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馬克·諾弗勒主要經歷

馬克·諾弗勒主要經歷

馬克·諾弗勒

馬克·諾弗勒(MarkKnopfler),1949年8月12日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殿堂級搖滾音樂家、恐怖海峽樂隊創建者、主唱兼吉他手,2018年隨恐怖海峽入選搖滾名人堂。

“恐怖海峽”(DireStraits)樂隊1976年組建於倫敦西南部的代特福德,該樂隊出現在朋克音樂頂峰時期,但與這壹運動沒有什麽***同之處,最後獲得了主流搖滾樂隊的稱號。他們在全世界範圍內銷售了大量唱片,他們的成功主要歸功於獨具特色的歌手和吉他演奏大師、樂隊的核心人物MarkKnopfler。他那渾厚低沈而又富有磁性的嗓音和那甜美的Fender吉他演奏出來的Riff及Solo會令妳沈醉在他的音樂世界中。

中文名:馬克·諾弗勒

外文名:MarkKnopfler

國籍:英國

出生地:蘇格蘭格拉斯哥

出生日期:1949年8月12日

職業:歌手,樂手,作者,

代表作品:《SailingtoPhiladelphia》《BorderReiver》《SoFarFromTheClyde》

主要成就:DireStraits樂隊的創建者、靈魂人物

2018年入選搖滾名人堂

成長時期

馬克·諾弗勒(MarkKnopfler)1949年8月12日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7歲時隨全家遷至英格蘭東北部紐卡斯爾,在那裏上壹所語言學校。孩童時代他就被叔叔Kingsley的口琴演奏和爵士鋼琴(Boogie-woogie)所吸引。十幾歲時傾心於壹把昂貴的粉色FenderStrat吉他(當時為英國吉他大師HankMarvin所用),但最終選擇了壹把50英鎊的HofnerSuperSolid吉他。那時候50鎊也是不小的數目了。60年代,像其他背著吉他的學生壹樣,Mark也嘗試著組建和加入學校裏的樂隊,傾聽壹些吉他手如ScottyMoore,JimiHendrix,DjangoReinhardt和JamesBurton的演奏。16歲時,他和同學SueHercombe在當地電視臺表演了二重奏。

在學校,MarkKnopfler顯示出語言方面的天分。1967年,他開始在Harlow技術學院學習新聞專業,畢業後在利茲的《約克郡晚報》當記者。兩年後,他又到利茲大學深造,獲得英語專業學位。在利茲時,MarkKnopfler遇到當地壹位藍調歌手兼吉他手StevePhilips。

MarkKnopfler為報紙撰寫音樂評論文章。巧合的是,MarkKnopfler的老板叫StephenPhilips。這就造成多年來的誤會說,StevePhilips曾做過記者。Mark和老板——另壹個StevePhilips曾壹起去看StevePhilips的演出,Steve後來回憶道,Mark壹見面就介紹說:“StevePhilips,見壹下StevePhilips。”

Steve和MarkKnopfler發現在音樂中他們有許多***同語言,於是他們壹起組建了TheDuolianStringsPickers樂隊。那時的Mark正在當記者,後來又入學深造。Steve為利茲城藝術館和TempleNewsam莊園作安裝繪畫和家具的工作。在接下來的5年中,他們時不時地聚在壹起演奏,有壹些作品被收錄在Steve1996年專輯《JustPickin’》中。“他是不錯的吉他手,”Steve挖苦年輕的Mark說:“有點兒B.B.King的意思。”Steve對Mark的演奏有深刻的影響,向他介紹了黑人藍調吉他手LennieJohnson的高難技術,以及鄉村藍調吉他的微妙技巧。這些日後都成為MarkKnopfler創造自己獨特吉他演奏技法的重要元素。

這實際上是MarkKnopfler成長為吉他手的重要階段。後來Mark告訴JackSonni(吉他手),在那時他找到了他想要的吉他聲。在利茲時,Mark有了第壹次錄音,那是在Pudsey的壹間改造成錄音室的屋子裏錄的,歌名叫《Summer’sComingMyWay》,StevePhilips在歌中彈奏12弦吉他。

1973年MarkKnopfler從利茲大學畢業後決定去倫敦,並想在搖滾樂上有所作為。他翻閱了各種音樂出版物,終於看到《MelodyMaker》上的壹則廣告。就這樣他通過了試聽,和壹支名為Brewer’sDroop的藍調樂隊合作了兩個月,在DaveEdmund的RockpileStudio錄了3首歌,Mark任吉他演奏。樂隊的鼓手叫PickWithers,17歲時就已成為職業鼓手,經驗豐富。

