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狀元學習方法
考前壹個月,應該多看書
李彥銘說,她在考前兩周裏,每兩天做壹套各地模擬卷子。她強調要用最快的時間完成卷子,因為憑第壹印象答題,才能檢驗出知識掌握得是否紮實。數學題的各種題型最好再熟悉壹遍。
困惑之四:復習該不該跟著老師走?
何看情況
最後階段不要大放松
黃小倩建議,最後幾周復時,按各科考試時間來安排,比如上午考數學就復習數學,將做題興奮點調整到這段時間。她強調,保持這種興奮點是很重要的。
如何保持良好心態?
:自信。她高考時只報了北京大學壹個誌願。她對記者說,她從來沒覺得高考有多可怕,她把高考當作展現自己能力的舞臺,要盡力地發揮自己的水平,這樣想,自然就不會緊張了。
考試時前幾道題就被難住了=====壹定要先跳過去
歷史怎麽背?
李多動動筆,記些關鍵詞,。
考試當天要註意哪些細節?
郭凡認為,考試前要看準考試時間、地點;進考場前,壹定要檢查壹下必帶的東西,如準考證、筆、尺子、橡皮等,每考完壹門課後準考證壹定要收好,否則弄丟了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影響考生情緒,進而影響考試成績。拿到試卷後,不要急於做題,先把姓名、考號、學校等在答題紙和試卷上壹壹填好,然後把整個試卷大致瀏覽壹遍,檢查有沒有空白或缺題試卷。做選擇題時,壹定要把所有選項都看完再來選擇最佳答案。
考前怎樣使用參考書
參考書壹定充分利用
高考前別再“覆蓋”任何參考書
參考書不妨借著看
功夫壹定要有工夫做後盾
最好用老師推薦的參考書
晚上早點睡覺。
參考書應該有,但絕對不用多!
考生如何復習
清華學生趙新華說,在高中的復習中,壹項看似簡單卻非常重要的工作往往被很多人忽略,那就是集錯。
清合理充分地掌握和分配時間。
北京大學心理系研究生田林在1997年高考作文中獲得滿分,對作文的學習提出自己的見解。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對大多數同學而言,提高作文成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依循壹個規範、靈活的框架以便獲得理想的行文結構,同時加入自己局部小段落的創造性發揮以達到文章出彩、升華的目的。他把這種組合稱為“創造性小品和新八股文”,並在自己家教的高中同學裏短期內收到了極大的成效。北京大學全英是高考文科佼佼者,她認為文科學習需要理解的地方壹點也不比理科少。減少對答案和老師的依賴,自我歸納總結是非常重要的壹方面。而在學習中排好壹張密切適應自己學習狀態的時間表也是成功的另壹個重要原因。
安徽狀元談語文和歷史的學習 沈成然
學習方法沒有壹個現成的模式,不能照搬別人的方法。
1.如何學習語文:
不僅僅要背誦那些文學常識、課文,這只是個步驟,應該從更大的角度上學“大語文”。
1)多讀書:也不壹定要看魯迅、矛盾的小說,並不壹定會有效果的。多讀是建立在精讀的基礎上的。讀文章時壹定要註意它的內涵。整個高中期間,“我”都反復看課文上的文章,將精彩之處做上標記,寫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練習協作,可以通過寫日記的方法:不管是雜文、散文,還是小說,都可以寫,寫完了要反復修改,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要多思考,學而不思則惘。
3)多註意觀察: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
4)語文的習題訓練:並不是多多益善,做題是為了掌握思路、掌握方法。
2.如何學習歷史
1)記憶是很重要的:主要方法有, 比較記憶法:比如說將各個時期的統壹戰線進行比較。瀏覽記憶法:平時沒有事的時候多翻翻書,不去可以地記東西,只是隨意翻翻。 聯想記憶法:不看書,將某壹章節的內容在大腦中過壹遍,比如說它分為幾大點,壹個大點中又包含幾小點…… 選擇記憶法:如背歷史年代,並不是要將每壹個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都記下來的,要善於去選擇,要去粗取精了。
