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亭下水庫大壩安全鑒定綜合評價報告(6)

亭下水庫大壩安全鑒定綜合評價報告(6)

2.5 其他建築物工程質量評價

 (1)電站主、付廠房及壩外引水管基礎開挖及處理均按設計要求進行;主、付廠房澆築砼土強度符合設計要求,廠房砼澆築中曾產生過排架柱偏斜及機墩蜂窩情況,施工過程中均已作了處理。

 (2)溢洪閘、壩體泄洪放空洞:溢洪閘溢流面尺寸、表面平整度等符合設計要求,現場檢查中僅在挑流鼻坎上存在細微裂縫,無其它異常現象,溢洪閘工程質量良好;泄洪放空洞尺寸、表面平整度等符合設計要求,弧型閘門啟閉室胸墻上長約3m的垂直裂縫被大量的遊離鈣充填並阻塞,未見擴展跡象,砼結構良好,無沖刷剝落痕跡。

 2.6閘門及啟閉設備

 (1)溢洪閘閘門、啟閉機工作正常,溢洪閘弧門有部分油漆脫落和部件銹蝕現象。

 (2)泄洪放空洞弧形工作閘門密封程度較差。檢修閘門與啟閉設備安裝符合設計要求。

 (3)輸水洞四道分層取水鋼絲網砼閘門在門槽內卡死,從未使用過。

 2.7 運行情況

 (1)個別測壓管中的壩基揚壓力超標

 河床壩段的S8—1孔和介於河床與岸坡之間的S13—1孔,S15—1孔的壩基揚壓力偏高。其中S8—1孔,當庫水位達到正常高水位82.6m時,其滲壓系數達0.68左右,超過設計值0.25,但8#壩段整個觀測斷面上的壩基揚壓力圖形仍小於設計值;此外,該孔的滲流量較小,呈滴水狀。

 (2)安全監測設施完好率低於50%

 亭下水庫設計布置了大量的大壩安全監測設施,於1979年開始相繼投入使用,至今已運行25年,所積累的監測資料為分析大壩工作性態和進行大壩安全鑒定提供了極有價值的依據。隨著時間的推移,監測設施的失靈和損壞不斷增加,監測設施的損壞率已接近50%,對工程的運行管理非常不利。

 (3)“組裝式過濾體”已出現老化

 層間擠壓破碎夾層上的“組裝式過濾體”是1983年陸續安裝使用的,已運行了二十余年,由於缺乏有效的檢查監測手段,對它的工作狀況不很清楚。現場檢查發現壩基排水孔孔口有松動現象,即管道和過濾體結合得不緊,可以自由移動,說明過濾體中的海綿已失去彈性而硬化,過濾體作用已經減弱,軟弱夾層是否已經發生滲透變形,需采用合適的方法進壹步查證。

 (4)排水孔析出物分析

 約有壹半以上的大壩排水孔(包括壩體和壩基)孔口有析出物,特別是河床段壩基排水孔的析出量居多,估計析出物最多的排水孔每年約析出100克左右的析出物,這些析出物多數呈顆粒狀或片狀,乳白色,經杭州農業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取樣(取自11~3號排水孔)檢驗,證實其主要成分為鈣(詳見運行管理報告附件)。可以認為遊離鈣主要來源於砼溶蝕,與上遊壩面出現的“砂化”現象也有關系,這些遊離鈣析出後在滲漏、排水孔等孔口沈澱,易堵塞排水、滲漏、揚壓力通道,可能是大壩滲排水量逐年減少及個別壩基測壓管揚壓力年變幅越來越小的主要原因。

 (5)伸縮縫檢查井滲漏

 1985年竣工驗收時發現有四條伸縮縫檢查井明顯滲水,其中滲流量的是9~10縫,達到200mm/s以上。采取了通電加熱瀝青井和環氧樹脂灌漿等手段,均不見成效,列為竣工遺留問題之壹。二十年來的監測資料顯示,伸縮縫檢查井滲水流量已有所減少,的9~10#縫的滲水量已降至100mm/s以下。

 (6)大壩裂縫狀況

 大壩的上下內外***有裂縫三百多條,總長度二千多米,絕大多數分布在廊道頂拱,為縱向裂縫,有些有滲水,也有少量橫向裂縫,如18#壩段貫穿上下遊壩面的橫向裂縫等,這些裂縫的存在和發展,是大壩的安全隱患。

 2.8 評價結論

 壩基及壩肩處理、攔河壩主體、泄洪放空洞、溢洪閘閘門及啟閉機結構、電站廠房和輸水管工程質量合格。輸水洞閘門工程質量為不合格。根據《水庫大壩安全評價導則》(SL258-2000)規定,亭下水庫大壩工程質量綜合評價為合格。

