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距是什麽意思
焦距,是光學系統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時從透鏡光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
具有短焦距的光學系統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簡單地說焦距是焦點到面鏡的中心點之間的距離。照相機中焦距f<像距<2f才能成像。從鏡片光學中心到底片、CCD或CMOS等成像平面的距離。具有短焦距的光學系統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
焦距的凸透鏡能成像,壹般用凸透鏡做照相機的鏡頭時,它成的最清晰的像壹般不會正好落在焦點上,或者說,最清晰的像到光心的距離(像距)壹般不等於焦距,而是略大於焦距。具體的距離與被照的物體與鏡頭的距離(物距)有關,物距越大,像距越小,(但實際上總是大於焦距)。
鏡頭焦距用例介紹:
例如8mm魚眼鏡頭,像方主平面應位於焦平面正前方8mm處,但是8mm內無法容納反光鏡、曝光窗及焦平面快門的厚度。因此8mm魚眼鏡頭事實上采用了前面加負組光學系統的設計(也稱倒置望遠結構),使鏡頭能夠安裝在像面定位距比8mm大得多的機身上去。
同樣,如果是500mm的超長焦鏡頭,不采用望遠鏡結構的話,鏡頭就要長達500mm以上,使用時無疑是十分不便的。望遠鏡結構的設計可以使主面遠在鏡頭之前,大大地減小了鏡頭的長度。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