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多少錢壹斤啊,我買的散茶(熟的)280壹斤,怎樣區分好壞,簡單點的
有行家帶著當然好,但是如果妳身邊沒有行家,那妳最好到壹些信譽好壹些的店,可以多試幾樣茶的那種。沒有行家在身邊,但壹定要有行家的話在耳邊,經常泡泡論壇,看看大家近期在討論那些比較好的茶,了解壹些價格等信息。普洱茶還有壹個很特殊的地方,就是它特殊到每壹堆,每壹批,每壹年,不同茶區的不統壹。妳不要以為只有猛海茶廠,下關茶廠,猛庫戎氏,昌泰等大廠才有好茶。象壹些不太有名的茶廠,甚至搞零售的茶莊都有可能搞出令人拍案叫絕的茶,而且價格很低。小廠不可能賣大廠茶的價格,不然的話,我們以後就不用擔心沒有老茶喝了(全存在倉庫裏賣不出去)。壹般小廠推出的自己的高端產品,原料都很好,而且用料極純,不會拼配其他的茶。解釋壹下拼配:不同的茶按照壹定的比例混合比如:1.壹年不同時節的茶拼配,為了產品的質量相對穩定或是追求某壹種自己認為比較好的口味將不同的時期的茶進行拼配 。2.老茶拼配新茶,這主要是追求新茶和老茶之間的優點融合,猛海的7742就是3年左右的老茶配新茶,效果不錯,還實惠——其實7742的價格高 ,不過質量的確不錯。3.不同等級的茶的拼配,象下關的蒼洱沱茶的蓋面,猛海的大多數茶的蓋面都是用高等級的茶,裏面相對等級差壹點。主要是為了美觀。4.不同茶區的茶拼配,如景邁的拼配附近的茶山的茶,味道相似但成本大大的降低,這樣比較實惠 。回到剛才的小廠壹般不拼配茶:因為本身高端產品不多,收的茶就不多。而且都是領導坐山收購(壹個茶廠就那麽幾個人,個個是領導),收的茶質量,產地有保證。另外就是產量少當然制作比較認真(自己的門戶產品),特別在曬青這個過程中,茶量少相對有保證.曬青的茶比烘青的質量好上許多。特別是那些過分烘青的茶是不適合做普洱茶的,因為在高溫下,普洱茶陳化的基礎——活性酶已經被破壞,過分烘青的茶只能做滇綠了。沒有收藏的價值。但是這些小廠 質量不是很穩定,經常是壹批好茶出來後就銷聲匿跡了,有行家挑選推薦給妳,這樣最好了,便宜有好貨。
如果妳要買普洱茶收藏的話,建議妳買好壹點的青茶,不然無論妳放多久,不好的青茶都不會變成好的陳茶,只有好的青茶才能變成好的陳茶,但不是壹定。關鍵好要看妳存放的條件。
下面是幾個專家的看法:
廖義榮《品味普洱茶》四大要訣 清、純、正、氣
第壹要訣 清聞其味
不論普洱茶品的生熟、新舊、好壞、形狀、價錢,第壹先要聞茶,在陳化發酵數十年之久後,壹定會有陳年老味,但不應該有黴味產生(有黴味代表著陳放空間受潮或過 於潮濕不通風所致)。所謂陳而不黴,陳年的老味會在醒茶時撥開通風散去,而黴味是因茶質變壞,由內而外,受潮而發黴所散發出來的味道,如此受黴變的茶在這麼改變或加味(添加菊花沖泡)都已失去真性美了,所以聞其味是很重要的,假若50年的茶聞起來又黴又不自然,那 麽即使放到100年也沒用,因此壹定要有壹個觀念,寧願買年輕的茶可以慢慢喝,也不要買老了又難喝的茶品。
第二要訣 純辨其色
茶品未沖泡前,先聞聞看是不是乾凈清味(沒有異味或臭曝味),然後就是泡泡看,當普洱茶品在正常環境下存放,就算放個30年或50年,甚至放到100年,茶的顏色(茶湯)絕對不會變黑或產生怪異味道。
當下很多的業者或消費者大都會有的錯覺就是,普洱茶放久了,沖泡之後的茶湯顏色壹定會變黑或轉墨色,其實真理只有壹個,那就是越陳越香,普洱陳放發酵後由淡黃轉棗紅,越久茶氣越強越濃,略帶油光性,不會變成黑黑的。新制成的生茶品沖泡時,就如同臺灣茶壹樣新鮮富彈性,而湯色如金黃色,入口較苦微澀,就是需要時間來等待其發酵氧化,利用空氣中的水份及空氣環流而產生發酵氧化效應,時間越久,刺激性就越低,茶質就越醇和(當然成本就相對增加,且在喝壹餅少壹餅的情形下,越喝越順口,越喝越好喝,珍惜者皆擁茶自重,好茶是不會寂寞的。)市面上流通的好茶會很多嗎?況且編造美麗的銷售謊言不也是那些偽造者的專利嗎?相對偽造者自然就濫竽充數了,所以色香味俱全的定律先套上去才來談價錢,不然碰到殺價高手可是偽造者的最愛啊!(不談品質先談價錢)生意的真實與永續是相互培養的,不是您愛殺價我就提高價格讓您殺,事實上是懂得珍惜客源的人越富有。再次苦口婆心的告知,普洱茶的好絕非偶然,也並非年代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