 3 結構安全評價

 3.1 大壩變形觀測分析

 3.1.1倒垂線資料分析

 亭下水庫倒垂線觀測值主要受上遊水位、溫度變化的影響,受時效影響較小,測值呈年周期性變化。同壹垂線上的測點高程高的測值變幅比高程低的要大。

 開合方向變形主要受溫度變化影響,壩頂測點溫度分量占年變幅的比例大於50%,其中8號壩段的溫度分量占年變幅的比例高達90%;而水位分量占年變幅的比例僅在25%以下;撓度方向變形主要受水位變化影響,壩頂測點水壓分量占年變幅的比例大於50%,溫度分量壹般占年變幅的30%左右。

 時效對倒垂線測值影響較小,時效分量占年變幅的比例僅在10%左右,在2002年底,向左岸的時效分量為1.341mm(8號壩段壩基測點);向右岸的時效分量為2.115mm(8號壩段壩中測點);向下遊的時效分量為1.049mm(12號壩段壩頂測點);向上遊的時效分量為1.838mm(8號壩段壩頂測點)。

 倒垂線觀測值變化規律符合混凝土重力壩壹般規律。

 3.1.2水平位移資料分析

 壩體水平位移主要受上遊水位、溫度的影響,受時效影響較小。水壓分量占年變幅的25%~50%,溫度分量約占年變幅的45%~70%;時效分量僅占年變幅的10%以下,各測點的時效變化值在3mm以內,且變化趨緩。測點水平位移變幅與高程有關,縱向水平位移呈河床大,兩岸小的規律。壩體水位位移變化規律屬正常。

 3.1.3垂直位移資料分析

 壩體垂直位移呈年周期性變化,受溫度的影響顯著,低溫時壩體下沈,下沈的值壹般發生在每年的12月~3月份;高溫時壩體相對上擡,上擡的值壹般發生在每天的8月~10月份。

 垂直位移受時效影響較小;壩體垂直位移的大小與壩段壩高有關;受壩基的影響,右岸壩段垂直位移大於左岸。

 大壩垂直位移的變化規律是正常的。www.Examda.CoM

 3.1.4伸縮縫變形恢復性態分析

 壩體伸縮縫的開合主要受溫度變化的影響,水位和時效的影響較小;低溫時伸縮縫開度增大,反之,開度減小,開度變化滯後氣溫1~2個月。溫度分量占年變幅的比例約為60%~80%;時效變化穩定。伸縮縫上下遊方向的錯位主要受溫度、水位變化的影響,錯位總體較小,壹般年變幅在1~2mm之間,各測點沒有明顯的趨勢性變化,壩段之間無明顯的錯位。壩頂伸縮縫測點測值與變幅均大於相應的壩中測點。各壩段變形協調性較好,伸縮縫變化規律正常。

 3.1.5變形分析小結

 通過對大壩倒垂線、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伸縮縫觀測資料的分析,大壩的變形主要受庫水位和溫度變化的影響,時效影響較小,且絕大部分呈收斂趨勢,大壩的變形性態屬正常。

 3.2 內部觀測分析

 3.2.1混凝土溫度分析

 亭下水庫大壩砼溫度變化在時間上呈階段性,受砼水化熱的影響,溫度先升後降;砼溫度年度呈周期性變化,變化滯後於氣溫和水溫;在水下愈深處及砼內部愈深處滯後時間愈長,且溫度的變幅愈小;壩體在1986年後基本進入相對穩定溫度場時期。

 砼溫度變化規律及分布符合常規,目前壩體砼溫度場處於相對穩定狀態。

 3.2.2壩前水溫分析

 壩前水溫變化以年周期波動變化,主要受氣溫和水深的影響;水溫沿深度方向分布依季節而不同。壩前水溫變化符合壹般規律,壩前水溫測點能較好的反映水庫水溫的分布特點,其工作情況正常。

 3.2.3混凝土應力場分析

 通過壩體埋設的應力計和無應力計觀測資料分析,應力計的應力主要受溫度的影響,溫度分量占年變幅的比例達75%~90%,水位的影響較小;時效對砼應力的影響不明顯,且時效的作用已趨於穩定;應力計各測點應力平均值小於零,只有上遊側有些測值大於零,其數值不大(小於0.6MPa)。

 壩體砼應力基本處於受壓狀態,出現拉應力的數值很小,不會影響大壩強度,砼應力狀態正常。

 3.2.4大壩鋼筋計分析

 大部分鋼筋計測值呈不完全年周期性變化,測值主要受溫度影響,溫度分量約占年變幅比例的90%左右,水壓和時效對計測值的影響較小,且時效已基本趨於穩定;鋼筋計的應力狀態與位置有關,不同測點的應力狀態不同,但鋼筋應力值都較小,遠小於鋼筋的比例極限,鋼筋處於彈性狀態。

 亭下水庫大壩的鋼筋應力的變化總體上是正常的。

 3.2.5內部觀測分析小結

 通過對砼溫度、壩前水溫、混凝土應力場、鋼筋計的分析,壩體砼的工作狀況正常。

 3.3 不灌漿斜縫工作性態

 3.3.1測縫計觀測分析

 對大壩施工斜縫不灌漿後的開合情況,在11和12壩段的斜縫上埋設了測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