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西班牙奔牛節是那壹天?

西班牙奔牛節是那壹天?

西班牙奔牛節時間:每年的7月6日開始舉行,7月14日結束

簡介:

西班牙奔牛節又稱為聖費爾明節。

聖費爾明節(西班牙語:San Fermín)是屬於西班牙納瓦拉自治區首府潘普洛納市的壹項傳統慶祝活動。該節日因為歐內斯特·海明威的著作《太陽照常升起》描寫過其中的奔牛活動而聞名於世。

誕生

聖費爾明節最初源於12世紀,該城的市民在10月10日紀念城市創建者和保護者聖費爾明,這時的聖費爾明節只是個純粹的宗教節日。西班牙奔牛節是西班牙的傳統節日,又稱“關牛節”(Encierro)始於1591年,每年都吸引數萬人參加。據記載,14世紀後商人們在夏天將牛從城外趕至城內舉行鬥牛活動。市民們決定在天氣更好的夏天慶祝聖費爾明節,兩項活動逐漸合在了壹起。

節日過程

開始

聚集在廣場上等待開始的人群每年7月6日中午12點是聖費爾明節的開始。此刻數以千計的遊人等待在城市大廳(Ayuntamiento)前的廣場上,將手中拿著的鮮紅聖費爾明圍巾(pa?uelos)舉過頭頂。根據壹項從1941年開始的傳統,市長在這壹刻從大廳的陽臺上點燃壹只沖天炮(Chupinazo),宣告聖費爾明節的開始,遊人們則迅速將手中的圍巾紮在脖子上。此後,廣場會升起數個巨大的氣球,全城市民與遊客都會開啟大量的香檳酒並互相噴灑。而在此之前的等待中,廣場上的人群就開始互相投擲雞蛋提前慶祝。

活動

奔牛

從每年的7月6日開始舉行,7月14日結束。地點在西班牙東北部潘普洛納城。在節日的9天裏,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穿上白衣褲,纏上紅腰帶,表示參加的意願。將6條經過兩年專門馴養的公牛,突然從牛棚放出,跟在壹大群小夥子後面,狂奔亂闖,穿城而過,猶如壹群長跑健將,直奔鬥牛場。這些牛非常兇悍,有的牛角被磨尖,甚至露出神經,壹觸既痛,有的牛眼睛被抹上辣椒,以激怒它,引發它的野性。沿途觀者如潮,歡聲震耳欲聾。其中不少勇敢者,尤其是那些好奇的亡命之徒,盡量接近牛,挑逗它,結果有的被刺傷,有的甚至被踩死。

奔牛活動開始於7月7日之後的每天早上8點。人們會穿著白色衣衫,戴著紅色聖費爾明圍巾和紅腰帶,手裏拿著卷起的報紙以便在牛接近的時候驅趕它們。到8點整時,會有壹名老者點燃壹支爆竹作為活動的開始。在活動開始前,人們需要向聖費爾明祈禱,祈求其在奔牛中保護自己。接下來,最先放出牛棚的是6只將會出現在下午的鬥牛活動中的蠻牛。人和牛將奔跑在820米長的通向鬥牛場的青石老街上。這些牛的奔跑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24公裏(每秒6.6米),所以奔跑大約在3到4分鐘內就會結束。然後會放出兩批不那麽強壯的牛,第壹批11只,第二批3只則在2分鐘後放出。整個路程中街道兩旁都有隔板保護,奔牛者也可躲入隔板後尋求保護。當牛到達鬥牛場後,就會燃放沖天炮(el cohete)宣告奔牛活動結束。

在節日的幾天裏,每天都有6頭兇悍的公牛追逐著數百名壯漢,沿著“奔牛之路”穿城而過,直奔鬥牛場,場面極其驚心動魄。位於潘普洛納市舊城區的“奔牛之路”其實是壹條狹窄的石板街,全長848.6米。奔牛時,上萬名奔牛愛好者擠滿了街道,重約500公斤的公牛從牛棚沖出後,在4分鐘內以24公裏的時速在雜亂的人群中狂奔,時常人仰牛翻,險象叢生,最後以公牛被引進鬥牛場而大功告成。奔牛節期間,每年都有人受傷,甚至也發生過死亡事件。據統計,從1924年到2002年,***有14人被牛頂死,200多人被牛頂傷。即使如此,來自世界各地的冒險愛好者還是雲集潘普洛納這個小城,在為期9天的人與牛之間的危險遊戲中盡情享受歡樂與刺激。節日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大量湧入,潘普洛納這座小城的人口短期內迅速從25萬人增加到15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