2)理解是關鍵:要敢於提出問題,思考問題。
3)歸納總結,形成體系:任何壹個歷史問題都是由各個條件促成與組成的,可以把他們壹壹寫出來,最後將零散的知識結合起來,組成壹個體系。
總之,學習是各個方面***同作用的結果,同學們應該成為學習主人,而非奴隸。
談語文和歷史的學習方法
沈成然,2000年安徽省文科狀元,現就讀於北京大學法學院
學習方法沒有壹個現成的模式,不能照搬別人的方法。
1.如何學習語文: 不僅僅要背誦那些文學常識、課文,這只是個步驟,應該從更大的角度上學“大語文”。
1)多讀書:也不壹定要看魯迅、矛盾的小說,並不壹定會有效果的。多讀是建立在精讀的基礎上的。讀文章時壹定要註意它的內涵。整個高中期間,“我”都反復看課文上的文章,將精彩之處做上標記,寫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練習協作,可以通過寫日記的方法:不管是雜文、散文,還是小說,都可以寫,寫完了要反復修改,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要多思考,學而不思則惘。
3)多註意觀察: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
4)語文的習題訓練:並不是多多益善,做題是為了掌握思路、掌握方法。
2.如何學習歷史
1) 記憶是很重要的:主要方法有, 比較記憶法:比如說將各個時期的統壹戰線進行比較。 瀏覽記憶法:平時沒有事的時候多翻翻書,不去可以地記東西,只是隨意翻翻。 聯想記憶法:不看書,將某壹章節的內容在大腦中過壹遍,比如說它分為幾大點,壹個大點中又包含幾小點…… 選擇記憶法:如背歷史年代,並不是要將每壹個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都記下來的,要善於去選擇,要去粗取精了。
2) 理解是關鍵: 要敢於提出問題,思考問題
3) 歸納總結,形成體系:任何壹個歷史問題都是由各個條件促成與組成的,可以把他們壹壹寫出來,最後將零散的知識結合起來,組成壹個體系。
總之,學習是各個方面***同作用的結果,同學們應該成為學習主人,而非奴隸。
2000年北京高考狀元何潤豐談學習
今年高考我以683分成為北京市理科高考狀元,回顧這12年學習經歷,我有如下體會:
首先,要培養熱愛學習的興趣和壹絲不茍的嚴謹學習習慣,在學習過程中註意發現自己的優勢,在取得成績後區分建立自信心,進而培養到對學習的興趣,這樣就有了學習動力。同時也要養成刻苦認真的學習習慣,這能保證學習的效率和成果。
其次,對基礎知識要給予特別的重視。我們現在學習的知識都是由基礎知識構成,學好與否對以後的學習工作都有很大影響,而且,無論離考試題如何變化,都是由基礎知識演變而來的,學好了基礎知識,就不會產生解題困難,實際上能力也就提高了。
最後,要註意培養自學能力和與同學討論***同提高的習慣。因為學習首先要經過自己的消化,因而自學能力非常重要,通常自學的知識輕易應用和識憶,自然就屬於較牢固的知識,之後,消化過程中有難理解的部分,壹定要請教同學或老師,或者與同學進行討論進而解決問題,這樣我得的知識也會記憶得較深刻。
總之,要在學習這項"苦差事"上取得成績是不容易的,這不僅需要壹定的智商,更重要的是個人主觀的努力,兩者能壹不可,在現在情況中,大家的智商差不多,更需要刻苦努力,才能結業不負果。當然,旁逸結合也是不可缺少的。
北京狀元吳畏談學習
按照通常的說法,學習分為三個板塊,即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即"雙基",第三個則為創造性問題的解決,我國教育的重點放在"雙基",而對創新能力的培養則少有涉及,教學方式上也以模仿性練習為主,過就導致學生創造力薄弱,只會做"熟題",對考試中出現的"新題",往往不知所措,這時其今後的發展也是很不利的。我認為,教與學的重點應以"雙基"轉向科學思想與意識的培養,科學思想與意識,即其在相應學科中分析和研究問題的思維方式。