離開Brewer’sDroop後,Mark在Essex的Loughton學院任講師,在那兒的BuckhurstHill住了兩年,其間還在StaplesRoadSchool教授吉他。Mark的弟弟David去倫敦路徑此地,停留了幾個星期。兄弟倆經常壹起彈吉他到深夜。不得而知,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不是在醞釀DireStraits樂隊。70年代中期,David去了倫敦,而Mark和在Loughton學院的朋友組建了樂隊,他們稱自己為TheCaféRacers。

樂隊經歷

MarkKnopfler28、29歲時才開始音樂生涯,在這以前他曾從事過兩個職業——新聞記者和教師。在這壹段時間裏他吸收了許多音樂影響,最著名的是鮑勃·迪倫(BobDylan)和J.J.凱爾(J.J.Cale),而且他的歌曲創作和吉他演奏技巧已完全成熟,這兩個因素為“恐怖海峽”在早期得到各音樂團體的接受起了很大的作用。

當時MarkKnopfler弟弟DavidKnopfler住在倫敦東南的FarrerHouse公寓,與他同住的是萊切斯特出生的貝斯手JohnIllsley。John回憶第壹次與Mark見面時的情景:“我整晚都在外邊,直到早晨十點才回來。我進廚房給自己倒了杯茶,然後去休閑室看見壹個人躺在地上,頭靠著椅子,象是很快入睡的,還穿著粗斜紋布衣服和皮靴,壹把吉他躺在他腰上。”David經常在John面前談起他彈吉他的哥哥,所以John猜對了,這個在地上四仰八叉的人正是Mark。

不久John就有機會和Mark同臺演出。壹天晚上CaféRacers的貝斯手病了,John被請來替補。Mark和John馬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他們都意識到,盡管TheCaféRacers在Pub裏有很好的聲譽,但未來並不看好。於是在1977年4月,Mark放棄在BuckhurstHill的住所,與David和John住在壹起。

JohnIllsley很快意識到MarkKnopfler不但是壹位天才的、絕倫的吉他手,還是位很有天賦的詞曲作者。1977年的夏天,3個音樂人排練演奏了Mark的歌曲。但是好像缺了什麽——鼓手。Mark回憶起與Brewer'sDroop的合作,說他認識壹位鼓手,對於他們的音樂來說是個理想的人選。早在1973年時,PickWithers的演奏就給Mark留下深刻印象。於是Pick被邀請到FarrerHouse公寓,四個人壹起演奏,樂隊名字還叫TheCaféRacers。

JohnIllsley回憶說:“與PickWithers壹起演奏簡直太棒了我從沒和這麽好的人演奏過。”後來,PickWithers的壹個朋友建議樂隊用壹個新名字——DireStraits。大幕就這樣拉開了。樂隊的第壹次演奏地點是在FarrerHouse公寓後面的空地上,電源是從John房間的插座壹直接到場地。

接下來是艱苦緊張的排練和演出。John的汽車後面空間剛夠裝下樂隊的器材設備,他們掙的錢也剛夠租放大器的開銷和喝啤酒。他們開始在倫敦小酒店聯合組織中舉辦了壹些小型演出。1977年7月27日,DireStraits花了120英鎊錄了壹盤5首歌的樣帶,對於現在來說是非常有名了——《WildWestEnd》、《SultansofSwing》、《DownToTheWaterline》、《SacredLoving》和《WaterofLove》。大概是在10月,他們為BBC倫敦電臺錄了《SouthboundAgain》、《InTheGallery》和《SixBladeKnife》。最後在11月9日,樣帶中又錄了《SettingMeUp》、《EastboundTrain》和《RealGirl》。許多歌曲都反映了MarkKnopfler在紐卡斯爾、利茲和倫敦的經歷,後來被收入了1978年DireStraits的首張專輯中。《DownToTheWaterline》是對紐卡斯爾生活的印象,《InTheGallery》是向利茲的雕刻藝術家HarryPhillips的致敬,他正是StevePhilips的父親。《Lions》、《WildWestEnd》和《EastboundTrain》則都取材自Mark在倫敦的早期生活。

