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防止軍事信息網絡泄密都有哪些招
部分解禁之後,在地理標註、隱私設置、視頻發布等具體內容上進行了詳細使用規範,其中包括:“必須實名制註冊”“不允許使用昵稱”“只允許朋友看見”“照片發送前需認真檢查”等。美國國防部還對互聯網上敏感、有害信息進行甄別過濾,尤其是對涉及政治、軍事的“敏感信息”加強保密管理,並限制所有機密電腦向移動設備復制文件的權限,哦 對了 U盤妳別想用了
英國也禁止士兵未經允許擅自通過博客等向媒體透露軍隊及服役情況。 包括在家閑著沒事幹 執勤 還是休(lu)息(guan) 未經允許不得“公開談論、書寫或通過包括互聯網及其相關技術在內的方式涉及軍中即使是個人的事務或經歷”。對於網絡社交媒體,英軍從禁止士兵和軍官訪問以及玩網絡遊戲,到部分“解禁”同樣有壹個過程,對軍人區分職務、地域、涉密級別的不同,賦予相應的上網權限;未經上級允許,不得發布有關部隊行動或部署情況等信息。在英國本土服役的部分非重要崗位的官兵獲得審批後,可通過互聯網訪問社交網站、撰寫個人博客,但對於上網安全事宜仍有著嚴格的規定。對於在國外執行特殊保密任務的士兵來說,通過互聯網與親朋好友交流依然是奢望。
棒子:加強規範,實施監控
隨著韓軍官兵使用社交網站人數的增加,防止軍方機密泄露成為壹大難題。於是,韓國國防部在2013年初制定了社交網站使用指南,核心是如何防止軍事機密通過社交網站流出。據報道,韓國國防部已將相關指南編成手冊分發至連級以上單位,詳細規定了從加入社交網站會員到上傳帖子的細則,如規定官兵不要在網上散布各種涉及國家機密的內容,在使用智能手機時不得啟用自動定位功能,不得與有特殊目的者或群體建立關系,智能手機需要安裝殺毒軟件,手機系統不得越獄,更不得出於好奇心和虛榮心,去做壹些偷拍和探聽軍事設施的活動發布到社交平臺上,不要將涉及國家機密的內容保存在互聯網上的硬盤裏等。
目前,韓國成立了機務司令部國防信息戰中心,招募了壹大批專業人才,對韓國國防計算機網和互聯網進行24小時實時監控,集中對本國軍人上網實施監控,以防止泄密。韓國軍隊還將辦公網絡和個人網絡徹底分離,禁止使用U盤等儲存媒介,並在局域網上安裝瀏覽自動監視器,限制軍隊的上網內容及範圍。他們還從芯片著手,開發自己的軍隊信息網絡產品,做到軍隊專用,並建立軍隊網絡硬件產品安全檢測制度,要求未經安全檢測的硬件產品不得使用,更不能進入軍網投入運行。
島國:招數盡出,越管越嚴
近年來,日本自衛隊網絡泄密事件多發,特別是2005年,日本海上自衛隊某護衛艦軍官擅自將保存有秘密信息的移動存儲設備帶到自己家裏,並將信息保存在家庭的電腦上。(制作動漫用?)後來,這臺電腦感染病毒,導致相關信息泄密。此後,自衛隊又發生多起類似事件,引發他們對網絡安全問題的重視。
據日媒報道,2006年,日本自衛隊撥款40億日元,配置了5.6萬臺內部專用電腦,旨在防止軍事信息外泄,還組織專業技術部門對自衛隊人員私人電腦的內存進行清除,對硬盤進行隔離,並普及應用壹種密碼軟件,文件壹旦被保存到安裝此軟件的移動儲存設備時,會被自動編譯為密碼。
日本自衛隊還從組織上加強對人員上網的監管,於2009年成立“自衛隊情報保全隊”,主要負責監管網絡和應對失泄密問題發生。另外,日本防衛省於2011年組建了壹支專門應對網絡攻擊的“網絡安全防衛隊”。防衛隊主要負責搜集最新的電腦病毒信息,研究網絡病毒對策,加強監視,提高網絡攻擊能力,防止泄密。同時對電子密碼安全性進行監視、調查,保證其安全性。在戰時,“網絡部隊”則專門從事網絡攻擊與防禦,並準備在未來信息戰中打“網絡癱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