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十三陵是哪十三個陵?

十三陵是哪十三個陵?

十三陵分別是:

1、明思陵:

明思陵簡稱思陵,位於北京昌平區天壽山,明思宗朱由檢與周皇後及田貴妃之合葬墓,是明十三陵之壹。陵約建於1642年,本是思宗寵妃田貴妃之妃園寢。

明朝滅亡後,李自成命人將明思宗及皇後周氏合葬於田貴妃之墓,為攏絡人心並改名思陵,使思陵成為明十三陵中唯壹壹座帝後與妃嬪合葬之陵。

2、明裕陵:

明裕陵,位於明十三陵天壽山西峰石門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和皇後錢氏、周氏的合葬陵寢。裕陵經多年風雨已殘破不全,於2001年進行了徹底的修繕。

3、明德陵:

明德陵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和皇後張氏的合葬陵墓,位於天壽山陵域潭峪嶺西麓。始建於天啟七年九月,崇禎元年三月玄宮建成,崇禎五年二月地面建築完工,用時五年。占地約3.1萬平方米。德陵是明代營建的最後壹座帝陵。

4、明泰陵:

明泰陵,是明朝第九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年號弘治)及皇後張氏的合葬陵寢。位於筆架山東南麓,這裏又稱“施家臺”,或“史家山”。

5、明景陵:

明景陵是指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與皇後孫氏的合葬、孝翼太後附葬陵寢,位於天壽山東峰之下,建造動用10萬余人,在1463年3月19日完工。

6、明康陵:

明康陵,位於昌平天壽山陵區蓮花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後夏氏的合葬陵墓。建陵用時1年,總體布局沿襲前制,呈前方後圓形狀。康陵是發現的十三陵中磚碑銘文最多的壹個陵。

7、明茂陵:

明茂陵,位於明十三陵明裕陵右側的聚寶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和王氏、紀氏、邵氏三位皇後,和壹位妃嬪柏氏的合葬陵寢。

8、慶陵:

慶陵,位於十三陵中的長陵西北1.5公裏,獻陵西北約0.5公裏,北京昌平天壽山陵內黃山寺二嶺南麓,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和皇後郭氏、王氏、劉氏的合葬陵寢。

9、明獻陵:

明獻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和皇後張氏的陵墓,陪葬恭肅貴妃郭氏墓,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是明十三陵之壹。

10、明永陵:

明永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陽翠嶺南麓,是明朝第十壹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年號嘉靖)及陳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後的合葬陵寢。

11、明昭陵:

明昭陵,屬於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大峪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載坖及其三位皇後的合葬陵寢。歷史上明昭陵屢遭破壞,1987年4月開始修復,1992年修復完畢,是明十三陵中第壹座大規模復原修葺的陵園,也是陵區正式開放的旅遊景點之壹。

12、明定陵: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的陵墓,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建於1584~1590年。

13、明長陵:

明長陵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後徐氏的合葬墓,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主峰南麓,建於永樂七年,陵宮建築占地約12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