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菜的種植方法和管理,和露天菜有什麽區別
在種植大棚菜之前,需要選擇質量較好鋼材質的架子來搭建大棚;然後便需要翻土,翻土的方法可以用人工,也可以用機器;接著便需要選擇厚實的塑料膜,太薄的塑料膜無法很好的進行恒溫恒濕;大棚搭好後,便需要控制棚內的溫濕度;最後便可以種植蔬菜,需要保證種植蔬菜的土地是疏松的狀態。
壹、大棚菜的種植方法和管理
1、大棚菜的種植方法
(1)搭建大棚:在選擇搭建大棚的架子時,需要選擇質量較好鋼材質的架子,比較結實壹些。
(2)翻土:把架子搭建好之後,便需要翻土,翻土的目的在於確保土壤疏松的程度。翻土方法可以用人工,也可以用機器,具體的翻土方法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來選擇。
(3)用塑料膜遮蓋:在選擇塑料膜時,需要選擇較厚的塑料膜,不可選擇太薄的塑料膜,因為太薄的塑料膜無法很好的進行恒溫恒濕。
(4)控制溫濕度:將大棚搭建好之後,便需要控制棚內的溫濕度,如果棚內的溫濕度太高,可以將塑料膜打開。
(5)種植蔬菜:將棚內的溫濕度控制後之後,就可以種植蔬菜,種植蔬菜的土地需要疏松,疏松的土地能夠提高蔬菜的出芽率。
2、如何管理大棚菜
(1)控制溫度:在管理大棚菜時,需要控制好溫度,以春季為例,當3月份後,氣溫回升的較快,光照較為充足,大棚菜也逐漸進入了快速生長期。此時大棚內的溫度也會慢慢的升高,從而減弱了植物們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容易影響植物長勢,降低了產量。所以壹般白天時,可將大棚裏的溫度,控制在25-30℃,到了晚上後,需要將大棚裏的溫度,控制在15-20℃。如果遇到了冷空氣,就需要蓋薄膜進行保溫。
(2)控制濕度:如果無法控制棚內濕度,會讓病蟲害快速蔓延。壹般在早春時,澆灌的次數不需要太勤,而等到4月份後,需在晴天加大灌水量和次數;在給大棚澆水後,要及時封閉大棚,提高棚內溫度,待地溫上升後,便需要及時進行通風排濕。
(3)管理肥水:春季時,蔬菜對於肥水量的需求比較大,所以應該要及時追肥澆水。可以隔兩天便追肥壹次,也可以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根外追肥。
(4)防止激素中毒:春季後,溫度會慢慢的變高,在對蔬菜進行點花或蘸瓜時,所使用的藥的濃度也要相應降低。若使用的濃度過高,會影響植株花芽分化,造成葉片皺縮、畸形,而且植株的生長也會受阻,並出現畸形果。
(5)防治病蟲害:在春季時,霜黴病、疫病、細菌性角斑病、葉黴病、病毒病等病蟲害都能影響大棚菜的生長,所以要做好防治。需要選擇適合的農藥,可噴廣譜性殺菌劑;如果碰上了陰雨天,可以用煙霧劑熏棚,也可以用防蟲網隔離蟲源,還能用黃板或者是黃條塗機油進行蚜蟲誘殺;對於白粉虱和斑潛蠅等害蟲可用銀灰色農膜進行防治。
二、大棚菜和露天菜有什麽區別
1、價格不同
(1)大棚菜有管理成本、化肥成本、物流成本等支出,所以菜的價格會稍微貴壹些。大棚菜主要賺的是季節差價,壹般壹畝大棚菜的毛收入約15000元,若是行市好壹些,壹畝大棚菜的毛收入約20000元。
(2)露天菜的成本比較低,所以菜價會稍微便宜壹些。壹般露天菜每畝每年的毛收入約1500-2000元。
2、品質不同
(1)大棚菜都是經過人工嚴格管理出來的,所以外觀比較整齊,也比較漂亮,品質也會更好壹些。
(2)露天菜的管理方式不像大棚菜那樣精細,所以會有壹些蟲害,還會長出壹些歪果,整體的品質不是特別的高。
3、顏色不同
(1)大棚菜因為隔著農膜,不會接受到強烈的紫外線,所以菜的顏色會較淺壹些,壹般為淺綠色。大棚菜所含的纖維比較少,口感會更鮮嫩壹些。
(2)露天菜的顏色較深,壹般為深綠色,它裏面有許多的纖維,口感會更老壹些。
4、上市時間不同
(1)大棚菜因為人工控制的較好,所以每隔壹段時間便會上市壹批,並不是集中上市的。
(2)露天菜壹般都會等成熟後,再集中上市。
5、味道口感不同
(1)大棚菜因為生產時間較短,並用人工控制溫度,用化肥施肥,所以大棚菜的味道要稍微淡壹些。
(2)露天菜因為受到了溫度、濕度、日照等因素,所以生長時間比較長,菜味也更濃壹些,口感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