傳統教育采用"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法",將學習內容分解為多個知識點,註重各個點涉及的"雙基訓練",卻忽視了將點統壹的、完整的學科體系的科學思想與意識的培養,結果學生得到的是壹堆"知識插片",無法得到融會貫通,顯然,壹體的科學體系,對綜合問題往往無從下手,對此,有的老師又提出:"基本方法"形成"三基",強調總結各關涉及基本方法,如求函數值域的十二種方法,求軌跡方程的四種方法等等,希望先將綜合問題分解重點,再按需取法。雖然有壹定的進步性,但推敲來看還是"布魯姆"方法的高級形式,以此指導學生大壹些形式詳見的綜合題還行,但壹是新題就不靈了,為學生不會將新題分解技點,即使分解了也不知應挑何新方法,將新法如何在新環境下應用。
以2000年全國教學高考(理)19題為例,其中壹步涉及求(X1+X2)/(SQRT(X12+1)+SQRT(X22+1))(X1>X2>=0) 範圍,按分類法其應屬求二元變量函數值域,但高中朱講,若用不等式法將分子放大幾分,不充分也難以直接想到,即使想到了也理化依據不充分而不敢下筆,事實上高中所講的方法均無法對其嚴格證明,但若有"近似逼近"的數學思想則可以想到,當X1,X2=>∞時,分子,分母近似相等,直接推出其極大值為1(不含)。
科學思想與意識可以指導學生在陌生的環境下,正確在選擇和運用已掌握的方法,在必要時甚至可以指導學生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科學思想與意識在不同的學種中有著***具體的涵義。
在數學科中,張莫宙教授認為數學意識為數學建構、邏輯證明、層次結構、變量函數,最值優化,方程平衡,概率統計,數據處理,近似逼近,空間位置10種,新近興起的發散思維,培養對數學思想也有著具特有的詮釋。
在物理科中,應註重理論與應用相結合,理論推導與數學工具相結合,時間與空間,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同種註重要概念的透徹理解理方法的探索與總結。
在化學科中,應結合化學作為壹門實驗學科的特點,註重化學實驗設計方法的分析與創造,熟練掌握實驗結果的分析與數據處理,加強動手能力的培養。
1999年北京市文科狀元王璞談:備考三昧
回想起去年的此時,我也正為參加高考緊張地準備著。如今我已經步入了理想的大學。看著正忙碌的莘莘學子,不禁有壹份特殊的心情,想把自己的經驗告訴臨考的學生。
首先,要“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通過了近壹年的復習和大小考的磨煉,考生應對自己的水平有壹個清醒的認識,明確自己的長處在哪裏,缺陷在哪兒;同時,對今年的高考新動向、歷年的知識考查點也要了如指掌。如果能把這兩方面結合起來,就能夠更加冷靜地展開高考復習。這時的復習應集中在兩個方面,壹個是夯實基礎,另壹個是查漏補缺。
許多同學在臨近高考時還在買習題集,啃壹些難題,這不僅得不償失、浪費時間,而且容易使情緒急躁,不利於考前信心的培養。因而,考生應該把基礎練習放在首位,越接近高考,越要做基礎題,而且每天都要做;但是數量也不要多,這樣做是為了確保在高考中容易題和基礎題做得又快又準,把基礎分拿到手。除此之外,就是針對自己的弱項做壹些練習,把以前錯過的題再做壹遍,並盡力舉壹反三。壹言以蔽之,要始終保持對知識點的熟練與敏感,任何壹科都不可荒廢。
其次,我認為是更重要的壹點,就是考前狀態的調整。第壹,要調整生物鐘,休息時間要延長。因為考生在平時復習中常常休息得很晚,在調整時,上床時間要壹點點提前,和高考時間相適應,不要在最後階段的復習中搞“疲勞戰術”。第二,考生還應該註意把自己的最有效率的時間段調整到與高考相吻合的早上9點到11點,下午3點到5點,刻意在這兩個時間段做和高考科目、題型相類似的練習,使自己在此時註意力集中,思路清晰。第三,緩解壓力。在高考中,壹點壓力都沒有是不可能的,但我們要做的是把它控制在壹定的範圍內。考生可以多和父母、同學談談心,也可以和朋友壹起玩壹玩、笑壹笑。
最後,考生還應該註意壹些看似細枝末節的東西。例如知道了考試地點,壹定要去“踩點”,以免在考試第壹天陌生感過重;如果在高考前夜失眠,也不要太緊張,要知道全國幾百萬考生,失眠的不會只有妳壹個人。此外,高考考場沈重而森嚴的氣氛多少會影響考生的情緒,這也難以避免,考試前對此要有心理準備,而壹科失利的陰影盡量不要影響下壹科,畢竟高考中更重要的是總分。
