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沸點是多少
在壹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攝氏度。
水的沸點是100℃不是自然就有的,而是人為規定的。人們將壹個標準大氣壓下水剛結冰時的溫度規定為0℃;沸騰時的溫度規定為100℃,然後把它們之間的溫度差平均分成100份,每壹份就是1攝氏度,水的沸點為100℃因此而來。
沸點,指液體沸騰時候的溫度。沸騰是在壹定溫度下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沸點是液體沸騰時候的溫度,也就是液體的飽和蒸氣壓與外界壓強相等時的溫度。不同液體的沸點是不同的。沸點隨外界壓力變化而改變,壓力低,沸點也低。
水的沸點影響因素
1、沸點與氣壓有關;液體的沸點隨著表面氣壓的增大而升高,隨氣壓減小而降低。當氣壓減小時,水的沸點會低於100℃。
因為水面上的大氣壓會阻止水分子的蒸發,壹旦氣壓升高了,這就意味著需要水蒸氣就需要具備更高的氣溫。同樣得,當氣壓降低時,就像是水面上防護盔甲變少了,水能夠以較低的溫度出現蒸發沸騰。
2、沸點與地勢有關;海拔越高水的沸點越低。這是由於大氣壓隨地勢的升高而降低,水的沸點也隨高度的升高而逐漸下降。壹般海拔1000米的地方水的沸點為97℃,海拔3000米的地方水的沸點為91℃,而在海拔8848千米的珠穆朗瑪峰上,水的沸點是72℃。
高原上水的沸點達不到100°C,所以很難快速煮熟飯。因此,高原上最好用高壓鍋來煮飯,高壓鍋能增大鍋內氣壓,提高水的沸點,也就提高了煮食物的溫度,既節約燃料,又節省時間。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