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次性用品對環境的影響
壹次性用品對環境的影響
壹次性用品對環境的影響,健康是人生的第壹財富,是指壹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如果忽視我們的健康,就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以下分享壹次性用品對環境的影響。
壹次性用品對環境的影響1大量使用壹次性餐具對環境的影響有哪些?
主要突出在以下兩個方面:
壹、以聚乙烯化合物制造的快餐飯盒等化合物廢料,因為在自然環境中難以降解而對土壤水源造成的持續性破壞。
二、由木材加工的壹次性筷子之類難以回收再利用的,通過砍伐森林樹木等綠色有限資源而對植被、環境、氣候帶來的連鎖似的浪費與破壞。
壹次性餐具只有兩種處理方法:或填埋,或焚燒。使用垃圾焚燒爐焚燒的話,所產生的費用是填埋費用的2倍,此外還會散發有毒物質。
但選擇填埋處理的話會浪費許多資源,並妨礙植物生長,同時還會汙染地下水,並為有害蚊蟲和細菌提供了生存繁殖的溫床。而要填埋110萬個塑料飯盒,就需1畝的空地。
擴展資料
國家要禁止發泡塑料餐具的原因:
中國政府規定從2001年元月1日起禁止壹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理由如下:
1、發泡塑料餐具用完廢棄後難於回收利用;
2、部分企業生產中用的發泡劑為丁烷(即打火機的氣體),易著火,不安全;
3、產品在高溫下(>65℃)有害物易溶出,使用不安全,特別是在微波爐中使用易熔化;
4、產品體積大,運輸、倉儲不方便;
5、不易分解,汙染環境,對人體有害;
6、出現可替代的產品(玉米澱粉餐具)。
壹次性用品對環境的影響2環保小常識|壹次性物品危害知多少
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人都使用過壹次性用品,殊不知,壹次性消費卻是現代社會中的壹把“雙刃劍”,既是物質富足、方便快捷的象征,也充當著把資源變成垃圾的“加速器”。
大量的能源和資源被“壹次性”地浪費了,環境汙染也由於壹個又壹個的“壹次性”而加劇。可這真的是那麽的方便嗎?面對日漸惡化的生存環境,讓人類深感恐懼;但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存在著那麽多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行為
壹次性用品對我們的危害實在是太大了,如壹次性筷子,壹次性飯盒,壹次性電池,壹次性塑料袋等等現在就讓我們來了解壹些壹次性用品的危害。
塑料袋的危害總結、具體地說有以下4點:
1、塑料是高分子聚合物,不易降解,需數百年才能分解,因此成為汙染公害。
2、破壞市容環境,遺棄的塑料制品隨處可見,破壞景觀,影響城市形象。
3、危害人體健康,遺棄的塑料制品如粘有汙染物,會危害人體健康。
4、影響農作物生長,農田使用的塑料薄膜老化後,會破碎遺留在田間,不分解腐爛,影響農作物收成。
塑料袋已經在全世界泛濫成災,它不僅汙染環境,而且危害極大。塑料袋堵塞了下水道,這可能導致洪水和疾病的傳播;塑料袋還會傳播空氣汙染,因為許多塑料袋是和其他垃圾***同焚燒的,焚燒塑料袋可能把二氧芑(二惡英)擴散到空氣中,這種東西過多能使人致命。
我國森林覆蓋率僅為16.55%,卻是出口壹次性木筷的大國。我國北方的壹次性筷子產業每年要向日本和韓國出口150億雙木筷。除了浪費木材,壹次性筷子並不環保,還有壹個原因就是浪費水,造成水資源的流失。
壹次性筷子的漂白需要大量的水蒸煮或沖洗,可在實際制造過程中,並沒有人用那麽多水,有報道說:市面上93%的壹次性筷子,均采用二氧化硫熏蒸的方式漂白,熏蒸的時間越長,筷子越白,聞起來也越酸;
