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出自《新唐書》中的《陸象先傳》,全句比喻常常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遇事生非,疑神疑鬼的自找麻煩。

典故:

庸人自擾

陸象先常道:“天下本來沒有那麽多是非,庸人自己心裏不安,才生出許多是非。如果能從心靈的源頭上開始清理,那天下的事就簡單多了。”

這句話後來被概括為諺語“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以及成語“庸人自擾”,比喻本來沒有問題而自找麻煩。

擴展資料:

《新唐書·陸象先傳》

陸象先(665年-736年),原名景初,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唐朝宰相,門下侍郎陸元方之子。

陸象先出身於吳郡陸氏太尉枝 ,早年歷任揚州參軍、洛陽縣尉、監察禦史、殿中侍禦史、中書侍郎,並在太平公主的舉薦下擔任宰相。但他始終不肯依附太平公主,並拒絕參與政變密謀。先天政變後,進封兗國公,出為益州長史、劍南道按察使。後歷任蒲州刺史、太子詹事、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同州刺史。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陸象先病逝,追贈尚書左丞相,賜謚文貞。

參考資料: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百度百科

陸象先-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