BBC倫敦電臺的DJCharlieGillett拿到樣帶並在電臺播放,這吸引了唱片公司的經營者和樂隊簽約,他們是JohnStainze和EdBicknell。據說Phonogram唱片公司的JohnStainze第壹次在廣播中聽到DireStraits時正在淋浴。幾個星期後,他幫助樂隊簽約Phonogram公司下的Vertigo品牌,Mark也和RondoMusic簽下發行合同。1977年底,當時在NEMS公司的EdBicknell接到JohnStainze的電話,要求他為DireStraits組織演出。12月,Ed被邀請到Phonogram公司聽了CharlieGillett手中的樣帶。之後他被帶到倫敦北部的Dingwalls俱樂部與樂隊見面。這壹天是1977年12月13日,當他走進俱樂部的時候,樂隊正在演奏《DownToTheWaterline》。Ed回憶說:“我首先註意到我沒有必要站在最後面,因為他們的演奏非常安靜。我剛和TheRamones樂隊談完,他們可是震耳欲聾,第二我註意到Mark彈的是壹把紅色Stratocaster吉他,這讓我馬上想起HankMarvin,他是我60年代的偶像。”在聽過兩三首歌之後,Ed決定管理經營這支樂隊。當時他正在為TalkingHeads組織巡演,於是DireStraits作為暖場嘉賓被列入名單。那時DireStraits得到的報酬是每晚50英鎊,這是他們在Dingwalls俱樂部收入的10倍。再接下來的事,就像常說的,被載入史冊了。

我曾經問過EdBicknell以前的助理LizWhatley,從什麽時候起她開始認為DireStraits會非常出名?她回答,那是在她第壹次聽到《RomeoandJuliet》時。到了80年代中期,DireStraits已經發布了歷史上最暢銷的專輯之壹——《BrothersinArms》,並被打上“世界最佳樂隊”的標簽。其實那時樂隊無論是錄音還是巡演,人員已經發生了幾次變動了。David離開了,吉他手HalLindes和鍵盤手AlanClark加入。然後又來了鍵盤手TommyMandel和薩克斯手MelCollins。Pick走後由TerryWilliams代替。在錄《BrothersInArms》專輯時鍵盤手GuyFletcher加入樂隊。在隨後的世界巡演中,又有吉他手JackSonni和薩克斯手ChrisWhite加盟。到91、92年《OnEveryStreet》巡演時,80年代的成員中還剩下Mark、John、Alan、Guy和Chris,在舞臺上合作的樂手有PhilPalmer(吉他),PaulFranklin(踏板鋼弦吉他)以及DannyCummings和ChrisWhitten(打擊樂)。另外出現在DireStraits錄音中的樂手還有:RoyBittan(鍵盤)和JoopDeKorte(鼓)。

《BrothersinArms》巡演歷經12個月,234場演出,觀眾達250萬人。在巡演結束後的幾個星期,Mark為TinaTurner的唱片擔當制作人。此時的他感到有壹種尋根溯源的需要。Mark的早期夥伴StevePhillips在1973年Mark離開利茲後與BrendanCroker組織了樂隊。1986年Steve在倫敦時Mark對他說想回利茲參加他們的演出。終於,1986年5月31日在利茲Hunslet的TheGrovePub,三人壹起進行了表演。第二年,Mark提出要為Steve的下壹張唱片擔任制作,但Steve認為新專輯也應有Brendan參加。他們還請來GuyFletcher作技術支持,這逐漸發展成為TheNottingHillbillies樂隊。

EdBicknell本身就是個熟練的鼓手,壹次在NottingHill酒吧裏,身邊的MarkKnopfler對他說:“好吧Ed,我們組建了支樂隊,妳就來當鼓手。”PaulFranklin繼續演奏他擅長的踏板鋼弦吉他。1990年,為宣傳他們的多白金專輯《Missing......PresumedhavingAGoodTime》,TheNottingHillbillies樂隊在英國進行了大量演出。同年,Mark與他崇拜的大師ChetAtkins合作出版了唱片《NeckandNeck》。

1988年,MarkKnopfler重組DireStraits來參加為納爾遜·曼德拉70歲生日舉辦的音樂會。樂隊吉他手JackSonni剛剛成為雙胞胎女兒的父親,不能成行。EricClapton便成為替補。1990年6月,在為NordoffRobbins慈善會募捐的演出中,Mark、John、Alan和Guy與EricClapton、EltonJohn、RayCooper、PhilPalmer壹起出現在Knebworth的舞臺上。隨後,《OnEveryStreet》專輯出版了。艱苦的、令人筋疲力盡的世界巡演吸引了超過400萬的觀眾。這結束之後,Mark感到他需要休息壹段時間。

2018年,MarkKnopfler隨DireStraits入選搖滾名人堂。

與其他音樂人合作

在1983-1984年,MarkKnopfler為鮑勃·迪倫制作了專輯《異教徒》(Infidel),為蒂娜·透納(TinaTurner)的復出專輯創作了壹首《私人舞蹈家》(PrivateDancer),給“阿茲臺克照相機”(AztecCamera)制作唱片《刀》(Knife)。

