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寓意和象征
翠微在古詩詞中指壹種顏色,同時暗喻壹種情感上的淡淡憧憬。
翠指的是器綠色,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色彩。而微,指的則是微弱或淡、柔弱。因此,翠微這個詞組在古詩詞中指壹種顏色,同時暗喻壹種情感上的淡淡憧憬。
在古代中國,翠微通常表示壹種婉轉而美麗的想法,是壹種難以言表的柔美意境。例如宋代詩人蘇軾的《水調歌頭》中有這樣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裏的“圓缺”在中國古語中的意思就是“翠微”,強調了月亮在陰晴之間的狀態,表達了人性中珍貴而柔和的壹面。
又如明代文學家王實甫的《蝶戀花》中有“蝴蝶得歡幾回顛,翠微新嬌舊疏籬”。這裏“新嬌”指的是花瓣潔白,“舊疏籬”指的是籬笆淡淡的綠色,“翠微”就是“新嬌”和“舊疏籬”交相輝映,形成的美麗景象。
翠微
翠微,植物名,蘭科蘭屬植物,蘭花的壹個品種。
瓣型荷形水仙,解放前由沈淵如選出。外三瓣長闊、收根放角,緊邊,每瓣中央有壹深色通梢達頂條紋,捧辦有微兜,分窠,劉海舌,花容壯麗、色俏,花葶長。苞葉淺紅色、基部微綠。老葉呈弓形,葉質厚。
蘭科是天門冬目下的壹科,全科約有700屬20000種,產全球熱帶地區和亞熱帶地區,少數種類也見於溫帶地區。中國有171屬1247種以及許多亞種、變種和變型。以雲南、臺灣、海南、廣東、廣西等省區種類最多。常見植物有春蘭、蕙蘭、大花蕙蘭、建蘭、寒蘭、墨蘭、蝴蝶蘭、大花杓蘭、兜蘭等。
廣泛分布於除兩極和極端幹旱沙漠地區以外的各種陸地生態系統中,熱帶地區分布最多。在植物系統演化上,蘭科植物作為比較特化的類群,是生物學研究的熱點類群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