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我愛自由

我愛自由

妳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裏。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妳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壹切都是次要。 ? ——佚名

匈牙利詩人 裴多菲 1847年創作的壹首短詩 《自由與愛情中》 曾經說過這樣壹句話“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由此可見,自由對於壹個人來說是多麽的至關重要。

我們人人都愛自由,可誰又能真正地去尋找過自己的自由呢?

大部分的人都是困於自己的生活泥潭中無法自拔,鮮有人真正地去追隨過自己的心,去尋找那久別重逢的快樂。

但有壹個人卻不壹樣,那就是夏洛蒂,她天生被拘束在壹隅之地,她克制冷靜卻依然擋不住她怒放的生命,渴望自由的朝氣。

夏洛蒂1816年生於英國北部約克郡的豪渥斯的壹個鄉村牧師家庭。母親早逝,八歲的夏洛蒂被送進壹所專收神職人員孤女的慈善性機構——柯文橋女子寄宿學校。

15歲時她進了伍勒小姐辦的學校讀書,幾年後又在這個學校當教師。後來她曾做家庭教師,最終她投身於文學創作的道路。於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長篇小說《簡·愛》,轟動文壇。而《簡愛》則是作者根據自身某些真實的經歷而創作的具有自傳色彩的作品。

要知道, 作者創作《簡愛》時的英國已是世界上的頭號工業大國,但英國婦女的地位並沒有因此得到任何改變, 女性職業的惟壹選擇只是當個好妻子、好母親。

在當時,以作家為職業的女性被認為是違背了正當女性氣質,極易受到男性的激烈攻擊的,但夏洛蒂卻借由《簡愛》表達了自己內心渴望女性地位的提升,敢於爭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願望。這是多麽地勇敢啊!

仔細想壹想,但不正是夏洛蒂追求自我的表現麽?夏洛蒂如此,她傾註了心血於筆下的簡愛更是如此啊。

《簡愛》這本書主要講述的就是壹位叫簡愛的姑娘如何成長,尋找工作,收獲愛情的自我追求之旅。

這本書全文以“我”為第壹人稱,讀來既親切又極有代入感。簡愛,這個名字,從第壹眼見過,之後無需想起依然銘記。

是的,簡愛就是如此讓人印象深刻!

因為簡愛她身上有很多迷人之處,在她的身體裏蘊藏著對自由的渴望,而這正是我們平凡人極力追求的東西。

簡愛也曾逆來順受過,也曾沈默不語過,也曾懷著極大的尊重來愛著自己的舅媽以及她的表兄妹們。但壹次次地付出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尊重和愛,她便學會了獨立與自尊。

她的獨立源於被關紅房子的那壹夜,“紅房子事件並沒有給我身體留下嚴重或慢性的後遺癥,它不過使我的神經受了驚嚇,對此我至今記憶猶新。……”她的自尊壹直都在。

從兒時在蓋茨黑德莊園與裏德舅媽辯論,與表哥撕戰到送進羅沃德兒院學習各種知識再到與桑菲爾德莊園的羅切斯特先生邂逅的種種過程和到後來拒絕表哥聖約翰的求婚等,無壹不體現著她對自我內心的尊重和追求。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說 “要人敬者,必先自敬。”壹個人唯有加強對自我的尊重,他人才會尊重妳,看重妳。

簡愛她獨立,她自尊,是因為她太知道自己要什麽了,她寧願自己的肉體多受點苦,也不願內心受半點委屈。

就是這樣倔強的性格,讓她在人生路上披荊斬棘,收獲了他人的尊重以及塵世中最簡單的幸福。

“ 讀書令人愉悅。和書待在壹塊,妳永遠不會嘆息。而愛好則是妳寂寞孤單時的好去處,可以撫慰妳的心,讓妳忘卻塵世煩惱。 ”簡愛從小就愛讀書,這是個非常好的習慣。

“ 當時,我膝頭攤著比尤伊克的書,心裏樂滋滋的,至少是自得其樂,就怕別人來打擾 ”這大概只有愛讀書的人才能體會其中的幸福。安安靜靜,隨意翻閱,想想都很美。

在簡愛遭受紅房子事件後,對美食已了然沒有興趣,可對書她的表現卻是“貝茜問我是否想看書。‘ 書’字產生瞬間的刺激,我求她去圖書室取來……” 壹字壹句,無不體現書在簡愛心中的地位。因為難受時刻,書往往是最貼心的陪伴者。而妳總從那些話語中獲得心靈的撫慰。

書陪伴著簡愛度過壹些艱難歲月,而有些愛好也為她驅散壹些煩惱。比如說畫畫等。

在她為羅切斯特愛而不得忍受內心煎熬時,她畫了布蘭奇和自己兩張畫像,既讓自己有事可做,又讓自己認清差距,知難而退;在裏德舅媽探望期間,為避免無所事事,她用畫畫來消磨時光,也贏得了兩位兒時對她嗤之以鼻的兩位表姐妹的嘆服與友情……

這便是知識和愛好的力量,讓妳不孤單,也能讓妳收獲尊重。

畢竟,對於壹個有能力的人,誰又會真正討厭她呢!

我知道,她對自由的向往還基於她對自己始終保有壹份清醒的認識。

“ 比較和諧的思想,比較有節制的感情,已經在我頭腦裏生根。我忠於職守,服從命令。我很文靜,相信自己十分滿足……我憧憬自由,我渴望自由……” 這是她在坦普爾小姐離開羅沃德後對自己的壹種較為準確的認知和定位,就是這種冷靜的分析,使她勇敢又果決地踏上尋找新工作的路途上。

除此之外,她還能做到不自誇,也不自卑。

這壹點,在她與羅切斯特相處之中尤為明顯。她用自己的真誠的言語和值得信賴的舉動在不經意間壹點壹點打開羅的心房,她對他的愛,隱忍且深沈。“ 雖然我非常愛妳,但我並沒有說妳漂亮;因為我太愛妳,所以我不願吹捧妳 ”簡單真誠比花言巧言更能打動人心。

她的溫暖與鎮靜還體現在她雖兒時很討厭舅媽,但在舅媽病危時依然願意去看望她,親切於她。這點很不容易。無可厚非,簡愛也是個善良的姑娘。

她冷靜卻不冷漠,她固執卻不妨礙她對人的真誠與溫暖。她兒時和有些人無法和睦相處,長大後,憑著鎮靜的思想和溫暖的心,依靠著本身,遵循她內心的壹切並很勇敢地去追求。

嗯,她是個“follow? my? heart”的女性!她是個如風的女子,自由而歡暢;又是個紮根於土地如樹的女子,堅韌而可靠。

我最喜歡的作家三毛曾經說過這樣壹句話“ 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動人的,任他是誰。” 每每讀到這壹句,內心都臣服於三毛不羈的灑脫。

三毛無疑是瀟灑的,不論她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度過的那些年,還是她從小倔強強不服輸的性格,都讓我著迷。

在我的眼裏,三毛就是壹個敢於追隨者自己內心的人。因為她敢於做眾人想做但不敢做的事。

但是這個世界上又有幾個像三毛壹樣隨心自在的女子呢?

大部分的女子也只是如同簡愛壹樣在自己的世界裏隨心地活著,有時候簡愛更加像我們平凡人,在塵世中打滾,磨練,在遭遇眾多不公中依然有著屬於自己的倔強和堅持。

或許這才是真正對自由的向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