在與“恐怖海峽”錄制完專輯《BrothersInArms》,MarkKnopfler又為蘭迪·紐曼(RandyNewman)和瓊·阿馬特雷丁(JoanArmatrading)制作專輯;參加了埃裏克·克拉普頓(EricClapton)的巡回演出;又與切特·阿特金斯(ChetAtkins)合作了壹張專輯《頸》(NeckandNeck)。這張《頸》專輯還榮獲第三十三屆格萊美最佳鄉村對唱和表演兩項榮譽。

1989年,他組建了鄉村搖滾樂隊“諾丁山地人”(NottingHillbillies),並於次年出版了壹張專輯《想念大概有個好時光》(Missing...PresumedHavingaGoodTime)。

多年來,MarkKnopfler與很多藝術家進行了壹次或多次合作,如BobDylan、VanMorrison、RandyNewman、BuddyGuy、TinaTurner、PhilLynott、WillyDeVille、EricClapton、WaylonJennings、ChetAtkins、PhilEverly、VinceGill、PaulFranklin、KateandAnnaMcGarrigle、PaulBrady、TheChieftains、Ben.E.King、MaryChapin-Carpenter、JoanArmatrading、ScottWalker、JeffHealey、TheJudds、JimmyNail、BryanFerry、AztecCamera、SteelyDan、Sting、SonnyLandreth、JamesTaylor、EmmylouHarris、GillianWelch和DavidRawlings。

個人專輯時期

1996年,Mark發表了專輯《GoldenHeart》,開始了個人演唱生涯。這張專輯使他的音樂發展又向前邁了壹步。“只是向前”,他說:“只是想做得更好。”

2000年發行的《SailingtoPhiladelphia》延續了MarkKnopfler的多元素的音樂風格,但他藍調音樂的深深的根基並沒有改變。作為壹個吉他手,他仍然保持著自己所傾心的J.J.Cale式的指撥彈法;作為壹個歌手兼曲作者,他仍然保持著對BobDylan的崇拜。但當妳壹首壹首的聽完整張專輯時,妳會有壹種感覺,Knopfler在復制壹些令人熟悉的歌曲,他挑選了不同風格的名曲,將它們以自己的方式嫁接到自己的歌曲當中。“Who'sYourBabyNow”聽上去象EverlyBrothers,“DoAmerica”是從壹段BoDiddley的吉他riff開始的,“JunkieDoll”讓人想起Howlin'Wolf的“SittingonTopoftheWorld”,而專輯的單曲“WhatItIs”聽上去是那麽的象DireStraits以前的經典名曲“SultansofSwing”。值得註意的是歌曲的歌詞,MarkKnopfler早在“MoneyforNothing”的歌詞裏就證明了他對生活的洞察力。在這張專輯裏,他刻畫了不同人在旅途中的故事,有清苦的傳教士,有孤獨的音樂人,Mark用旅行的主題反映了富貴權勢和貧困卑微之間的分裂。這張專輯的樂器編制與以往DireStraits相同,兩把吉他,兩個鍵盤,貝司和鼓。有多位明星助陣,JamesTaylor、VanMorrison、Squeeze樂隊的GlennTilbrook和ChrisDifford。與MarkKnopfler低沈、謙讓的嗓音相比,這幾位的表現給聽眾帶來了壹分愉悅,但他們畢竟蓋不住Knopfler的光芒。和所有DireStraits的專輯壹樣,音樂的亮點應該是Knopfler的吉他,大師就是大師,水平是毋庸置疑的,他不會讓我們失望。

2002年發行的《TheRagpicker'sDream》似要傳遞壹種和平的信息。音樂有很濃重的民謠色彩,是壹張可以讓我們細細品味的優秀唱片。

2004年9月,Mark出版了他個人生涯中第四張大碟《Shangri-La》(香格裏拉),與之合作的樂手包括:吉他手RichardBennett、貝斯手GlennWorf、鼓手ChadCromwell及JimCom、GuyFletcher擔任管風琴與鋼琴的演奏。全輯相當流暢舒服的呈現14首精致佳作,只要閉上眼睛,放松心情,順著音樂,就會讓MarkKnopfler帶妳走壹趟知性的音樂之旅!《5.15a.m.》像似清晨第壹道曙光打在身上,那麽舒服溫暖;加了些許快意節奏遊移在《Boom,LikeThat》中;猶如走在鄉野小徑無視於身旁掠過景物,就是隨著《TheTrawlerman’sSong》、《OurShangri-La》、《EverybodyPays》等曲宣泄,無壓自在的沈醉在動人音韻裏;隨著《Donegan’sGone》的輕松曲調快意起舞;並在充滿QuentinTarantino配樂風格的《Don’tCrashTheAmbulance》中,留下意猶未盡的滿足感!

