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用無人機發展歷程,空軍新戰力是如何走入
中國軍用無人機發展歷程,空軍新戰力是如何走入國際舞臺的
我國軍用無人機的研究開始於二十世紀50年代後期,到60年代中後期開始研制軍用無人機。經過三十年多的發展,到90年代,逐漸形成了“長空壹號”靶機、某高空照相偵察機、某系列無人機等以偵察、保障為主要功能的無人機型號。
近十年來,中國軍隊的無人機應用越來越廣泛,無人機對地作戰成為壹個新興的領域,察打壹體無人機開始大量進入部隊服役。於是, 2011年,中國無人機部隊在位於我國東南某省的空軍基地建立,至今已經走過了七個年頭。在這期間,這支部隊不斷進行訓練,參加各種軍事演習,並在勘察災情等多樣化軍事任務中表現出強大的能力,為我國新型無人機作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不光是中國,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無人機的相關技術,所以現在無人機系統種類繁多,用途廣泛,許多方面都有著較大的差異。由於它的多樣性,出於不同的考量會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比如按著用途來區分的話。無人機可以分為軍用和民用兩大類,目前世界上超過70%的無人機是使用於軍事用途的。那按照尺寸分類,無人機有大有小,大體分為微型,輕型,小型和大型。按活動半徑區分的話,也就是它的飛行距離,無人機有超近程,近程,短程,中程和遠程。還有就是無人機飛行的高度,超低空,低空,中空和高空,還有超高空。當然這只是無人機分類中幾個比較明顯的分類方式,細分的話還有很多。剛才也提到了現在70%的無人機都是軍用無人機,用於執行壹些軍事任務。
軍用無人機壹般都具有復雜的操縱系統和火控系統,它可以執行超遠距離的偵察、打擊和毀傷等等壹系列任務,可以說是現代戰爭中的新型作戰力量。曾有人預言,軍用無人機將會重塑21世紀的作戰模式,揭開以智能化遠程攻擊武器為主導的非接觸戰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