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現在的大學生就業問題國家采取了哪些政策?
為了應對嚴峻的2009年就業形勢,拓寬2009年大學畢業生就業渠道,教育部聯合有關部門積極商討推出四項2009年就業政策 。就業新政策的提出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註。大學生如何看待這些 政策對他們2009年就業形勢的影響?這些新的就業政策能給他們帶來哪些實惠,同時又能在多大程度上緩解2009年就業形勢? 教育部擬出臺新政策緩解2009年大學生就業形勢? 54.6%學子相信教育部2009年大學生就業新政策將使自己受惠。63%的人認為“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就業,達到年限代償貸款”等就業新政策應長期實施。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新浪網教育頻道,對1364名在校大學生的調查顯示,35.6%的人相信出臺2009年就業新政策這些措施能夠幫助大學生提升就業能力,降低就業難度,緩解大學生們在2009年的就業壓力。 75.1%的人表示僅有政策是不夠的,還要看落實。 據了解,四項就業新政策主要包括:對在西部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達到壹定年限的高校畢業生 ,由國家代為償還其學費和助學貸款;擴大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加大力度落實部隊征兵更多面向各類院校畢業生的新政策;擴大招收研究生和普通高校第二學士學位的規模等。 中國人民大學大學生就業研究所副所長姚裕群教授認為,四項就業新政策的出臺表明政府不再單純依靠經濟杠桿調控就業,而是綜合運用教育、經濟等手段,把就業問題和社會發展結合起來,從全局上把握2009年就業形勢下的問題。 南開大學應屆畢業生王婷說:“快畢業了,我正愁兩萬多元的助學貸款怎麽還呢,‘新政’解決了我的後顧之憂。我想回家鄉工作,壹是響應國家的號召去基層,二是可以照顧家人。” 中國人民大學應屆畢業生小孫,最近壹直忙著參加各種 招聘會 。他告訴記者:“教育部要是早出臺大學生就業新政策就好了,我們2009年畢業大學生感覺這些政策還在宏觀階段,不知趕不趕得上。” 復旦大學的王瑞說:“能不能找到工作,最關鍵的還是自己的實力,國家的就業政策是引導性的,不可能政策壹出臺所有的人就都有工作了。能不能緩解現在大學生的就業壓力,還要看具體的執行情況。” 調查顯示,75.1%的大學生認為僅有政策是不夠的,還要看接下來的落實執行情況;32.3%的人認為就業最重要的還是自身素質 ,國家政策只是外因;9.2%的人認為“新政”針對性強,會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就業壓力;5.8%的人認為“新政”很好很及時。 63%的人認為“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就業,達到年限代償貸款”最應長期實行。 山東大學機械學院大四學生王勃正準備考研,“新政”中的研究生擴招政策讓他很興奮,“我所學專業正好是緊缺專業,被錄取的幾率大大增加了!” 調查顯示,54.6%的受訪者相信“新政”會給自己帶來實惠。其中20.9%的人認為國家代償貸款,減輕了自己和家人的經濟負擔;18.8%的人認為擴大第二學士學位規模,增加了專業自主性,可以更好地培養自己的興趣,完善知識結構;9.9%的人認為考研升本加分,降低了升學的難度和門檻;7.8%的人認為擴大研究生規模,直接增加自己被錄取的幾率。此外,也有45.4%的人認為“新政”對自己的影響不大。 姚裕群認為,2009年四項國家就業新政策能夠優化教育資源的配置,有利於扭轉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的現象,使高校教育的發展適應社會的需要,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擴大第二學士學位規模也有利於彌補當今大學教育在專業設置上的不足,“上世紀90年代末,為了實現從蘇聯的專業設置向西方專業設置模式的轉變,我國將原有500多個專業縮減到240多個,這雖然有利於建立‘寬進’的培養模式,卻縮小了專業的選擇度。第二學位的設立,可以增加學生專業選擇的自主權,提高學習的熱情,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姚裕群同時表示,就業問題的解決僅靠政府是不夠的,要把“學校辦學、市場用人、學生擇業、政府調控”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合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就業難的問題。 本次調查顯示,在解決2009年大學生就業的問題上,29%的受訪大學生認為要靠社會,社會的需求才是就業最大的動力;40.1%的人主張靠自己,認為政府只是起引導作用,當今社會需求變化太快,只有自己掌握真本領才最靠譜;54.2%的人認為要靠政府、社會和個人的合力,畢竟結構性矛盾不可能單靠壹方解決。 調查中,當問及“哪項政策最應該長期堅持下去”時,63.0%的人選擇了“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就業,達到年限代償貸款”;50.4%的人認為是“擴大農村教師特崗計劃,招3萬學生西部任教”;23.4%的人選擇了“擴大第二學士學位規模,增加緊缺學科碩士招生”;22.9%的人認為是“部隊預征新兵,升本考研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