然而制造者在以二氧化硫熏蒸的方式漂白後,通常往往會忽略水煮步驟,殘留的二氧化硫和其它物質結合便會成為亞硫酸鹽,而亞硫酸鹽在醫學界被認為可能導致哮喘,我國至今對壹次性筷子仍沒有出臺具體的衛生檢驗標準。
早有專家指出,像中國這樣擁有12億人口的大國,廣為使用壹次性筷子是對林業資源的極大浪費,正是這種吃壹餐就扔掉的東西加速著對森林的毀壞。森林是二氧化碳的轉換器,是降雨的發生器,是洪澇的控制器,是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區,這些功能決不是生產壹次性筷子所得的效益能取代的。
日常使用的電池有大量的重金屬汙染物——鎘、汞、錳等。當它們腐爛廢棄在自然界時,這些有毒物質便慢慢從電池中溢出,進入土壤或水源,再通過農作物進入人的食物鏈,這些有毒物質在人體內會長期積蓄難以排除,損害神經系統、造血功能、腎臟和骨骼,有的還能夠致癌,大家隨手扔掉的廢電池中含有的重金屬可能有壹天就被自己吃下。
綜上所述,我們人類必須減少這方面的汙染,對它們say“no”,因為它們對人們生活、環境造成的汙染實在是太大了,他們威脅著人體的健康,這樣持續下去,我們的地球母親遲早是會遭殃在我們人類的手中,為了保持她的青春美貌,我們要保護環境,拒絕汙染。
壹次性用品對環境的影響3保護環境--拒絕使用壹次性用品
不知從何時起,使用壹次性日用品成為壹種衛生時尚。 生活中壹次性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壹次性筷子、壹次性飯盒、壹次性杯子、壹次性牙刷、壹次性飲料杯、壹次性內衣、壹次性相機壹次性用品正以鋪天蓋地、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我們襲來。這種消費方式雖然給消費者帶來了簡捷、方便、衛生等諸多優點,但是也日漸暴露了它過度浪費資源的壹面。
首先讓我們看看何謂壹次性用品?壹次性用品顧名思義就是用完了壹次,它的使命也就結束了,不能重復利用的東西叫壹次性用品。它的範圍很廣,如快餐店裏的筷子,我們餐桌上的泡沫包裝盒、杯子;
我們用的壹次性墨水筆、鉛筆、紙巾;賓館裏的牙膏、牙刷、簡易拖鞋,大人們用的壹次性打火機、膠卷、雨衣;醫院裏用的壹次性輸液器;家庭中使用的壹次性茶杯、塑料袋等等,這些都稱為壹次性用品。
那麽我們就從壹次性用品帶來的衛生方面的利弊來談談。壹次性用品雖具有:清潔、方便、衛生、便於隨身攜帶,價格便宜等優勢。但是它的弊端卻是觸目驚心的。我們僅以壹次性筷子為例:壹次性筷子有固態和液態兩種制作方法。固態的制作方式是通過硫磺的熏蒸漂白,其二氧化硫會嚴重超標。
而二氧化硫的特性之壹就是遇冷會凝固。因此,人們用這種筷子進餐時,二氧化硫隨著空氣的流動很容易凝固至呼吸道,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便隨之而來。除此以外,硫磺中含有重金屬。例如:鉛、汞等重金屬在人體內部是可以堆積的,長時間的累積會造成鉛中毒或汞中毒。
而液態加工筷子的方法是通過氯氣或者雙氧水漂白,特別是氯氣,它不僅容易造成人體內的膽結石,而且含有曾經讓人們談之色變的二惡英。至於竹筷子,為了去除筷子的毛刺,令其看起來光滑白皙。
制作者將其放入滑石粉中,通過摩擦對筷子進行加工。但滑石粉容易增加人體患膽結石的機率。盡管不正規廠家生產的壹次性筷子危害性很大,但到目前為止,我國對壹次性筷子仍沒有出臺具體的衛生檢驗的標準。
其二,壹次性用品造成的資源浪費現象隨處可見。據調查,目前國內有上千家企業生產木制筷子。年消耗木資源近500萬立方米,全國林木年采伐量約4758萬立方米,這些筷子就占了10、5%。生產筷子的過程中,從圓木到木塊再到成品,木材的有效利用率僅有60%。
據統計,目前湖南省***有星級酒店1100多家、床位21、6萬張,按平均入住率65%計算。每天消耗壹次性用品約14萬套,年費用達2、56億元以上。上海的星級賓館和無星賓館總數超過500家,每年丟棄的“六小件”垃圾總重量接近2000噸。處置這些“六小件”垃圾,環衛部門每年要投入近百萬元。
