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軍用罐頭裏面都是什麽呢?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而在戰火紛爭的二戰時期,各國的士兵又是以什麽為食呢。長期的戰爭給士兵帶來的不光是身體上的折磨,還有精神上的折磨。有時候沒有做飯的家夥和東西,士兵只能去拿罐頭填飽肚子。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士兵們罐頭裏裝著什麽。
在《亮劍》中,營長張大彪曾說“每天日本的牛肉罐頭伺候著”。在21世紀的今天牛肉的價格也不是特別便宜,由此可知,日軍在二戰期間的夥食有多好,這也壹方面解釋了日軍戰鬥力強的原因。牛肉罐頭是有,但是“佐官”以下的士兵就不要想有了。
日本作為最大的港口出口之壹,漁業極度發展,因此在二戰這個特殊的時期,日本士兵吃能夠吃到牛肉罐頭之外,還有既便宜營養又豐富的魚類罐頭。除此之外,還有“大和煮”,也就是日本人喜歡的除肉還有胡蘿蔔、土豆等花莖類蔬菜罐頭,現在看來,葷素搭配營養還是很好的。
美國罐頭補給也是特別好的,美國士兵幾乎頓頓吃得到肉,這對二戰的勝利絕對有深刻的影響。斯帕姆午餐肉罐頭是在二戰期間各個國家吃的最多的罐頭。中國軍中出現過這類罐頭,但對於當時的國情,像美國壹樣保證每個士兵能夠吃到肉是不現實的。吃不到的饞,但是要是壹日三餐天天吃怕也是吃膩了。
在二戰期間,有壹個國家的工業水平也很高,那就是德國。德國士兵的武器和裝備都很先進,而且夥食也不比美國差。米飯、牛奶、蔬菜、肉等。不過這是在德國戰敗之前,接連戰敗幾場,士兵的夥食也就不得不降低了。
反觀之中國士兵吃的用兩個字概括,簡樸!因為在二戰時期,即使在中國軍中出現的罐頭,也是從敵人手裏繳獲來的!說來有點辛酸,不過好在中國士兵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特別是以紅軍和八路軍最為艱苦,吃樹皮,啃草根,甚至是空著肚子,不過好在最後還是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中國士兵的作戰口糧也慢慢充沛起來,罐頭有了,還有了壓縮餅幹。不知道妳吃沒吃過壓縮餅幹,又幹又澀,除了強烈的飽腹感,說不出第二個優點了。罐頭這類食品需要加熱才能吃,但往往真實作戰時,士兵都會選擇壓縮餅幹,因為加熱罐頭無疑是在暴露自己的位置,會對自己的安全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