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高呼:天皇陛下萬歲,發起沖鋒的日寇,後裔怎樣了?

高呼:天皇陛下萬歲,發起沖鋒的日寇,後裔怎樣了?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壹支五萬人的沙俄遠征軍憑借火炮和馬克沁重機槍等各式武器固守旅順要塞防的203高地,而此時山下的日軍大將乃木希典集結了龐大的二十萬大軍將203高地圍得密不透風。

在乃木希典看來,眼前這座毫不起眼的高地唾手可得,而死守陣地的沙俄匪徒將會淪為大日本帝國士兵案板上的魚肉,他堅信在滾滾洪流大軍的瘋狂碾壓下,沙俄匪軍必將化為沙場上的粉齏灰飛煙滅。

萬歲沖鋒,日俄戰爭期間發端於日本軍隊的壹種集群式武士道沖鋒,因日本士兵在沖鋒時喜歡高呼?天皇陛下萬歲?而得名,另由於假名?てんのうへいかばんざい?中?ばんざい?的發音?banzai?,故中國人習慣性稱其為?板載沖鋒?。

此戰術由日本?軍神?乃木希典獨創,其精髓在於士兵要無條件地服從主帥,當己方壹通炮火覆蓋後,聯隊長揮舞著武士刀像打了雞血般高聲喊出?突撃?(假名:とつげき,羅馬字:totsugeki,參考抗日神劇?脫刺給ki?),士兵在聯隊長的武士道精神的鼓舞下猶如打了?興奮劑?樣,像壹頭頭野豬翹起獠牙,不顧壹切地低頭猛沖,因此,日軍的?萬歲沖鋒?也被戲謔為?豬突壹波流?。

配合?萬歲沖鋒?演繹成的?豬突壹波流?的壯觀景象,日本由於資源匱乏,成建制的裝備自動或半自動等輕重型武器便成為無法跨越的鴻溝,在這種情況下,講求壹招制敵以最小的資源浪費為代價,創造更大的勝利作為戰爭指導原則。日本軍隊由此養成了極為重視格鬥刺殺的練習,因此,日軍的白刃戰水平非常高。

根據抗日戰爭國軍老兵回憶,抗戰初期日寇單兵作戰兇悍,通常在戰場上幹掉壹個日寇往往要搭上四個國軍戰士的性命,甚至還遠超這個保守的數字。

雖然在抗日戰爭年代,國人以?壹寸河山壹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代價誓死抵抗,但民國落後的軍備和匱乏的給養造成國軍彈藥儲備不足、士兵面黃肌瘦,僅僅倚靠悍不畏死的精神抵抗日寇顯然無法取得勝利。這也為日軍?萬歲沖鋒?的流行創造了客觀的時代背景。

而在日後的抗日戰爭的中國戰場上,常常能見到日軍動輒向國軍發起集群式的?萬歲沖鋒?,在單兵作戰兇狠、訓練有素的日軍面前,國軍時常遭到毀滅性打擊,甚至全團潰敗的慘象。

決戰的時刻終於來了,乃木希典指揮著二十萬日寇如洪水猛獸般地向盤踞在203高地的沙俄士兵發起了?萬歲沖鋒?,各聯隊長揮舞著手中的武士刀以野豬沖頂的架勢瘋狂地發起了仰攻。

在沙俄馬克沁機槍的人頭收割下日軍宛如割麥浪般地前赴後繼,齊刷刷地倒下又齊刷刷地向前玩命死沖,偌大戰場上的日軍猶如壹群脫韁的野豬集群不計傷亡代價發瘋似的猛沖,沙俄士兵從來沒有見過東方人的這種不要命的打法,在日軍集體式自殺攻擊前,沙俄殘軍終於全線崩潰了,他們舉起了白旗向日本人投降。

也就在這場慘烈的戰鬥中,日軍最終以傷亡十壹萬人的巨大代價拿下了203高地,以二十萬人對仗五萬人,卻葬送十壹萬人的性命取得虧血慘勝,乃木希典打出了日軍的威風,但由此他也獲得了?肉彈將軍?的稱呼。

此後,伴隨著日軍在中國戰場上的高歌猛進,面對著裝備落後素質參差不齊的國軍,?萬歲沖鋒?成為了日軍的標配作戰戰術且屢試不爽。

直到二戰末期,當以美蘇為首的西方世界料理完德意誌第三帝國,強弩之末的日寇遭遇美國大兵的沖鋒槍掃射,?萬歲沖鋒?徹底埋葬在了歷史的廢墟。

武士道,作為二戰洗腦的精神麻醉藥,在日軍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毫無疑問?萬歲沖鋒?便是日本武士道的集大成者,然而,當硝煙散盡日本開啟了新的紀元,戰後經濟更是在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內迅速躍居第二經濟體,危險、繁重的勞動卻成為日本人不願接觸的?危險行當?,相比於那些手執刺刀高呼天皇陛下萬歲發起?萬歲沖鋒?的日寇先人,他們後裔卻早已退化成了溫室裏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