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升瑋
港產僵屍電影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
在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中期達到頂峰。
開創了這壹香港電影獨有的“第三種類型片”。
像洪金寶的《鬼打鬼》、劉觀偉的《僵屍先生》和劉鎮偉的《猛鬼差館》等等,
都是香港僵屍電影領域重要的代表作。
不少僵屍電影的問世,
也讓林正英、午馬、陳友和吳耀漢等老戲骨成為驅魔道長的代言人。
不過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還林正英,
他扮演的“壹眉道長九叔”,
不茍言笑、古板正直。
但又帶著平易近人冷幽默,真是太討喜了~
隨著林正英的逝世,僵屍片已成昨日黃花。
雖然後期有多部同類作品陸續問世,
但始終無法挽救僵屍片沒落的頹勢。
筆者經常聽到影迷用 “紅繩墨鬥今猶在,不見當年林正英” 來表達他們對於壹個黃金時代的懷念。
雖然21世紀後的僵屍電影在主題風格上都悄然發生了轉變,
但筆者還是要推薦壹部電影,它也是“後僵屍片時期”壹部相對於優秀的作品——
2003年,由錢升瑋導演,徐克編劇和監制的《僵屍大時代》。
值得壹提的是,2001年的徐克已進入了創作低谷時期,
他的《七劍》、《黑俠2》和《蜀山傳》,接連遭遇票房和口碑失利。
每年的拍片數量,也極具銳減,已不復當年輝煌。
所以這部《僵屍大時代》並沒未在香港公映,
而是直接以DVD介質在北美市場推出。
於是,徐克索性將當年具有大眾趣味的僵屍片,
變成了壹部極小眾口味的電影。
故事背景被放在了清朝時期,講述了茅山師傅帶四名弟子下山伏魔,
途中卻遇到千年僵屍王的伏擊。
師父失蹤,而徒弟們也陰差陽錯地誤入了大方伯村莊。
在村莊裏,他們邂逅了姜家的寡婦,
逐漸引出背後駭人的秘密——原來姜家有將祖先制作成蠟屍的習慣。
不料劇情突生變故,在邪惡道士作法之下,壹具具蠟屍也變成了為禍人間的活僵屍。
而雙方也因此開始了精彩的鬥法和較量。
不過故事並沒有因此而止……
本片導演錢升瑋雖談不上是香港壹線名導,
但他執導的《七月十四》、《七月十三》等等驚悚片,
卻拍出了濃厚的中國民間風俗氣息。
《僵屍大時代》的主要故事情節雖然簡單,
但多線索的交織,懸念手法的運用,讓它完全有別林正英電影幽默諧趣的風格,
變得更詭暗,也更現實主義。
譬如片中那些遮天蔽日的場景,空空蕩蕩的姜家古宅,
出沒無常的僵屍,都給予觀眾以強烈的壓迫感。
還有奇門遁甲、起壇鬥法、深夜娶親、湘西趕屍等元素的運用,
也顯得極濃墨重彩。
從表面上來看,本片只是壹部再普通不過的僵屍片,
但凡是欣賞過《黃飛鴻》、《笑傲江湖》、《梁祝》的朋友都知道,徐克不會只有這兩把刷子,
《僵屍大時代》實際上投入的是徐克對社會和世道現狀隱喻……
這部電影到現在也沒有獲得很高的評價。
原因很簡單。有不少優秀同類影片的珠玉在前,
觀眾無法接受壹部風格這麽前衛,氣氛如此詭暗的僵屍電影。
但今天來看,這部《僵屍大時代》裏原汁原味的“本土味道”已逐漸消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