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韓國怎麽發展那麽快的?

韓國怎麽發展那麽快的?

韓國奇跡

無論從人口還是面積來說,韓國都只是小國。然而韓國近半個世紀來經濟增長的成績,使我們不得不對這個東鄰小國刮目相看。

1961年,軍事強人樸正熙上臺,為了爭取國內民眾及國際社會對其威權政府合法性的認可,從1962年起,實行了多個經濟增長企劃。當時的韓國經濟可以說是壹窮二白:國民生產總值僅23億美元,人均GDP只有87美元,基本上是落後的農業國,現代工業基礎極為薄弱。

但在樸正熙執政的近20年裏,韓國經濟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1970年代初提出的經濟口號,“人均GDP上千美元,我家有轎車了”,在他被刺的1979年就基本實現了。與新加坡、我國的香港、臺灣壹起跨入了新興工業化經濟體之列,被稱作“東亞四小龍”。以同樣方式上臺的全鬥煥,也是將發展經濟作為其政績的“第壹考量”。“漢江奇跡”主要就是指上世紀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那段時期韓國的經濟增長率接近兩位數。

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之前,韓國人均GDP就已經超過10000美元。但金融危機使韓國經濟遭受重創。1998年韓國經濟竟破天荒地出現了負增長,是年GDP下降了6.7%。在國難面前,韓國人表現出了高度的民族凝聚力,韓國各地的獻金運動,各界民眾包括海外韓僑紛紛踴躍捐出美元、金銀首飾來充實外匯儲備,***紓國難,場面令人感動。

韓國是受危機波及最深的國家,但也恢復得最快。進入2005年後,韓國經濟景氣正全面恢復。韓國經濟界將金融危機後的重振及今後韓國經濟的前途歸功於:“IT”和“中國市場”。韓國分外重視科學技術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他們認為,韓國惟壹的資源、最重要的生產力就是他們的大腦,即“人力資源”。

2004年,韓國的信息化程度在世界綜合排名第7,居民使用互聯網寬帶的比重居世界第1。他們的網上購物、網上銀行、網上納稅等電子商務活動的普及率是我們難以想像的。

今天的韓國是IT產業強國,三星電子公司已經是世界超壹流IT企業。2004年,員工總數不過10萬的三星電子銷售額為505億美元,占全國GDP的近8%!2004年韓國在IT研發方面的總投資額為138億美元,占GDP的2.5%。其他行業如現代汽車、LG家電、SK通訊、韓進流通等韓國著名企業也都是靠重視研發才實現快速擴張的。

另外,中國市場對韓國經濟貢獻巨大。1992年中韓兩國建交以來,經貿關系飛速發展,兩國經濟關系十分密切,韓國經濟學家說,“兩國市場的邊界日益模糊”,韓國媒體還發明了壹個新詞:KOINA=KO-REA+CHINA,來說明“中國市場攸關韓國經濟的生死,怎麽估計都不過分”,有人還形象地說,“中國市場打個噴嚏,韓國經濟就得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