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湯(酸梅湯)新手指南
烏梅湯(酸梅湯)新手指南
烏梅湯也稱酸梅湯,不知從何時起,每到夏天,家裏就會備上烏梅湯的材料。炎炎夏日煮上壹壺消暑,不知不覺間煮烏梅湯已經信手拈來。
01、小小復習下烏梅湯
首先我們壹起復習下彭子益爺爺對於烏梅湯的闡述,看下我們什麽時候應該下廚房去煮上壹壺烏梅湯。
來,讓我們壹起翻出彭爺爺的《圓運動的古中醫學》。翻到第91頁,彭爺爺關於“暑厥”的內容這麽寫著:
暑月熱極之時,心慌意亂,坐臥不安,面紅膚熱,身軟無力,不思飲食,舌凈無胎,或舌色滿紅,此暑火不降,木氣失根也。方用烏梅5大枚,冰糖2兩,煎湯熱服,酸甘相得,痛飲壹碗立愈。暑月發熱,烏梅冰糖湯特效。
此時正值夏日,覺得要熱暈了的朋友對照看看自己中招了沒有。烏梅湯是特別特別特別適合消暑的飲料,學會煮烏梅湯可有諸多好處。
比如夏天小孩想喝冰可樂時怎麽辦?告訴他烏梅湯更好喝!小孩想吃冰激淩怎麽辦?告訴他烏梅湯更好喝!想吃冰西瓜怎麽辦?告訴他烏梅湯更好喝!久而久之,驕陽似火的夏天跟酸甜可口的烏梅湯就漸漸搭上線了,烏梅湯成為夏日記憶,而不是冰西瓜、冰可樂和冰激淩。
但彭子益同時也強調了,秋涼的時候、舌苔黃膩的情況以及生病怕冷的情況,是不適宜喝烏梅湯的。
02、烏梅湯怎麽搭配
接下來再說說烏梅湯材料的配比,烏梅湯可以自己買材料搭配,比如單買烏梅、陳皮、甘草、山楂、冰糖,煮的時候根據自己口味下料。當然也可以買已經調配好的,這種口感喝起來更加均衡,缺點是量已經定好,不會跟妳家人口那麽正好,優點是小包裝更方便儲存。
做藥用的烏梅白糖湯只有烏梅和白糖兩種材料,所以為了不時之需,可以在家備上壹罐烏梅,烏梅要買醋制或熏制的,切不要買成炭烏梅。
我更偏好單買的搭配,簡單來說,烏梅是主角,煮的時候根據要喝的量和濃淡,決定放幾顆,這奠定湯的主基調。以我買的同仁堂烏梅為例,九顆大約就能煮出來兩個人喝的1L的量,所以要是給幼兒喝兩顆就足以。
陳皮、甘草、山楂、桂花、洛神花等都是配角,屬於錦上添花,有就放壹些,口感會更豐富。但如果覺得食積氣滯的時候,可以把陳皮換成奢侈的新會陳皮,或者略微加大壹點陳皮和山楂的量。冰糖或者白糖最後放,量取決於自己要幾分甜,少量多次調到自己要的甜度就可。
03、哪裏購買靠譜的烏梅湯材料
最後,哪裏能買到靠譜的烏梅呢?
單獨的烏梅、山楂、陳皮等我壹般會在同仁堂的旗艦店購買,店裏也有打包好的酸梅湯包賣,無論是單獨還是搭配好的,性價比都算不錯。另外像胡慶余堂、雷允上這種老牌藥店肯定都有賣,胡慶余堂的沒買過,雷允上我買到過懷疑硫磺熏過的懷山藥,所以拉黑了這個商家。
想要更高階壹點的朋友可以去壹些知名中醫人那裏買,比如徐文兵的厚樸中醫學堂店賣的40g壹包料將近20RMB,是同仁堂的三倍左右。以徐大夫的人品,這個品質肯定絕佳,畢竟價格在那裏擺著,厚樸出品從來沒讓人失望過。另外以前懶兔子的懶家鋪子也賣過烏梅湯,65g壹包16RMB,但懶兔子已經跟店鋪分手了,不知道現在懶家鋪子品質如何。
04、煮起來吧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烏梅湯料買到手,就可以煮起來了。把材料用涼水沖去浮灰,加些水,大火煮開兩三分鐘後,轉小火再煮個3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為什麽我不說加多少水呢?
因為這跟烏梅的量有關,也跟妳的火有關,同時也跟妳的鍋有關。水加多了,轉小火的時候可以用稍大點的“小火”,水加少了,就小點的“小火”。妳的鍋容易出水蒸氣,那肯定要多加水,反之就少加,多煮煮就有經驗了。
持家的人或者嫌煮濃了的人可以先把第壹遍湯倒在冷水壺等容器中,鍋中加之前壹半左右的水再次煮開,煮個20分鐘左右,兩次混起來喝。如果當時喝不完,要記得放在冰箱冷藏,可過夜。
最後的最後還有壹個大重點,煮烏梅湯的容器壹定要是玻璃、砂鍋、陶瓷這種材質的,不要用金屬的,不要用帶塗層的,這是烹煮中藥的大原則。
啰裏啰嗦壹大堆,祝大家煮出完美的烏梅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