大功將成勿松懈
江蘇省1999年文科第壹名季曉莉,現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臨考前的壹個月裏,我的生活與學習日程仍然和高三第壹學期乃至高二時壹樣,按照原來的節奏運行著。該努力學習的日子已經過去了,該做的題也做得差不多了,這時最容易滋生松懈的情緒,我的經驗是不要讓自己的頭腦中有壹種大功將成的空白感與空虛感。
壹方面,與時間爭奪效率,爭奪正在遺忘的記憶,不斷地修補各科知識。定期將各種知識體系、解題思路與技巧在腦海裏梳理、過濾壹遍。記錄在案的“陷阱”與思維誤區也不放過。語文基礎知識的考點、英語語法、歷史書每日作適當溫習。試卷、分類講義有時間的時候,可隨手翻翻。綜合測試、英語閱讀理解則每天要按時練習,以適應考試,培養語感。
另壹方面,調整心態,化壓力為動力,充滿激情地迎戰高考。看著劃滿紅杠杠的日歷,每壹個考生都難免焦灼與忐忑不安,要善於將這種既想逃避又想早日接近的感覺化解。那段日子裏,閉上眼睛的時候,我時常想,幾個星期後的今天,我就會坐在某個考場裏,面對那幾張決定命運的試卷,會是什麽情形呢?那密密麻麻的題目中,有哪個知識點正在我手中這本書的這壹頁稀⒄獾撈飫錚課壹岵換嵋蛭?衷詿掖姨サ募父鱟質?ヒ壞撈羈仗猓磕塹牢頤悅院奶饣岵換峋頹∏〕魷衷諛羌柑資躍砝錚咳敲炊嗟目忌?奔渫靨畬鶩氖躍恚?紡嶽鍩岢魷滯慕饊饉悸仿穡炕嵊型慕饊夥絞鉸穡炕岬貿鐾拇鳶嘎穡空庋?幌耄?冶愫芮煨腋嚦薊姑揮欣矗?壹褂惺奔浜腿ɡ陌怖渺玫乜茨切┛贍艹魷衷凇澳羌柑資躍懟鄙系畝?鰲S謔牽?絳?腋M蚍值贗度氳澆粽諾母聰爸腥ァ?
高考到來的前幾天,壹目十行地翻翻講義,實際上腦子裏已經裝不下什麽實質性的東西了,但對我卻很有必要:越是臨近高考,越是要不停地尋找壹種感覺,壹種在戰場上揮灑自如的感覺。
真上考場了,惟壹要做的事,便是傾盡全力將那些空白填滿,填正確,讓那些內容真正代表我,壹個有個性而非標準化了的生命。
復習時將自己置於考試場景之下
葉欣,2000年四川省高考理科第壹名,總分687分。
畢業於四川省成都七中,現為清華大學生物科學專業本科生。
無論是科目復習還是心理調適,葉欣認為,考生都要切忌放縱自己,“如果長時間地處於輕松自然狀態,考場上就很難發揮出正常水平”。
葉欣介紹說,她的壹些同學在最後壹個月采取了“休閑重於復習”的戰略,壹進考場,他們突然發現很難迅速地進入解題狀態,思維也不如從前靈活敏捷。結果,高考成績不如模擬考試。“模擬考試時是壹個人復習得最辛苦最投入的時候,也是水平最佳時期。若在考前不能持續這種狀態,高考成績當然大打折扣”。
談到自己的復習良方,葉欣只用了4個字來概括———多做試題。
據葉欣介紹,在高考前的10天裏,她幾乎每天都做10套試卷。“因為知識點都已經熟悉明確了,關鍵是利用做題糾正自己審題不清、粗心等缺點”。這使得她沒有空余時間去思索壹些令人徒生煩惱的事,只允許自己全心全意奔向高考。
葉欣說,在考前做足夠多的習題有益無害。正像學遊泳離不開水壹樣,“多做”也是理科考生通向優異成績的惟壹路徑。她建議考生們在不多的時間裏成套地做試題,“既然知識點早已爛熟於心,就要靠‘多做’找著應試感覺,並把速度練上去”。
不過,在“做”的過程中,她提醒考生註意以下兩點:首先是不要追求數量,只求徹底弄懂吃透。做題時不能抱著猜題碰題的僥幸心理,高考試題是靈活多樣的。在做題時,要牢記自己暴露的缺點和不足,並在下壹次練習時有意識地註意並改正;其次是要以考試的形式訓練解題。在平時練習時,考生不要懶散或三心二意,而應將自己置於考試的場景之下,“限時限量”完成。葉欣說,考生所規定的做題時間應比實戰時間短,這樣才能強迫自己加快解題速度,提高準確度。“熟能生巧,壹旦把速度提上去,高考成績就不會太差”。
她還補充說,以上所言的壹切都必須建立在不打擊自身信心的基礎之上。“假如因為幾次練習的不盡如人意就灰心喪氣”,應當減少練習數量,並適當降低試題難度。
另外,葉欣介紹了幾點心得。她說,相對於文科類考生而言,理科生所要面對的題量更大,題型也更為復雜。因此,在臨近高考的前10天,考生應將以前的試卷、習題再溫習壹遍,尤其要特別關註錯題。但千萬不可只看不動筆。“如果只是走馬觀花或想個大概而懶得動筆,那麽壹些看似簡單實則易暴露缺點的環節就錯過了”。
