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木瓜曲葉病毒病的理化性質是什麽?
病毒名稱:木瓜曲葉病毒Papayaleafcurlvirus(PaLCV)。
分類地位:菜豆金色花葉病毒屬Begomovirus,雙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
病毒理化特性:
①病毒粒子。雙聯體病毒,大小30nm*18nm,A260/A280=1.4。
②核酸。單鏈DNA,基因組大小5.4kb,分子質量0.79*106u,分兩個組分。侵染廣州番木瓜的PaLCV分離物GT的DNA-A全長2769nt,編碼6個ORF(張魯斌等,2005)。南寧分離物G4的DNA-A全長2748nt(蔡健和等,2005)。可能存在衛星DNA-β。
③蛋白。外殼蛋白由壹種多肽組成,分子質量約為30ku。
株系:近年來,廣西和廣東省的番木瓜出現了壹類新的曲葉病,研究表明,其分別由PaLCuCNV及PaLCuGDV兩種雙生病毒引起。對采自廣西南寧市的番木瓜分離物G4的研究表明,其分類上屬於PaLCuCNV,並且可能是由我國華南各省、自治區侵染煙草等作物的雙生病毒及東南亞國家報道的雙生病毒重組產生的。基因重組在雙生病毒間頻繁發生,已有研究表明,重組是雙生病毒進化的主要動力之壹。重組產生的新病毒或病毒的新株系可能具有比其親代病毒更強的毒性及更廣的寄主範圍,從而得以突破原有寄主的抗性機制或侵染新的感病寄主,引起新的雙生病毒突然出現和病害快速蔓延。如由非洲木薯花葉病毒及東非木薯花葉病毒(EACMV)重組產生的新株系(EACMVUG)造成了熱帶非洲木薯花葉病害的大流行;而在印度亞大陸,多種棉花曲葉病毒的復合侵染及重組也被認為是該地區棉花曲葉病毒病發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