據了解,像賓館的壹次性牙膏、牙刷等壹套“六小件”日用品,重量不到150克,可是造成的資源浪費卻是極其驚人。由於“六小件”中大多以塑料為原料,填埋後很難在土壤中被降解,成了城市中的新汙染源。由此可見壹次用品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然而造成的資源浪費卻是無法估量。
其三,從環保的角度看,在這方便、快捷的背後是大量資源的浪費與垃圾的堆積,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後患。讓我們再來了解壹下壹次性用品如筷子、紙張、紙巾、鉛筆需要木材和竹子。木材和竹子都是寶貴的自然資源,它們的生長期壹般都很長。壹棵樹壹年長壹圈才1~3厘米,長成幾十厘米粗需要十幾年到上百年。竹子也需要4~5年的生長期。
大量地砍伐木材和竹子造成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生態環境的嚴重失調。同時,目前我們多數城市已陷入垃圾的包圍之中,據數據顯示:每年全國垃圾的.堆存量達60多億噸,占地達5億多平方米,導致不少地區的城市結合部生態環境的惡化,人們受夠了大氣、水汙染之苦。
另壹類壹次性用品使用的原料,屬於塑料制品的有泡沫塑料盒、拖鞋、打火機、雨衣、膠卷、塑料袋、筆芯、塑料杯、輸液器等。我們知道塑料制品不易腐爛,把它埋在地下,壹百多年不會分解。如果把它焚燒,會產生很多濃煙釋放出很多有毒氣體。造成城市中環保汙染劇增。
從壹次性消費引發的問題可歸類如下:
1、衛生問題。壹次性用品作為壹種快速生態勢,其低廉的價格往往與劣質同行,混亂的市場現狀難以保證產品質量。由於進入門坎低、監管不嚴、缺乏嚴格的衛生標準和有效的市場監管體系等原因,壹次性用品制造企業良莠不齊,劣質廉價的壹次性用品充斥市場。嚴重地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2、資源浪費。壹次性消費導致了對自然資源的瘋狂掠奪。每年因生產壹次性木筷,我國壹年將失去500萬立方米木材。而我國每年生產壹次性筷子1000萬箱,需要砍伐2500萬棵樹木,其中600萬箱出口到國外。在壹次性帶來的方便、快捷的背後是觸目驚心的資源消耗。
3、環境汙染。壹次性消費品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汙染。壹次性用品使用後被隨意、隨地拋棄的現象嚴重,對環境的潛在危害不容忽視。壹次性用品多為塑料制品,由於難以降解而給環境帶來沈重的負擔。
現在我們知道了壹次性用品的優點和缺點,我們就要從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應該怎樣來對待壹次性用品呢?我們可以為保護環境做些什麽?
1、 不用壹次性用品。有的同學會問,不用壹次性用品,叫我們用什麽?用消毒用品。這些需要妳們可以作壹個調查,首先妳們回去問爺爺、奶奶,他們年輕的時候有沒有壹次性用品,他們使用的是什麽?那時的河水怎樣?有沒有這麽多的垃圾?
2、 改用重復使用的物品。如不用紙巾用手帕;不用塑料袋改用布袋、竹籃;不用壹次性茶杯,使用自己專用的茶杯;外出住宿自帶牙膏、牙刷、洗發液,減少壹次性用品的使用量。吃快餐時,盡量選用紙盒,不用發泡快餐盒。
3、 節約使用。對紙張、鉛筆等壹次性文化用品要節約使用,不要大手大腳鋪張浪費。日本松下公司那麽有錢,他們還節約用紙,壹頁紙都要雙面使用。
4、 垃圾的分類回收。垃圾的隨意丟棄、焚燒、填埋都會對環境產生汙染。但對垃圾實行分類回收就能把垃圾變廢為寶。制造塑料需要用煤和石油作原料。
煤和石油是不能再生的自然資源,我們把塑料、紙張分類回收,出售給廢品站,送到工廠又能生產出再生塑料、再生紙張。這樣就減少了對自然資源的消費,讓我們的子孫後代還有資源可利用,同時減少了垃圾對耕地的占用,減少對環境的汙染。
5、 樹立保護環境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