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亞利桑那州的信息
亞利桑那州(State of Arizona)亞利桑那州,位於美國西南角亞利桑那州,屬於內陸州 。該州同時也是四角落州之壹,與新墨西哥州、猶他州、內華達州、加州和墨西哥為鄰。與科羅拉多州相連。別稱大峽谷州(Grand Canyon State)。面積29.5萬平方千米。亞利桑那州北部是科羅拉多高原,南部為丘陵、盆地,西北部被科羅拉多河切割成科羅拉多大峽谷。早期曾為印第安人居住地,後成為西班牙殖民地,繼而成為墨西哥領土。1848年美墨戰爭後歸屬美國。1912年成為美國第48州。亞利桑那州的主要大城是鳳凰城、土桑、優瑪和旗桿市。在該州的大峽谷國家公園之外,還有許多國家森林、公園和紀念地等。亦有許多印地安保留區。州首府菲尼克斯(Phoenix),鳳凰城/菲尼克斯的名氣最大的就應該是NBA的太陽隊吧。
亞利桑那州是個什麽樣的地方? 關於當地的氣候..亞利桑那州 (Arizona --AZ) 是美國西南部4個州之壹.是第48個加入美國聯邦的州.它東接新墨西哥州,南與墨西哥***和國毗連,西隔科羅拉多河與加利福尼亞州相望,西北界內華達州,北接猶亞利桑那州他州.首府菲尼克斯(Phoenix).
中文名稱:亞利桑那州
外文名稱:Arizona
別名:大峽谷之州
行政區類別:聯邦州
所屬地區:美利堅合眾國
下轄地區:土桑,梅薩,坦普
政府駐地:菲尼克斯(鳳凰城)Phoenix
電話區號:480,520,602,623,928
地理位置:美國西南部
面積:295254 平方公裏
人口:6166318人(2006年)
氣候條件:亞熱帶大陸性幹旱半幹旱氣候
著名景點:大峽谷國家公園,胡佛大壩,亞利桑那州立博物館
機場:鳳凰城天港國際機場
現任州長:珍娜·奈帕利塔諾
水域率:0.32%
州花:柱狀仙人掌
州鳥:仙人掌鷦鷯
座右銘:上帝使州富裕
目錄
基本資料
自然資源地質地貌
氣候
生物資源
歷史沿革
經濟發展
教育
重要城鎮
人口
交通
重要體育團體
名稱由來
其他
地理
行政區劃基本資料
自然資源 地質地貌
氣候
生物資源
歷史沿革
經濟發展
教育
重要城鎮
人口
交通
重要體育團體名稱由來其他地理行政區劃展開 編輯本段基本資料
亞利桑那州的地理位置
參議員:約翰·麥凱恩 (R)、瓊·凱爾 (R) 官方語言:英語 加入聯邦順序:日期 1912年2月14日 時區:山嶽標準時區:UTC-7(除了那瓦荷族自治區外,亞利桑那州沒有日光節約時間) 緯度:31°20'N to 37°N 經度:109°3'W to 114°50'W 寬:500 公裏 長:645 公裏 縮寫:郵政 AZ ISO US-AZ (FIPS Code 04)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地質地貌
亞歷桑納州的地理基本上可區分為三部分:科羅拉多高原,高山 亞利桑那州
地區,沙漠地區,此州中最富盛名的地理景觀是大峽谷國家公園.科羅拉多高原占全州面積的2/5,其中包括大峽谷區,海拔1200-2400米,表面平坦.科羅拉多河在該州西北部,切割巖層形成的科羅拉多大峽谷,深達1800米,兩側崖壁階梯狀,景色雄偉壯麗.高原中部是森林覆蓋的死火山,漢弗萊峰(3851米)是該州最高點.平均海拔 1,250 米,最低海拔 21 米,南部屬盆地和山脈區.東南部山地屬於落基山脈亞利桑那州;西南部是山間大盆地,其中有平野,這兩部分合起來占全州面積3/5.科羅拉多河是壹條大河,註入太平洋岸加利福尼亞灣前已成細流,99%以上的流量在美國境內被截用.
氣候
由於地勢起伏劇烈,全州氣候變化很大.冬季科羅拉多高原有些地區涼爽,有些地區寒冷.位於中部偏北的弗拉格斯塔夫,1月平均氣溫是-3℃,7月平均氣溫是19℃.位於南中部的首府菲尼克斯1月平均氣溫11℃,7月平均氣溫33℃.雲量稀少,晴天較多,全州年降水量在330毫米左右,高峰地區年降水量較多,介於500~1000毫米間,冬季高峰落雪可達1.5米深.西南部沙漠區年降水量僅50~150毫米.
