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是誰建立的
東晉,中國朝代名,是由西晉皇室後裔司馬睿在南方建立起來的朝廷,統治範圍因為中原陸沈,形成特殊的統治形式。因少數民族內遷,建都洛陽的晉朝亡國,瑯琊王司馬睿在建康即位,即晉元帝,史稱東晉,東晉是門閥世族政治。與北方的五胡十六國並存,這壹歷史時期又稱東晉十六國。東晉時代,也曾經內部四分五裂。420年,宋公劉裕廢除晉安帝,建立劉宋,進入南北朝時期。東晉與之前的孫吳以及其後的宋、齊、梁、陳,合稱為六朝。此外,史書中又仿東漢稱中漢,稱東晉為中晉,寓以晉室中興之意。
東晉地圖
東晉,西晉滅亡後,漢族在江東建立東晉政權。公元317年,鎮守建康的晉宗室司馬睿在江南重建晉室,史稱東晉,此外,史書中又仿東漢稱中漢,稱東晉為中晉,寓以晉室中興之意;又東晉統治地區大部分在江東,古稱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東晉。
司馬睿在建康建立政權形式的時間實際是在公元311年,當時西晉處於崩潰邊緣,但沒有明確滅亡。東晉建立的時間壹般被視為司馬睿稱帝的時間。東晉政權維持了長期的偏安統治,疆域大體上局限於淮河長江流域以南。相應地,北方基本處於分裂狀態,先後出現了16個能建邦命氏成為戰國者的國,故將該時期泛稱為十六國,而與東晉合稱即所謂東晉十六國。
東晉雖然是司馬氏政權的延續,但本身司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個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壹個乃出身瑯琊王氏的王導,其後又有陳郡謝氏的謝安、謝玄、王敦等等。而世家大族中,代表者,有南下的王、謝、袁、蕭等僑姓,和本身居於江南的朱、張、顧、陸的吳姓。最初東晉有賴權臣王導主持大局,壹方面拉攏江南士族,壹方面又安排予從中原南下的士族,並以司馬家族作為***同擁戴的對象。
但世家大族本身並不真正忠於司馬氏,尤其是他們本身都擁有大量田地,以至擁有自家部隊,有足夠實力抗衡司馬氏政權。最初有王導主持大局,東晉政權得以穩定,故時人稱王與馬,***天下。但晉元帝以降則內亂頻生,如有早期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後期又有孫恩、盧循之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