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滴滴出行”嚴重違法違規而下架

“滴滴出行”嚴重違法違規而下架

“滴滴出行”嚴重違法違規而下架

 “滴滴出行”嚴重違法違規而下架,通報顯示,根據舉報經檢測核實,“滴滴出行”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 如今,“滴滴出行”App被要求下架,無疑令市場增加對滴滴集使用個人信息的進壹步關註。

“滴滴出行”嚴重違法違規而下架1

 7月4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站發布《關於下架“滴滴出行”App的通報》。

 通報顯示,根據舉報經檢測核實,“滴滴出行”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中華人民***和國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通知應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照法律要求,參照國家有關標準,認真整改存在的問題,切實保障廣大用戶個人信息安全。

 消息壹出,立刻受到廣泛關註,直接進入微博熱搜第壹名。

 7月2日晚間,國家網信辦官網發布公告稱,為防範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公***利益,依據《中華人民***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和國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按照《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對“滴滴出行”實施網絡安全審查。為配合網絡安全審查工作,防範風險擴大,審查期間“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戶註冊。

 據悉,《網絡安全審查辦法》是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12部門於2020年4月聯合制定發布。文件顯示,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設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制定網絡安全審查相關制度規範,組織網絡安全審查。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認為需要開展網絡安全審查的,應當自向運營者發出書面通知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完成初步審查,包括形成審查結論建議和將審查結論建議發送網絡安全審查工作機制成員單位、相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工作部門征求意見;情況復雜的,可以延長15個工作日。

 如今,“滴滴出行”App被要求下架,無疑令市場增加對滴滴集使用個人信息的進壹步關註。

 北京時間6月30日晚,滴滴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DIDI”。

 發行價為14美元。滴滴上市沒有舉行敲鐘儀式,上市首日報收於14.14美元,漲幅僅1%,市值為677.9億美元,成為繼阿裏巴巴後最大的中概股美國IPO項目。

 據其招股書,滴滴出行2018年至2020年的'收入分別為1353億元、1548億元和1417億元。截至今年壹季度,滴滴的營收已達到421.63億元(64億美元)。利潤方面,滴滴在連續虧損三年後,在今年壹季度成功扭虧。招股書顯示,滴滴在2018年至2020年的凈虧損分別為150億元、97億元和106億元;今年壹季度,滴滴的盈利54.83億元。

 用戶數據上,截至今年壹季度前的12個月裏,滴滴全球年活躍用戶為4.93億,全球年活躍司機1500萬。其中,中國擁有3.77億年活躍用戶和1300萬年活躍司機。

 如此巨量用戶產生的數據有多少涉及敏感信息?從網信辦的通報看,滴滴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這些被違法違規收集的個人信息,又流向了何方?又被用於什麽目的?

 滴滴上市的第二天,國家網信辦就發布了關於對“滴滴出行”啟動網絡安全審查的公告,並表示為配合網絡安全審查工作,防範風險擴大,審查期間“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戶註冊。

 上述消息發布後,滴滴市值跌去10%,瞬間蒸發500億元。

 這次,“滴滴出行”App被要求下架,又將給股價帶來怎樣的影響?

 嚴重違法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的後果是什麽?

“滴滴出行”嚴重違法違規而下架2

 下架滴滴出行APP這件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得感謝滴滴悄無聲息地在美國上市,不然也不會接連爆出這麽多問題。

 擺在明面上的事兒是國家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7月2日對滴滴進行調查,7月4日就發布下架通知,調查進展可謂神速。可事出反常必有妖,越是這樣神速,越說明事情不是表面那麽簡單。

 滴滴應該是赴美上市的企業裏最低調的,想想當年阿裏赴美國上市,那場面紅旗招展,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只差12億禮花齊放了。反觀滴滴,“靜悄悄”赴美上市,沒有敲鐘和慶祝儀式,原來被曝出董事會藏有前美國軍官,信息敏感度立馬就升級了。

 現在大家關心的地方在於,滴滴到底有沒有把數據打包?對此,滴滴予以否認,但請註意,這個否認首先並不是滴滴官方渠道發布的,居然是滴滴某高管朋友圈首先發出來的。

 今天的滴滴已經是行業裏的獨角獸,而且是巨無霸級別的獨角獸,它所掌握的出行數據可以直接反應中國經濟活力、人口分布。也就是說,手裏掌握著中國大部分城市出行的數據,其中壹些數據必然涉及國家安全。

 所以,此次“滴滴出行APP”遭下架肯定不僅是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這麽簡單,我們且等更大的瓜看何時被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