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罩是什麽時候發明的?並什麽時候流入中國?
到了宋朝“潘金蓮”時代,就演變成肚兜了,舒琪的演繹,使大家明白了“內衣外穿”的魅力所在。想當年潘阿姨和武叔叔同處壹室,就硬沒能用肚兜勾引上人家,可見肚兜不夠性感,不夠性感啊!要是換了現在的舒琪阿姨“四點”上陣,估計早就保住了武大的性命了,也不至於肥水落了西門田,枉害了區區性命啊!
自從舶來品進入中國,“文胸革命軍”的不同歷史時期就有了不同的“番號”,先後叫“奶罩”(大概因為當時把乳房稱為“奶子”)、“乳罩”(可參見《韋小寶奉旨溝女》中,將乳罩背在胸前,謊稱下雨天接雨水用的“雨罩”,我倒!)“胸罩”,繼而又很“文明”地稱呼為“文胸”。
可能是新中國出生的革命婦女見識過了老壹代“戰士”哺乳後的幹癟下垂乳房的慘狀吧,當80年代初“乳罩”(有的地方也叫“奶罩”)這洋玩意兒進入中國以後,大家爭先恐後丟掉了小背心,帶著羞澀使用上了“乳罩”,作用主要是防止乳房由於牛頓的“萬有引力”向地球中心下垂和體育運動中的“圓錐擺”現象。質地以棉布為主,看起來象是剪掉了下半截的小背心,很寬的肩帶和背帶,普通襯衣紐扣,壹般開在背後或者側面,活象用來捆綁木乃伊的那種布帶。現在看來,非常適合那個時代的審美觀念,象背心而非背心,關鍵是能夠非常有效地將青春期少女胸部那令人害羞的“隆起”包裹成最不顯眼的狀態,可憐啊,第壹代乳罩,就造就了大批的“太平公主”和乳頭內陷者!真的是越小越光榮啊!
80年代末期,隨著尼龍和“喬其紗”這樣的透明面料在婦女同誌中的流行,戴著老式捆綁木乃伊型乳罩,妳還真不好意思跟人說。尼龍面料的“胸罩”來了!美觀,有花紋,已經初具現代“文胸”的雛形,大部分采用了掛勾作為固定物,所有的帶子都開始變細,出現了無肩帶的型號;正前方開始有花紋,並且由原來的大面積覆蓋變成了三角型的;顏色上除了第壹代乳罩的白色,還有其他各種顏色可以挑選,開始有人穿著黑胸罩配白上衣上街晃悠了。這個時候的胸罩壹般都是起遮擋作用,只要不露出乳頭的顏色就行。
90年代末,第三代產品 --- “文胸”終於轟隆登場了!除了傳統的托起,防彈(遮擋)作用的型號外,還使用了厚厚的海綿,可以將平胸變成坦克(波霸)的“修飾型”;蕾絲的半透明型,甚至還有全透明型,露“點”型的,還派生了和束腹合二為壹的“調整型內衣”,所謂“婷美”,就是其中的典型,通過將胸部組織上擠,集中全部力量,將全部“內容”擠出,展現在大家的眼前。這個時候對胸圍尺寸的ABCDEFG特別敏感,常有“小馬拉大車”的情況出現哦:)
到了新世紀,新千年,又流行了隱型戰機(文胸),就是把矽膠那樣的東西利用負壓吸力粘在乳房上,基本起遮擋定型作用,因為看不見肩膀和背後的帶子,所以稱為隱型。可是在我看來,那東西的工作原理和馬桶吸桶壹樣,顏色也是很惡心的顏色,不象人的膚色,倒像極了商場裏的塑料模特,要我戴,我是不戴的,因為吸不住,自己沒“內容”啊!
好了,現在又流行“解放”運動,連隱形的也不要了,就用壹乳頭貼遮蓋“關鍵點”解決問題,不會暴光,露出來的部分可以讓男人發揮無限的想象力,因為該產品對防止乳頭暴光,防止乳頭和衣物的摩擦產生不適感,防止在衣服外面形成“異軍突起”這“三防”作用,而備受愛美時尚女青年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