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的邊界線具體在什麽位置
包括印度地圖在內的上世紀上半葉的各種地圖中,中印之間的邊界大體沿著喜馬拉雅山南麓和布拉馬普得拉河北岸平原交接線而行,在這條傳統習慣線北側地區長期以來歸中國行政管轄。1905年出版的“印度行政區劃圖”中,中印邊界東段的畫法與中國的地圖壹致。1929年大英百科全書(第14版)中中國全圖的中印邊界東段部分與中國出版的圖壹致。而所謂的“麥克馬洪線”把“邊界”向北推移了大約100公裏,大體沿喜馬拉雅山脊線走向,把歷史上長期屬於中國的9萬平方公裏土地劃歸英屬印度。中印邊界歷來只存在習慣性界限。西段:中國新疆、西藏與印度拉達克地區接壤部分,主要以喀喇昆侖山脈為界,爭議領土3.3萬平方公裏,主要是我國的阿克賽欽地區。其中印度占領巴裏加斯壹處,其余都控制在中國手中。爭議的焦點在空喀山口以北,歷來是西藏阿裏與新疆交通的命脈。1959年印度開始入侵此地。中段:西藏與印度旁遮普等地接壤,爭議領土2100平方公裏,分為4處,全部被印度占領。1954年印度開始侵占此地。東段:西藏與印度阿莎姆邦接壤地區,爭議領土9萬平方公裏領土,全部被印度占領。不丹以東、緬甸以西,是爭議最大的壹段。1914年中英在西拉姆舉行西藏問題會議,事後英方代表亨利.麥克馬洪同西藏代表秘密在不丹以東中印邊界劃出非法界限,二戰後,印度開始越過喜馬拉雅山南麓中國傳統習慣界限,到達以北地區,1954年完全占領麥克馬洪線以南中國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