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波旁王朝為什麽統治那麽多個

波旁王朝為什麽統治那麽多個

波旁家族在法國建立的王朝。波旁家族的支系在西班牙、那不勒斯、西西裏和帕爾馬也曾建立王朝。波旁家族的世系可上溯至公元10世紀,遠祖系加洛林家族的近親,因最初的封地為波旁拉爾尚博和波旁而得名。

14世紀時,波旁家族分為長幼兩支,1527年長支絕嗣,幼支旺多姆公爵查理承襲為家族首領。查理之子安托萬1555年通過聯姻入主納瓦爾王國。1589年瓦羅亞王朝絕嗣,由安托萬之子、納瓦爾國王亨利繼位,稱亨利四世,波旁王朝在法國的統治自此開始。1610年亨利四世去世,路易十三繼位。

17世紀中期,波旁家族再度分出長幼兩支:長支以路易十四為代表,他的弟弟奧爾良公爵腓力為幼支的始祖。長支相繼臨朝的君主為路易十五、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幼支僅路易-菲利浦出任“法蘭西人的國王”,所建統治史稱七月王朝或奧爾良王朝。

從17世紀起,波旁王朝的君主們致力於強化中央集權:停開三級會議,鉗制巴黎高等法院,削弱封建貴族的勢力,平息福隆德運動,廢除南特敕令,鎮壓“赤足漢”暴動和卡米撒起義,大規模興辦王家手工工場,推行重商主義經濟政策,專制君主制臻於鼎盛。波旁王朝對外進行殖民擴張,獲取阿爾薩斯和尼德蘭南部壹些地區以及阿圖瓦、魯西永和弗朗什孔泰等地,使法國成為歐洲頭號強國。

17和18世紀之交,波旁封建專制王權逐漸由盛而衰。在國外,波旁王朝進行了幾場曠日持久的歐洲戰爭,1756~1763年,在以英國、普魯士、漢諾威為壹方,法國、奧地利、俄國、薩克森、瑞典、西班牙為另壹方的七年戰爭中敗於英國。獨霸歐洲和爭雄海外的圖謀受挫。在國內,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啟蒙思想的傳播,第三等級與特權等級的階級鬥爭愈益不可調和,終於導致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1792年9月21日國民公會宣布廢除君主制,波旁王朝滅亡。 1814年波旁王朝復辟。1815年3~6月拿破侖壹世建立百日王朝,失敗後波旁王朝再度復辟,直至末代君主查理十世在1830年七月革命中被推翻。其幼支路易-菲利浦建立的七月王朝亦在1848年革命中傾覆。波旁王朝在法國的統治最終結束。波旁王朝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統治分別於1860、1931年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