生物資源
按植被類型,全州10%為森林覆蓋,25%為木本群落區,25%為草地,40%屬沙漠灌叢區.沙漠區中最常見的是柱狀仙人掌,貓頭鷹躲在仙人掌上.仙人掌林內有壹種西半球野豬,耐幹旱.幹旱區內還有沙龜、大蠍子、兇惡的蜥蜴、發出嘎嘎聲的響尾蛇和令人恐懼的大毒蜥蜴.亞利桑那州越向北行地勢越高,氣候越涼爽,雨量也增加.地面出現另外壹些動植物,有茂草,有樹木,有鹿、大野貓、長鼻浣熊.更高的地區有森林.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此地早期曾為印第安人霍皮族、帕帕戈族、皮馬族、阿帕切族、納瓦霍族的居住地.1540年,西班牙的探險隊為尋找傳說中的7個黃金城而到達這裏.1776年,西班牙人在圖森建立居民點.墨西哥獨立後,1824年建立包括亞利桑那在內的新墨西哥地區.1848年美墨戰爭後歸屬美國.1912年2月14日建州,成為美國本土48個州中加入聯邦的最後壹個州.州內現有印第安人9萬多人,分屬14個部族,居住在19個保留地內.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制造業發展迅速,目前已在經濟中 亞利桑那州
占主導地位.主要部門有電力、電訊、航空、鋁制品等.著名農產品有棉花、蔬菜、柑橘、萵苣等.長絨棉產量占全國的47%.牧場面積比作物種植面積大30倍,產值為棉花或蔬菜的3倍,家畜以牛、羊為主.主要礦產有銅、金、銀、石油等.銅產量占全國的50%,黃金年產量500萬克,白銀年產量3500萬克.礦產豐富,是美國最大的銅礦產區,還有石油、金、銀等.為美國四大產棉區之壹,長絨棉產量約占全美1/2.經濟早期以第壹產業為主,現以第二、三產業為主.第二次大戰期間,美國國防工業轉向內地,州內電器、航天、金屬冶煉、電信等制造業發展迅速.菲尼克斯和圖森是兩大工業中心.旅遊業在經濟中占重要地位,有大峽谷國家公園、彩色沙漠和化石林公園、國家森林、野生動物保留地和其他名勝古跡34處.設有亞利桑那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等高等學府.
arizona是美國哪個州arizona是美國亞利桑那州,別名“大峽谷之州”(Grand Canyon State)。第48個加入美國聯邦的州,位於美國的西南方。
東接新墨西哥州,南與墨西哥合眾國毗連,西隔科羅拉多河與加利福尼亞州相望,西北界內華達州,北接猶他州,面積29.5萬平方公裏,州首府菲尼克斯(Phoenix)。
arizona歷史沿革
亞利桑那州早期曾為印第安人霍皮族、帕帕戈族、皮馬族、阿帕切族、納瓦霍族的居住地。1540年,西班牙的探險隊為尋找傳說中的7個黃金城而到達這裏。
1776年,西班牙人在圖森建立居民點。
墨西哥獨立後,1824年建立包括亞利桑那在內的新墨西哥地區。
1848年美墨戰爭後歸屬美國。
1912年2月14日建州,成為美國本土48個州中加入聯邦的最後壹個州。
1989年10月14日,開平市與美利堅合眾國亞利桑那州美沙市正式締結為友好城市,開平市市長關均溢與美沙市市長鄧偉利簽訂兩市友好合作協議書。
亞利桑那州為什麽變藍盡管拜登已經以“當選總統”的身份發表了勝選演講,戲劇化的2020年大選卻遠未結束。
從特朗普高歌猛進,到拜登後來者居上、壹舉登頂,其中起到關鍵作用、決定勝負的無疑是這四個“搖擺州”:佐治亞州、內華達州、賓夕法尼亞和亞利桑那。
這幾個“搖擺州”,實際上更傾向於***和黨,但在2020年大選,都意外地“翻藍”了。最後壹個正式出結果的,是亞利桑那州。11月12日,拜登正式贏得亞利桑那州,這是該州72年來第二次“翻藍”,可以說是十分罕見了。
不過,和佐治亞州情況類似,兩人差距很小
在此之前“翻藍”的佐治亞州,也是傳統的“深紅州”(籠統而言指的是多數人支持***和黨),上壹次選擇民主黨總統,是92年克林頓的當選,距今已有28年。
也正是因為罕見,加之兩位總統候選人票數接近,特朗普不斷向投票結果發起挑戰,佐治亞州率先宣布重新計票,賓夕法尼亞州也有可能重新計票。
從***和黨的可靠票倉,到選票難分伯仲的搖擺州,致使選情發生驚天逆轉的“紅轉藍”,究竟緣何產生?
