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漢末何進的死會導致天下大亂?
嚴格來說,並不是何進的死導致天下大亂,而是何進死後,袁紹等人沖進皇宮將宦官集團全部消滅,這才導致天下大亂。據史書上記載,宦官張讓臨死前,悲痛地哭著向天子告辭說:?我等滅絕,天下大亂啊!希望陛下自己愛惜自己!? 說完,都投河自殺。
事實上,宦官張讓的預言很快就被歷史證實。因為,張讓等宦官死後,小皇帝不久就被廢殺;新上來的皇帝呢,也壹直穩坐傀儡之位;而天下呢,在那些壹心要清除宦官的士大夫與軍閥折騰下,更亂得不可收拾。
為什麽會這樣呢?其實,這壹切還要歸功於東漢壹直以來的權力格局。不知道大家在讀歷史時有沒有發現壹個奇怪現象,那就是東漢的外戚宦官輪流專權的現象特別多。其實,這是東漢歷代皇帝所精心設計出來的權力格局,也就是以官宦為核心的宮廷勢力與以朝臣為核心的外廷勢力相互制約。
東漢自光武帝劉秀開始,鑒於西漢皇族內亂和太後專權的隱患,對於劉氏皇族和皇後太後壹系的力量,壹直都是有所壓制。但為了能夠有效遏制朝臣勢力,東漢歷代君王開始不斷重用太監,企圖用宦官力量來制約朝臣。
因為,太監是完全依附於皇權至上,所有他們即便大權在握,也沒有能力改朝換代。而且,因為有朝臣勢力的存在,很多時候太監們不得不盡可能幫助皇帝擴張權力,否則他們的權力很容易遭受到威脅。
也正因如此,每每老皇帝去世時,基於朝臣的利益,自然希望立壹個年幼的皇子當皇帝,因為皇帝年幼無法親政,帝國的權力自然就下移到朝臣手中,所以東漢壹朝,小皇帝特別多。
雖說,東漢的宦官在立誰當皇帝這件事情上沒有決定權,但問題是,因為他們的存在,小皇帝的監護人(外戚)往往就有了對抗朝臣的資本。
因為,宦官集團在東漢歷代皇帝的扶持下,已經成為壹股非常強大的力量,在小皇帝繼位,他們為保障小皇帝不成為朝臣的傀儡,就會集體將外戚給推舉出來並站在他的背後支持。總而言之,皇帝年幼,那就由皇帝的舅舅代替他執掌朝政,這也是為什麽東漢的外戚(皇帝舅舅)專權特別多。
但是,因為東漢的外戚本身不具備強大的勢力,他們能夠暫時代替皇帝執掌朝政,完全是因為他們和皇帝的血緣關系,以及有宦官集團在背後的支持。但是,等到皇帝成年之後,宦官集團就會集體回到皇帝身後,這樣外戚(皇帝舅舅)又往往輕而易舉就被皇帝奪走了大權。
當時的何進,不過是壹個殺豬的屠戶而已,就因為走了狗屎運,他的妹妹被漢靈帝看中,所以就坐著火箭上升,很快就成了傳說中的大將軍。再等到漢靈帝駕崩,年幼的皇長子劉辯即位,何進作為新皇帝的舅舅,自然暫時成為皇帝的監護人,代替皇帝執掌朝政。
換句話說,何進之所以坐在袁紹曹操等人的上面,無非是因為東漢帝國是宦官、朝臣相互制約,而何進作為作為小皇帝的大舅舅,所以處於了宦官、朝臣權力的平衡點上。但問題是,袁紹、曹操那種官N代,內心裏真的會服何進嗎?
在這種背景下,袁紹、曹操就開始忽悠何進清理宦官集團,而看著何進和朝臣態度曖昧,宦官集團自然有種說不出的恐懼,於是他們決定扶持何進的弟弟何苗,壹方面因為何苗鮮明旗幟站在宦官這邊,另壹方面也是給朝臣壹個警告,總而言之,不要欺人太甚,否則我們也不是好惹的。
後來,張讓、趙忠等宦官就乘何進入宮之際,斬殺了何進。但問題是,因為這壹舉動,袁紹兄弟直接壹怒,率軍沖入皇宮,壹舉把宦官集團全部屠殺殆盡。在失去了宦官集團的制約,朝臣勢力開始壹家獨大,東漢自此名存實亡,而各方勢力為爭奪最高權力,也開始妳方唱罷我登場,於是天下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