接下來在2005年的《TheTrawlerman'sSong》是壹張EP碟。碟中的六首曲目是從去年發行的唱片《Shangri-La》精挑細選的特別LIVE版本。

MarkKnopfler在2006年同著名鄉謠女歌手EmmylouHarris合作了壹張音樂概念非常統壹的專輯《AllTheRoadrunning》。MarkKnopfler厚重的聲音加上EmmylouHarris恰到好處的和聲,配合得天衣無縫,首首精彩,令人聽得心醉。此張專輯絕對值得收藏!

在2007年9月發行的專輯《KillToGetCrimson》以鄉村搖滾為主,間或穿插了幾首FOLK類音樂有優美、柔和的蘇格蘭民謠——《HeartFullofHoles》,還有用小提琴、手風琴演奏的凱爾特民謠——《SecondaryWaltz》,還有幾首表現思鄉、遊子情緒的歌曲《MadameGeneva's》、《TheFishandtheBird》聽得人心情都濕濕的,柔美異常。

2009年,發行了專輯《GetLucky》,正如網友評論的,“Mark最好的專輯之壹”,媲美《SailingtoPhiladelphia》。

2012年,發行了雙CD《Privateering》。

2015年3月,第8張錄音室專輯《Tracker》發行。

其他成就

MarkKnopfler還為許多電影進行了配樂。前三部是1983年的《LocalHero》和84年的《Cal》及《ComfortandJoy》。1987年他為《ThePrincessBride》配樂,兩年後是《LastExitToBrooklyn》。已發行的電影配樂還有1998年的《Metroland》和《WagTheDog》。另外還有壹張2000年發行的電影配樂《AShotAtGlory》。

時至今日,MarkKnopfler和DireStraits已售出幾百萬張單曲和壹億零五百萬張專輯。

MarkKnopfler為大大小小的慈善機構花費了許多時間。DireStraits先後三次為查爾斯王儲的基金會演出,並在王儲和戴安娜王妃面前表演。他們還在1985年的募捐音樂會和1988年曼德拉生日音樂會上露面。1995年Mark參與制作了上榜單曲Knockin'OnHeaven'sDoor。1997年9月,由GeorgeMartin爵士主持的為Montserrat島募捐的音樂會在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舉行,Mark是參與演出者之壹。TheNottingHillbillies也參加了許多慈善募捐音樂會。Mark已收到無數的表彰與贊揚,其中最應得的是1993年5月他獲得的紐卡斯爾大學授予的榮譽音樂學位。

綜合評價

MarkKnopfler是位歌唱家,對他來說,歌曲就是他的壹切。據說他從不理解為什麽他的歌那麽受大眾歡迎。有這個疑問的不只是他,Mojo雜誌對1998年11月出版的精選集《SultansofSwing》評論道:“巨大的銷量證明了MarkKnopfler的創作能力和吉他技藝,但DireStraits的成功程度仍有些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不過那低沈的嗓音和流暢的吉他的確有親和力。”有些人爭論說是Mark的音樂有讓人即刻上癮的能力。也許更好的解釋來自RobertSandall為《SultansofSwing》精選集寫的唱片序言。

Sandall寫道:“當朋克音樂之火在身邊燃燒時,他們卻毫不掩飾對自己喜愛的音樂風格的熱衷,而當時的社會文化代表剛剛宣布要與這種風格決裂,他們將在這個無ZF狀態的、被媒體操縱的和反音樂的勇敢新世界中扮演什麽樣的角色呢?除了表演技藝精湛外,DireStraits對那個年代時髦言論的全然漠視也拯救了自己,使他們沒有像同時代的朋克先鋒們那樣迅速殞滅。當那些樂隊生存和消亡在名聲的光環和糟糕的唱片銷量之中時,他們則悄悄地占領了世界,最重要的,DireStraits是極好的情感交流者,他們的音樂樸素真實,打動人心——這主要源自於MarkKnopfler粗啞的嗓音和他那經過精美修飾的Fender吉他聲——二者交織成曲,新鮮而且永恒。另外,他們的音樂表達驚人的準確。”

MarkKnopfler還有另壹面,非常不為人知的壹面。80年代他被壹些人稱為“安靜的搖滾樂手”。他天性害羞,當歌迷們告之他的歌如何影響他們、如何改變他們的生活時,他感到很窘。Mark結過三次婚,第二次婚姻給他帶來了雙胞胎兒子Benji和Joseph(1987年出生)。最近的第三次婚姻是和KittyAldridge,Kitty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