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拿什麽凈化官場政治生態

拿什麽凈化官場政治生態

拿什麽凈化官場政治生態(之壹)

作為壹把手或重要領導,最能體現其主政壹方的權力“磁場”的,莫過於組織人事權。壹些市縣官員“活用”幹部任免的初始提名權,大玩組織程序於個人股掌之上,幫人升官,替己斂財。不治此癥,官風不正。

下屬“花錢買提名”,高官隨心“玩程序”

今年6月,安徽巢湖市原市委書記周光全涉嫌受賄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在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接受審判。半月談記者在庭審中了解到,周光全擔任巢湖市委書記57個月,先後收受36人的賄賂,在行賄者中,有近20名是希望在職務升遷上得到周光全提攜並最終如願以償的政府官員。周光全案發後,巢湖市2名副市長及10余名處級幹部因行賄買官被免職。

無獨有偶。2006年,遼寧省兩位地市高官也由於類似原因落馬:撫順市委原書記周銀校,8次受賄中5次是賣官;葫蘆島市委原副書記李春枝,19次受賄中13次是賣官,其余也多與安排工作有關。

遼寧省撫順市市委組織部原常務副部長徐興中介紹說,任命壹個幹部壹般要經過下面的程序:某個位置出現空缺後,由“相關方面”提名,然後進行組織考核,之後報主管幹部的副書記、組織部長、分管的副部長以及分管處長等人,再報市委書記,通過後,上書記辦公會,最後通過常委會表決通過,公示,等。壹些重要的正職還要經全委會票決。

然而,到了周光全那裏,這層層程序和條條清規卻被大大簡化。買官者送錢—周光全授意—組織部考察—周光全在市委常委會上任命,這基本上成了周光全每壹次收錢賞官帽的慣常程序。

事實上,大多數買官者在向周光全行賄後,職務得到調整提拔。例如,吳某原是巢湖市下轄某縣的縣長,2003年7月的壹天,吳向周光全匯報工作時,提出了當縣委書記的想法,周答應考慮。周光全後來安排組織部門將吳某作為無為縣委書記人選進行考察。同年10月,在周光全的主持下,吳某被任命為無為縣委書記。為感謝周光全,吳某前後6次送錢。

從表面看,幹部選拔任用程序各環節並沒有出現明顯問題,但實際上,組織考察程序淪為走過場,成了“程序空轉”。

拿不到桌面的公權在暗箱操作中異化

壹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基層幹部說:“雖然全委會票決制、常委會票決制避免了少數人說了算,有利於決策發揚民主,是個進步,但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咋‘決’,而是幹部的初始提名權在誰手裏。”

“值得註意的是,周光全每壹次在幹部選拔調整方面的受賄行為,幾乎都和初始提名權有關。”安徽省委組織部市縣監督處處長俞倫洋說。

巢湖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指出,由於時間上存在隨意性、對象上存在主觀性、範圍上存在局限性、程序上存在隱蔽性、決策上存在威權性、監督上存在軟弱性,縣市委書記在幹部選拔任用方面的很多權力並沒有明文規定,隱形權力多,自由裁量權很大。這些沒有拿到桌面上的隱形權力,最容易淪為某些縣市委書記大肆斂財的砝碼。“表面上走程序,實際上私下操作。不僅僅周光全案,大多數縣市委壹把手犯錯誤,問題都是出在了這個地方。”

按照規定,壹把手不應該授意組織部長把某個人選作為考察對象,其提名人選僅能作為組織部門考察的候選人之壹,最終考察對象應當由黨委集體研究決定。“盡管下級主要領導幹部的提拔重用要經過上級集體研究決定,但請托者往往送錢送物給周光全個人,就能達到預期目的。”公訴人揭示了周光全在組織人事領域將公權異化的本質。

在周銀校的5次賣官中,有2次在他答應行賄者後,找到了當時正擔任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的徐興中,利用自己的提名權予以推薦。據周銀校在庭審時供述:2001年下半年,我對徐興中說,可以考慮讓李某擔任市科技局副局長兼地震局局長,徐興中表示考核後要走正常組織程序。過後,徐興中向相關領導和部門轉達了該意見。經正常程序,李某如願擔任了該職。

