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到9歲是孩子的樣式化期,這個時期的繪畫有哪些表現?
樣式化期是樣式化前期和寫實萌芽期之間的壹個過渡時期。這個時期孩子的畫,大人們往往壹眼就能看明白。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逐漸從單純依靠主觀印象和想象力去畫畫,轉變為描繪現實所見。他們開始使用壹些幾何圖形,比如圓圈、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來描繪他們所看到的視覺形象。
比如,之前壹個階段的“蝌蚪”人物畫,這時被孩子加入了許多簡單的幾何形狀,以他們高度個人化的方式來描繪成為壹個相對更加復雜和完整的形象。這些得益於他們觀察能力的進壹步發展,他們此時描繪的人物中除了具有直立的姿態之外,還表現出生活中常見的其他多種姿態:行走、端坐、躺臥等。
這個階段孩子能逐漸理解事物間的真實關系,對空間的理解能力有所提升,但空間感知度仍然處於較低水平。
樣式化期的畫面表現
(1)孩子開始能夠從多個角度去描繪事物。
他們描繪事物的視角,逐漸從單壹的正面視角,發展為正面、側面、背面等多種視角,有時候也會出現以俯視角度去描繪事物的情形,比如,他們可以去描繪壹口井。他們開始試著用更加細致、客觀的觀察方式去觀察事物。與之前壹個階段相比,他們更願意畫出事物真實的顏色。
(2)他們會自己選擇最有表現力的視角來描述壹個事物,比如,用側面的視角描繪壹輛自行車,用俯視的角度描繪壹片泳池,用俯視加側視的角度描繪壹個圓柱形的水桶。
(3)“基底線”在樣式化時期的兒童繪畫表現中尤具代表性,他們畫面中的“基底線”,有時代表地面、有時代表海平面、有時代表馬路。
(4)孩子開始有了構圖意識,畫面顯得較為均衡。
(5)孩子將多個事件發生的壹系列動作同時展現在壹個畫面上,他們通常用這種方法來講述壹個故事。
(6)他們為了將多件事物之間的關系交代清楚,常常以“透視眼”的方法來處理畫面。比如,用這種方法來描述坐在汽車裏的人,放在冰箱裏的東西等。
(7)孩子到了7歲左右,開始畫“穿衣的人像”,這是他們的觀察力進壹步發展的結果。
(8)對圖案設計感興趣。這種把事物抽象化、圖案化的能力,也是孩子語言能力進壹步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