考前的生物鐘也壹定要調節好,“不要因為第二天有考試就刻意地早睡”,只要遵循了慣有的生活規律,考生就能夠精力充沛地迎接挑戰。
如果在進考場之前感到緊張或束手無策,葉欣建議不妨隨便閱讀相關書籍,既可以緩解氣氛和心情,又能夠提前進入考試思路,有助於考場發揮。
最後,她提醒家長在壹門考試結束之後,應“避免問涉及考試內容、結果的問題。幫助考生檢查證件、文具,督促考生午休等才是家長們更應該考慮的”。
高考狀元談高考如何復習
1999年廣東理科第壹名的許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高考這段時間 究竟該如何復習。
其壹,揚長避短。就多數同學而言,各科知識的掌握程度是有差 別的,甚至可以說有點懸殊。因此,在這個階段,最好是采取揚長避短的戰略,如果有壹兩門薄弱科目,就要瞄準靶子,對癥下藥,不讓 弱科拖後腿。如果有壹兩門強項學科,可以把它作為高考的“殺手鐧”拿出來,這樣可使分數明顯提高。
其二,勿下“題海”。這個階段最為重要的並非演算那些浩如煙 海的習題,而應該是努力培養心理上的自我承受意識及學習上舉壹反 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升學考試約80%考的是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 而且做出那20%難題的功夫,也不是短時間所能練就的;花大量時間 做難題,如果做不出,則會影響情緒,自尋煩惱。
其三,強化記憶。同學們也許都有這樣的體會:歷史、政治、英語復習以後,長則幾個月,短則幾天就會忘記。所以,要盡量加快復 習速度,縮短復習周期,將中學所學的知識迅速地在腦中“過”幾遍,反復刺激大腦皮質,強化記憶,以收到最佳效果。
下面說說高考時的“六要六忌”。
(1)要謹小慎微,忌粗心審題、解題、組織答案需細心,關鍵字眼、中心思想要抓準,運算過程、書寫過程要謹慎,盡量避免因非智 力因素而帶來的不必要的失分。
(2)要充滿鬥誌,忌怯場信心是成功的法寶,哀兵必敗,歷來如是。同學們踏入考場要精神抖擻,鬥誌昂揚,忌無精打采,甚至畏懼三分。
(3)要先易後難,忌盲目在每科考試題目中,難題均占有壹定的比例,考生做題要先易後難,壹方面可以贏得時間,抓住基礎分,另壹方面也可以避免因難題而造成對信心的動搖,所以解題時忌“從壹 而終”。
(4)要知難而上,忌畏縮前面所說的先易後難,是從方法上的要求,而這裏的知難而上則側重於毅力方面,要求同學們遇到難題要有壹股拼勁。
(5)要處亂不驚,忌煩躁考試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比如,教室周圍環境的影響,難題的困擾,題型的新穎,設問的刁鉆等。這就要求同學們要處亂不驚。要知道,若有以上問題的出 現是很正常的事情,同學們只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以不變應萬變,壹切均可迎刃而解。
(6)要堅守最後壹分鐘,忌好勝心理
時間就是勝利,珍惜壹分鐘,有可能減少妳壹分甚至幾分的失誤。
答完卷後,要認真檢查,反復核對,切忌為出風頭而草率交卷。要恪守“不到最後壹分鐘絕不停筆”的良訓。
各科應平衡發展
訪1999年吉林省文科狀元孫海萍
記 者:妳對這次考試成績滿意嗎
孫海萍:其實每次考試都會有遺憾。我說不滿意,老師說妳都是狀元了,還想怎麽樣呢?我想如果再考壹次,可能還可以得到更高的分數。
記 者:不足的地方是什麽
孫海萍:歷史和語文考得特別差。語文是第壹科考的,有壹點緊張。復習時老是註意難點,簡單的反而錯了不少。歷史的教訓就是不要復習得太難,畢竟還是基礎重要。學習不能脫離書本,多看書,多聽老師講,基礎壹定要打好。另外,像語文這樣的課,我高考前有三周沒上語文課,因為那時我覺得語文考得特別好,每次摸底都是130多分,後來我認為不用看了。最後高考語文118分,是最低的,惟壹沒上120分的科目。所以說每科都不能放下,應該平均用力。各個狀元都不是哪壹科很突出,而是沒有壹科特別瘸腿的。各科應該平衡發展。?
