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產業步入發展年】什麽是信息產業發展的基礎
重點領域“放水養魚”
2006年我國軟件業實現銷售收入4800億元,比上壹年增長23%,軟件外包發展迅速,集成電路設計能力進壹步提高,平板顯示器件等新的增長點初步形成,通信產品、計算機、新壹代消費電子對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突出的拉動作用。
2007年,信息產業部將繼續推動軟件、集成電路、平板顯示器等核心基礎領域的發展,推動出臺進壹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幹政策,不斷完善政策環境,“放水養魚”。
王旭東指出,要抓住全球軟件產業梯次轉移的機遇,建設壹批服務外包基地,完善軟件外包促進和服務體系,推動軟件外包擴大規模、提高水平。同時,促進軟、硬件上、下遊企業的協作,依托整機制造業大力發展嵌入式軟件;要加快發展IC設計業,打造完整的產業鏈,盡快提高集成電路在重點應用領域的自給率;另外,要借鑒彩電國產化壹條龍的經驗,組織實施平板顯示器件產業化專項,盡快掌握核心技術,構建以平板顯示為核心的數字電視產業鏈,形成新的增長點;積極促進基礎裝備、工藝、材料的發展,夯實產業基礎。
王旭東特別強調,重點發展領域是針對產業全局而言的,不是針對所有地區的。各地在制訂政策、確定項目時,壹定要從本地區實際和市場需求出發,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對於壹些熱門產品決不能壹哄而上,以避免造成產業無序發展和資源浪費。
確保3G平穩起飛
王旭東公開表示,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發展第三代移動通信(3G)的條件已基本成熟。
他說,2007年,壹定要繼續做好TD-SCDMA規模網絡技術應用試驗,充分考慮電信網規模經濟特點,遵循市場競爭規則,推動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發展,優化市場競爭結構、優化網絡資源配置,制訂和完善相關的準入、業務、資費、監管、頻率、建設管理等政策,確保3G發展平穩起步。
他強調,要為行業發展、創新和轉型營造良好的環境,要從商用試驗、技術標準、互聯互通等關鍵環節著手,建立技術、業務創新促進機制。要就當前壹些關系產業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如電信網絡和技術演進、3G與WiMAX的關系、IPTV和手機電視業務的發展、互聯網對傳統電信經營模式的影響等進行深入研究,同時通過深化電信體制改革,逐步解決影響和制約我國電信發展的壹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推動職能轉變和市場監管工作的加強。
王旭東指出,以啟動3G發展為契機,優化電信市場競爭結構,深化電信資費管理方式改革,以及推動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電信監管體系等都是當前發展的重點。
營造自主創新大環境
王旭東表示,實施好信息產業重大專項,是“十壹五”工作的重點。
2006年,信息產業部發布了信息產業科技發展“十壹五”規劃和2020年中長期規劃綱要,啟動新壹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等重大科技專項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集成電路、軟件、數字電視、數字集群、光通信、信息安全等領域湧現出壹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標準和知識產權工作取得新成果,全年***發布行業標準284項,申報並獲批準國家標準49項。
2007年,信息產業部將抓緊推進新壹代寬帶無限移動通信等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制定我國信息產業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重要產品目錄,推動出臺和落實鼓勵自主創新的相關政策措施。同時加強對企業研發活動的支持,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國內企業參與重大專項,提高研發和產業化能力,在元器件、軟件、集成電路、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等核心技術領域取得突破。
王旭東強調,要加強知識產權的創造、管理、保護與利用,營造自主創新的良好環境。這方面的工作包括:加強對標準、專利、知識產權工作的指導與協調,抓好軟件、集成電路、寬帶無線移動通信、家庭網絡等領域的標準制定;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制訂標準的工作體系,鼓勵企業在掌握核心專利的基礎上聯合制訂技術標準;加強對TD-SCDMA、AVS、手機多媒體等產業聯盟的指導,推進公***技術服務平臺和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建設;積極開展國際和地區間的科技交流與合作,提高自主創新的起點。
評論
成績固然可喜 問題更值得深思
2007年開局值得期待
信息產業部於2006年12月28日下午召開了全國信息產業工作會議。在這屆會議上,有壹些核心信息值得各地信息產業主管部門的註意。
比如,以前信息產業部很少在每年度的工作會議上提及3G的問題,但在這次會議上,王旭東部長特別強調,要確保3G發展平衡起步,並對具體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要繼續做好TD-SCDMA規模網絡技術應用試驗,充分考慮電信網規模經濟特點,遵循市場競爭規則,推動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發展等。可以肯定的是,信息產業部在積極釋放出產業調整的信心。
而且,行業發展中的壹些問題已經被信息產業部註意到,並被不點名批評。這可以被認為是壹種積極的調整。比如,這幾年,行業中出現了壹些新興的發展機會,但是各地卻蜂擁而上,迅速地將這些機會攤薄,成為重復建設與惡性競爭的反面教材。由於這次信息產業部工作會議是通過電視電話方式進行的,信息產業部的批評幾乎等於直接點了某些省份的名。本報記者在今年各地實地采訪的關於軟件產業發展狀況的系列報道中,曾經發現各地出現了明爭暗鬥爭建“軟件之都”的現象。當時,本報就指出,這壹現象並不是孤立的,在多個新興產業中都出現了苗頭,如芯片制造、動漫產業、軟件外包等領域,在展望2007年的這個時間點時,這些傾向尤其值得註意。
到2006年末,我國信息產業在整體規模上已經進入世界前列,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國已經是壹個世界強國。信息產業部在幾年前就提出“從信息大國向信息強國轉變”的策略,這是壹個宏觀的指導思想,應該包括多種多樣的發展模式和思路、各個子行業在全球競爭中做大做強的多種可能性,並不是規定壹個固定的模式。那麽,在這種基礎上,整合自身資源、樹立自身優勢,在全國乃至全球競爭中找到壹條適合於自己的發展道路,是留給各個省市的必選之題。
在這個過程中,各地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對信息產業發展規律的認識、對趨勢的判斷、對壹些機會的把握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在全球軟件產業中,原來沒有什麽優勢的新西蘭,政府卻抓住了《指環王》系列電影風靡全球的契機,大力發展面向電影電視的動畫特效設計產業,壹舉成為全球首屈壹指的動畫特效設計王國,現在,好萊塢的動畫設計大片趨之若鶩。
我國是壹個大國,建立壹個龐大的信息產業基礎是國家戰略。在此基礎上,各地應該重新梳理自身資源,在現有基礎上進行理性的整合和規劃,找到屬於各自富有成效的發展之路。面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發展契機,2007年將是壹個大幹快上的發展之年,有沒有妳的機會,就看妳擁有多少聰明才智了。(文/本報記者 賈鵬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