℃在植物油中溶解度為0.05-0.10%。β-胡蘿蔔素對光和氧均不穩定,遇重金屬離子(如Fe3+)顏色變淺。貯存時要置於陰涼處,並註意遮光、密閉。

2.胭脂紅

紅色或深紅色粉末,無臭,溶於水呈紅色,不溶於油,耐光性、耐酸性好,耐熱性、耐還原性、耐細菌性差,遇堿變褐色。吸濕性強,宜貯存於幹燥、陰涼處,長期保存,應註意密封、防潮、防變質。

3.檸檬黃

橙黃色粉末,無臭,0.1%水溶液呈黃色,不溶於油脂,耐熱性、耐酸性、耐鹽性均好,耐氧性、耐堿性差,遇堿變紅色。貯存註意事項同胭脂紅。

(六)風味添加劑

1.香精

食用香精是用各種安全性高的香料和稀釋劑等調和而成,可分為油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大多以澄清、透明液存在,但以精煉植物油為稀釋劑的油溶性香精低溫時會出現冷凝現象。所有香精都有壹定的揮發性,貯存時要註意置於陰涼處(10-30℃為宜),並註意防曬、防潮、防火。香精啟封後,不宜繼續貯存,最好盡量用完。熱敏性物料,使用時註意投入時間,並要註意使其在物料中均勻分布。

2.鹽

如前所述鹽既是防腐劑,又是風味調節劑。其既具有防腐作用,又具有使奶油具有鹹味。冬季原料油脂的熔點較低,食鹽添加量少;夏季原料油脂的熔點較高,食鹽添加量較多。食鹽的貯存要註意防潮。

3.乳清粉

在人造奶油中添加乳清粉是為了增加其風味性。乳清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其具有壹定條件下易變性且不可逆的特性,在貯存和使用中要尤其註意。具體影響因素如下:

(1)化學因素:酸、堿、有機溶劑、重金屬鹽類、表面活性劑等。

(2)物理因素:加熱(高溫)、紫外線、超聲波、強烈的攪拌、振蕩、擠壓、各種射線。

4.乳脂

乳脂是天然的奶油,為了增加人造奶油的營養和風味而添加。低溫、陰涼、幹燥處存放。

(七)消泡劑――乳化矽油

在食品煎炸生產中,有時會產生大量的泡沫,若不及時消泡,則油或泡沫會從容器中溢出,妨礙操作,甚至造成生產事故。我司生產的“KFC”煎炸油中添加乳化矽油,就是利用了它的消泡作用。

乳化矽油為乳白色油狀液體,其粘度受溫度影響不大,不燃,在空氣中不揮發、性質穩定,無毒,無臭,可溶於水。

5 品質及檢測

(壹)基料油脂的各項理化指標

1.色澤

2.酸值:指中和1克油脂中所含遊離脂肪酸所需氫氧化鉀的毫克數。它是衡量油脂劣變程度的重要指標。

3.碘價:指油脂能吸收碘的量,通常以100克油脂吸收碘克數來表示,它是衡量油脂不飽和程度的重要指標,是油脂特有理化值。

4.過氧化值:油脂由於氧化生成過氧化物數量的定量測定值。常用來測定油脂初期酸敗及氧化程度等情況。

5.AOM值:是衡量油脂氧化穩定性的指標,其測定方法稱為活性氧法。

6.固脂指數(SFC):可塑脂中固體脂肪含量的測定和表示方法。

(二)特種油脂的特性

1.起酥性:使食品具有酥脆易碎性的性質。

2.可塑性:指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改變形狀的性質,它是人造奶油/起酥油的基本特性,固脂指數(SFC)是反映這壹性能的指標。

3.稠度:指可塑性油脂的硬度。稠度與可塑性相反,稠度大可塑性小,稠度小可塑性大,油脂的塑性可由稠度來粗略衡量。稠度長用針入度來測定。

4.酪化性:人造奶油或起酥油在空氣中高速攪打,空氣中的細小氣泡會被吸入其中,油脂的這種含氣 的性質即為酪化性。

5.乳化性:可使油、水二者均勻混合的性質。

6.持水性:同吸入空氣壹樣,可塑脂具有的吸收和保持水分的能力。

熟化及貯存

經急冷、捏合後的人造奶油為半流體,它所結晶的程度還沒有達到壹種理想的狀態,包裝好成品要置於比熔點低10℃的倉庫中保存2-5日,使結晶進壹步完成。此項工作稱為熟化或熟成,其完成質量的好壞對產品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

6 應用

1.烘培行業,如餅幹、面包、蛋糕等

2.冷飲行業

3.糖果行業

4.巧克力行業

5.膨化食品行業

6.煎炸行業

7.速凍食品行業

8.乳品行業

9.調味品行業

10.其它行業

7 提取方法

堿法提取

酶法提取

物理法提取

二氧化碳溶劑超臨界萃取

常壓溶劑萃取

亞臨界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