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東晉時期的誰和誰合稱二王?

東晉時期的誰和誰合稱二王?

東晉時期的王羲之和王獻之合稱二王。

1、王羲之

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瑯琊臨沂人,南渡後居會稽山陰,晚年隱居剡縣金庭。王羲之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壹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壹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壹行書”。

2、王獻之

字子敬,小名官奴,漢族,祖籍瑯玡臨沂。東晉書法家、詩人、畫家、官員,“書聖”王羲之第七子、晉簡文帝司馬昱之婿、晉安帝司馬德宗的嶽父。王獻之壹生的書法藝術並不守舊,且與父不同,字身喜帶長形。王獻之家學淵源,學習勤奮。其詩文書法,為東晉後起之秀。他筆下的草書,下筆熟練、潤秀、飛舞風流,不亞於父親王羲之。

後世影響

王羲之的書法影響到他的後代子孫。其子獻之,善草書;凝之,工草隸;徽之,善正草書;操之,善正行書;煥之,善行草書;獻之,則稱“小聖”。黃伯思《東觀徐論》雲:“王氏凝、操、徽、渙之四子書,與子敬書俱傳,皆得家範,而體各不同。凝之得其韻,操之得其體,徽之得其勢,煥之得其貌,獻之得其源。”其後子孫綿延,王氏壹門書法傳遞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