記 者:成功的原因主要是什麽
孫海萍:可能是心理素質比較好。不要因為壹科考得不好而影響另壹科。?
記 者:妳通過日本語能力是壹級,什麽時間通過的
孫海萍:1998年12月,我是學日語的。?
記 者:妳感覺高考和妳們班主任的指導有什麽關系
孫海萍:有的科目和教師有很大關系。如數學,高壹、高二時不是很好,高三時他給我們強化訓練,每周都考試,就是考出來了。語文、歷史是平時積累的,高三基本上定型了。因為我們上高中保送的特別多,班主任就在思想上指導我們,他勸我不要因為眼前的安定而失去了拼搏精神,他在這方面給我的指導特別多。?
記 者:妳覺得妳的用功程度怎麽樣
孫海萍:和貪玩的比我是屬於比較努力的,但和沒日沒夜學習的比,我還不是特別努力的。
我覺得學習要有興趣,另外還要有效率。我每天晚上10點半睡覺,早晨5點起床。男生這方面好,打壹場籃球後,精力充沛,學習效率特別高。坐在那裏學習,壹分鐘有壹分鐘的效率,壹分鐘有壹分鐘的成果就行,不要打時間戰,自己找竅門,提高效率。
記 者:壹般女孩數學差壹點,妳學得不錯,妳是怎麽看待的
孫海萍:我不覺得男孩子語言就壹定笨,女孩學數學就沒有男生靈,我覺得性別上多少有壹點差異,但主要在教育。我爸喜歡數學,在這方面也培養我,所以我數學還可以。我們班也有很多男生文科學得特別好的。男女平等,說女孩子學數學差那是社會偏見。?
記 者:妳獲得吉林省文科第壹名,為女同學爭光了。
孫海萍:其實是為學校爭光。?
記 者:妳感覺父母在性格成長和高考上對妳有什麽幫助
孫海萍:小時候幫助很大,長大後就少壹點。因為我12歲就去長春上學了。小時候父母教育我說,女孩子最重要的是要穩重,不要愛漂亮,如果愛美學習成績肯定要下降。還有,就是不要交男朋友,不要兒女情長。我爸爸教我數學,媽媽告訴我生活上的壹些事情。?
記 者:妳考試前壹天覺睡得怎麽樣
孫海萍:我躺下十幾分鐘就睡著了,不太把這個當成壹回事。
記 者:憑妳的經驗,有什麽好的方法讓2000年的考生考好
孫海萍:我覺得文科重要的是理解,不要死記硬背。學習時註意融會貫通、知識的遷移。文科本來就是和妳的生活和整個社會聯系比較密切的,不能光看書本,但也不能脫離書本。還有,心理素質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怯場,應該把自己的心態調到最好。放手壹搏,人生能有幾回搏。
《高考成功的十大秘訣》
鞏固基礎是秘訣
整理掌握知識點
綜合考題目的實用性很強,和實際生活聯系緊密,要考生通過所學知識解釋或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所以對付綜合考,學會靈活運用知識點十分重要。我高考加試的是物理,但綜合考前,我曾把高壹高二的化學課本也找出來,把上面涉及的理論點又整理了壹遍,因為對於理科綜合考來說,理化是不分家的。實際操作也好,靈活運用也罷,都建立在掌握基本知識點的基礎上。
轉換思維看新聞
許多人把拓寬知識面等同於多做習題,我覺得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對於綜合考來說,題海戰術是沒有效果的,因為題目的可變性很大,妳不可能去猜題。去年的題目中有兩道涉及世貿組織和APEC會議的時事選擇題,還有壹道關於軌道交通的物理題。要回答這些題目,光靠書本知識是不行的。高三時間比較緊,我的竅門是,每天利用晚飯時間看電視新聞,從中獲得大量信息。同時有意識地把這些時事或生活現象,用所學知識去解釋,這是壹個思維轉換的過程。
不做偏題和難題
去年是第壹屆綜合能力考,許多同學如臨大敵,找來很多參考書、習題冊。那些參考書上的習題,有的很偏很難,有點像智力測試題目。可等考試後才發現,其實綜合考並不會很難。
去年考試的時候,我只是把老師布置的題目按質按量完成,並且每做完壹套題,都做自我總結,理清思路,將其中的知識點總結歸納出來。長期積累,當我看到這類題目時,就會知道可能涉及到哪些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