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要解決網貸行業催收問題 得從這些角度出發

要解決網貸行業催收問題 得從這些角度出發

近日,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組織召開 網貸 行業 催收 問題研討會,協會首席經濟學家、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中央財經大學北京金融風險管理研究院李永壯受邀參加本次會議,兩位專家教授圍繞目前網貸行業存在的催收問題及解決方案發表了看法。

黃震教授提到,當前網貸行業催收問題日益嚴峻,逃廢債問題關聯著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牽壹發而動全身,解決催收問題,要有全局觀,從整個大系統中去尋找解決方案。

李永壯教授認為,催收問題的產生是因為有逾期,平臺過高估計了客戶群體的信用等級,這就要求平臺做好前期風控管理工作,不要 借錢 給還不起錢的客戶。

兩位專家教授從金融風險管理鏈式角度梳理,提出了以下解決催收問題的措施。

盡快厘清催收和暴力催收的邊界,認定暴力催收的標準,明確什麽是合適、守法的催收語言、催收行為,相關機構要向協會提供數據,提供想法,創新思路,快速界定暴力催收。

行業需要發出積極正面聲音,互聯網金融目前面臨著相對嚴峻的輿情問題,部分自媒體以敲詐勒索平臺為生。在行業被汙名化的背景下,催收問題很難有效進展。行業與協會的聲音需要協同起來,發出正面聲音,讓大家意識到互聯網金融的正當性、必要性和合法性。

做好風險管理,對借款人進行分類,標記哪些是多家借款人,哪些是善意逾期,哪些是由於經營不善、過度消費被動逾期,哪些是惡意逃廢債,對於不同的人群,分類處置。

對催收人員進行更專業的培訓,催收人員在業績考核壓力大的情況下,不易控制自身言行,出現催收不當問題。平臺在甄選催收人員時要進行心理測試,以行業背景為基礎,定期給催收人員做法制教育、抗壓能力方面的培訓。

流程過程智能化、標準化處理,平臺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全程錄音錄像,進行規範化智能催收。催收作業前,提前向當地監管部門報備。建議協會收集整理各個機構催收的方法、工具、流程等,統壹制定標準化流程,在實踐中更新叠代。

把催收問題上升為社會誠信建設問題來抓,各家機構向協會提供逃廢債人群名單,或是建立聯合懲戒名單,逃廢債人群進入聯合懲戒名單,堅決打擊惡意逃廢債人群。

推動行業監管立法,行業沒有法律制度,只有監督管理辦法是遠不夠的,從法律的角度來講,對於不同類型的業務要怎麽監管,應該細分出來,比如網貸行業,典當行,融資租賃等。

快速跟公檢法,工信部等相關部門對接。互聯網金融行業新手上路,卻又走在世界最前沿,需要推動公檢法系統、工信部門等政府其他部門盡快加強對新型業態的監管。

黃震教授肯定了機構在科技技術方面所做的創新貢獻,他表示,金融機構越有壓力,越能激發出有價值的創新。當前機構催收,已經用上了人工智能等先進的信息技術,采取了法律和金融相結合的法催形式,學術機構因缺乏實踐調研,缺少資料,還未跟上行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建議行業機構內的壹些實踐資料對學術機構公開,學術機構很願意去做壹些研究。

李永壯教授積極看好行業,他談到,“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考驗能力,考驗創新的時候,只要努力過去這壹段困難的時間,這個行業很快就是春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