類似“玩程序”或“程序空轉”伎倆,李春枝以及黑龍江綏化原市委書記馬德等也無不駕輕就熟,屢試不爽。

壹把手提名權異化“擴散效應”,深度惡化地方權力生態

遼寧省社科院研究員侯小豐指出,提名權遭濫用突出說明壹把手權力過重監督難,而且,提名權異化的“擴散效應”尤應引起註意。在壹些地方,畸形的“小圈子選人”和“選小圈子人”局面日益形成。她認為,買官者除了買到某個官位之外,還想買到“安全感”、“被接受感”等。在幹部任用、升遷時,爭奪用人者的註意力和接受度已經演化為激烈殘酷的競賽,為了獲得這種稀缺的“被選、被用”機會,有人不惜花錢向用人者購買這種機會。

在周光全擔任巢湖市委書記期間,跑官要官、花錢買官幾乎成了眾人心照不宣、習以為常的潛規則,不遠千裏去送錢,不惜重金買提名。起訴書顯示,2001年6月,時任巢湖市秘書三科科長姚雪風得知周光全在中央黨校學習,遂趕往北京,送給周光全1萬美元,請求周幫忙調整崗位。2002年6月,周光全安排組織部將姚雪風作為市政府法制辦副主任人選予以考察。同年7月5日,周光全主持市委常委會,任命姚雪風為市政府法制辦副主任。

為了“幫助”他人,周光全可以壹竿子插到巢湖市所屬的縣、區,對書記、縣長指手畫腳。1999年至2000年,時任廬江縣財政局局長的劉華安為取得周光全關照,先後3次送錢1.4萬元。之後,周光全要求廬江縣委書記將劉華安作為副縣長人選予以考察。2000年10月22日,周光全主持市委常委會,研究通過了劉華安為廬江縣副縣長人選。此後,劉華安又多次行賄周光全。

“賣官書記”處於壹地權力金字塔頂端,必然禍害壹方黨風政風。吉林省白山市政協原副主席李鐵成在擔任靖宇縣委書記期間,6年裏將全縣500余名幹部調整了840余人次,收受賄賂114萬余元,將200多名科級幹部的命運完全掌控在自己手裏。安徽定遠原縣委書記陳兆豐任職期間,定遠縣流傳著這樣壹句話:“不跑不送,降職使用;光跑不送,原地不動;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涉嫌向陳兆豐買官並如願以償者達100多人。

壹位辦案檢察官指出:“比起其他受賄案件,賣官案件會毒倒壹批幹部,導致當地領導班子‘塌方’、政府公信力喪失,群眾深惡痛絕,必須依法嚴懲!”

規範和凈化提名權,摘掉“賣官書記”的“隱形翅膀”

中***中央政治局最近審議並通過《關於建立促進科學發展的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評價機制的意見》,強調要擴大考核民主,強化黨內外幹部群眾的參與和監督,進壹步公開考核內容、考核程序、考核方法、考核結果,增強考核工作透明度,加大群眾滿意度在考核評價中的分量。

采訪中專家建議,要消除提名權的瑕疵,防止其異化,有必要把提名權真正交給群眾,並通過配套制度實現陽光操作。應以制度建設增加群眾意見所占的比重,從而摘除“賣官書記”利用提名權大搞人事腐敗的“隱形翅膀”。

在幹部選拔任用中,考察對象的確定是最關鍵的環節。中央頒布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明確規定,必須經過民主推薦提出考察對象,然而,壹些地方和單位並未嚴格執行。專家強調,組織醞釀推薦的提拔人選,必須按中央有關要求在幹部所在單位進行民主測評,或在更大範圍進行民主推薦,得到多數群眾擁護的幹部,方可列為考察對象;主要領導個人推薦的人選,也必須按規定進行民主推薦,如人選不是多數群眾擁護的,不得列為考察對象。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安徽省委組織部近年開展了“科學規範和有效監督縣委書記用人行為”試點工作,其核心內容就是“隱形權力顯性化,顯形權力制度化”。在試點地之壹安徽無為縣,縣委書記用人權被具體到六個方面:動議權、提名推薦權、方案審定權、主持會議權、臨機處置權和管理教育權。在提名推薦權方面,縣區委書記提名人選作為候選人之壹,需要黨委集體研究決定後,才能與其他途徑如公推公選等途徑產生的提名人壹起,***同進入組織考察程序,成為考察對象。此外,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全程實行差額推薦、差額考察、差額醞釀、差額票決等全程差額,全委會最後票決時采取匿名投票。這讓廣大幹部群眾能夠參與到幹部選拔和監督工作中來,有助於克服“在少數人中選少數人,由少數人選少數人”的官場積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