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汙染物對人身體健康有何影響
壹般情況下接觸稀土是不會對人體健康帶來直接危害的。適量的稀土對人體還能起到:①抗凝血作用;②燒傷治療;③抗炎、殺菌作用;④降血糖作用;⑤抗癌作用;⑥防止或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⑦參與免疫過程等作用。
但也有相關報道證實,稀土元素為人體非必需微量元素,且長期低劑量暴露或攝入可能會對人體健康或體內代謝產生不良後果。特別是壹則《鐵觀音稀土超標,過量攝入對人體有害》的報道之後,稀土對人體是否真正有害或是否具有毒性逐漸成為人們關註的焦點。因此,專家便開始研究人體接觸稀土的"安全劑量"到底是多少?有研究者提出,對壹個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日從食物中攝入的稀土不應超過36毫克;但是,事實表明重稀土區和輕稀土區成人居民的稀土攝入量為6.7毫克/天和6.0毫克/天時,當地居民被懷疑出現了中樞神經系統檢測指標異常。
更為嚴重的後果出現在白雲鄂博礦區,那裏的村民癌癥比例很高,羊群的羊毛很難看,有些羊長著內外雙重牙齒。
國外也不例外,2011年馬來西亞Bukit Merah礦花費1億美元來做善後工作的新聞也轟動壹時,正是因為附近村莊本多年沒有壹例白血病病例,卻因稀土礦山的建立導致了居民有了先天性缺陷及8名白血病患者,其中7名因此病逝世。究其原因是大量的核輻射汙染材料被帶到了礦山附近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環境進而影響了人體的健康。
稀土進入及排除體外的途徑
稀土進入體內的途徑:口、呼吸道、皮膚、註射。
排出:Ln的排出途徑主要經尿、膽汁和胃腸道。通常由La到Sm的輕Ln,主要隨膽汁排出;而Tb和Lu等重Ln則主要經腎由尿液排出。
為了避免稀土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建議如下:
在相關工廠工作的人員應定期進行體檢,相關單位部門應對工作人員提供安全防護工作服及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在相關工廠礦山居住的居民,盡量遠離稀土地區,或定期體檢。並且做到盡可能避免長期暴露於稀土環境。
開采稀土礦對環境的影響
若稀土開發不善,甚至濫挖濫采不僅會給國家經濟上造成巨大的損失,也會對整個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壞,特別是在采礦、煉油、回收稀土後若不對環境進行妥善的管理,對環境產生影響將會非常嚴重。其中最為嚴重危害就是來自稀土元素釷和鈾的輕度放射性漿尾礦。另外,毒酸是精煉稀土元素過程中的必須輔料,處理不得當將導致大範圍的環境破壞。壹系列的環境問題包括水土流失,山體滑坡,地面裂縫和沈降、良田被毀、礦區水源富營養化、重金屬汙染等問題將接踵而至。
具體危害如下:
與稀土伴生的釷和鈾具有強放射性,是核武器的主要原料。氟碳鈰礦雖被認為放射性較低,但這只是相對於獨居石而言,開采和提煉仍都存在放射性汙染的可能。放射性汙染問題,是稀土生產最受到許多國家和國際環保主義者指責的壹個因素。
稀土礦提煉分離需要消耗大量硫酸或液堿,而提煉完成後的這些硫酸或液堿將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汙染。
離子吸附型稀土礦提煉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水、廢渣嚴重破壞了當地土壤和水源。
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郊區,包鋼稀土形成的稀土廢渣隨廢液通過管道輸送到尾礦壩堆積,日積月累形成了目前容量達1.7億噸的"稀土湖",環境汙染嚴重。
參考:/metal/re/health.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