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中日的意思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中日的意思

“日”的意思是:太陽。

出自清代文學家沈復創作的壹篇散文《童趣》。

原文節選如下: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譯文如下:

我回憶兒童時,可以張開眼睛看著太陽,能看清最細微的東西。我看見細小的東西,壹定會去仔細地觀察它的紋理,因此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全文可分為兩部分。第壹段為第壹部分,總寫童年視覺敏銳,喜歡細致地觀察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樂趣。第二段至篇末為第二部分,具體寫童年觀察景物的奇趣。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沈復少年隨父遊宦讀書,青年以後經歷坎坷,中年曾經商,所以他壹生遊歷過許多地方。嘉慶十三年(1808年)隨翰林院編修齊鯤出使琉球,參加冊封琉球國王的盛典,十月間歸國。在此期間,創作了《浮生六記》。《童趣》就是卷二《閑情記趣》中的壹篇,追憶了童年富有情趣的生活,表達了童年生活的樂趣。

作者簡介

沈復(1763年—1825年),字三白,號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於長洲(今江蘇蘇州)。清代著名文學家。著有《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他出身於幕僚家庭,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隨父親到浙江紹興求學。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皇帝巡查江南,沈復隨父親恭迎聖駕。後來到蘇州從事酒業。他與妻子陳蕓感情甚好,因遭家庭變故,夫妻曾旅居外地,歷經坎坷。妻子死後,他去四川充當幕僚。此後情況不明。

百度百科——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