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的消極影響有哪些?
以宗法制度盛行不衰和君主專制制度高度發達的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所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三點:
(1)社會政治結構的宗法型發展特征,促使中國傳統文化倫理型範式的形成。其積極的影響是在人際關系上表現為提倡:民胞物與、克己待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註重健康人格的培養和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消極影響是盲目排外心理等觀念的形成,障礙了中國文化的健康發展。
(2)專制制度的充分發展,促使中國傳統文化形成政治型範式。積極的影響是成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產生的源泉。其消極影響是培養和強化了國人嚴重迷信權利、服從權威的心態。
(3)宗法制度與專制制度的結合,思想上表現為儒法合流,文化上表現為“內聖外王”心態的形成。其積極影響是:以壹種情感為紐帶的文化,它讓整個社會有了壹種溫情,溝通了政治關系和家族關系,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追求。其消極影響是:血緣親疏與生俱來,因而等級天註定,造成了民族的不思進取、安於現狀以及強化的君主專制的官僚政治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