是像特朗普宣稱的那樣,涉嫌舞弊嗎?至少,從他最近提交的234頁舞弊證詞來看,這種只有“口頭表述”的“證據”,恐怕只會被法庭認作“Hearsay”(傳聞證據或道聽途說),而非證據。
白宮秘書麥肯尼在Fox新聞上舉出234頁的舞弊證言 圖源:FoxNews
這個變化的產生,其實離不開特朗普本人。
此次大選,與其說是特朗普與拜登兩人的“大戰”,更不如說是特朗普的支持者與反對者之間的鬥爭——4年前的特朗普上臺充滿爭議,而疫情的爆發,以及特朗普政府的應對不力,更是壹把火點燃了美國民眾的不滿。
另壹方面,近幾年人口以及選民結構的較大變化,即年輕人和少數族裔的人數占比不斷提高,城市人口也在擴張,與此相對應的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大多為中老年白人、鄉村地區的居民;吸取了2016年的教訓,政黨和媒體策略的適應和調整,加之經濟下滑、種族矛盾等諸多因素,***同影響了此次大選結果。
除此之外,還有壹些人物,也在“紅州翻藍”事件中發揮了較大影響。壹個人,當然無法改變歷史的進程,但他/她卻可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使歷史進程的方向發生微妙偏差。
今天要講的,就是在今年大選中,因為自身努力而讓“微妙偏差”發生的,那些至關重要的特殊人物。
去參與,去改變
圖源:Getty Images
不論是佐治亞州,還是其他搖擺州,翻藍的重要原因之壹,是今年投票人數的空前增長。截至目前,大約已有1.598億人參與投票,達到了美國總統選舉歷史上的最高峰。
選民人數的增長,不僅僅是因為選民的自發參與,更源於政治家和社會團體的推動和鼓勵。這其中,就不得不提佐治亞州眾議院前少數黨領袖,史黛西·艾布拉姆斯(Stacey Abrams)。
紐約時報曾報道稱,民主黨人認為,Stacey建立的投票權和政治網絡在推動佐治亞州的民主黨選民投票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眾議員Pramila Jayapal如是說
威斯康星州民主黨主席本·威克勒認為Abrams對於贏下佐治亞州至關重要
出生於威斯康辛州,在密西西比長大,家中有五個兄弟姐妹,父母皆為牧師,按Stacey自己的話來說,“壹個來自密西西比州的黑人小姑娘,長大成為佐治亞州最高級別的民主黨人,然後競選州長,這是不尋常的。”
Abrams家的六個孩子,都在各自的領域有所建樹,有大學教授、生物學家,有社會工作者,其中,姐妹萊斯利·艾布拉姆斯(Leslie Abrams)還曾擔任過奧巴馬任命的前聯邦檢察官。
圖源:Stacey的推特
Stacey耶魯大學法學院畢業後,成為稅務律師,進而邁入政壇,進入州議會。29歲被任命為亞特蘭大市副檢察長,2011至2017年期間,擔任佐治亞州眾議院少數黨領袖,並在2018年參與州長競選。
當時,她所敗給的是***和黨人布萊恩·肯普(Brian Kemp),此人被指控在競選中存在違規行為,涉嫌壓制選民,也就是以各種手段阻礙選民行使投票權。
尤其是少數族裔,他們的姓名當中往往容易有連字符、後綴或者其他符號,在數據庫當中匹配他們的名字更為困難。
彼時,肯普任州務卿,以包括姓名登記、選舉服務器的安全漏洞等在內的理由,停止選民申請,被拒人數達到5.3萬余名,而Stacey輸給肯普的,正好不到5.5萬票。
Stacey憤而意識到,必須要幫助具有選民資格的人們註冊登記,確認選民身份,行使選民權利,投出自己的壹票。
“我能做些什麽來增強或保護我們的民主?投票權是我們的國家權力最高點。”Stacey曾問到。
Stacy 圖源:ELIJAH NOUVELAGE/AFP VIA GETTY IMAGES
因此,她向州政府提起訴訟,指控其在管理選舉過程中的“重大過失”,並成立了壹個政治團體,暫譯為公平戰鬥行動(Fair Fight Action),致力於反對限制性法律,教育人們如何保護他們的投票權,鼓勵選民投票,並監督和確保所有選票得到準確的計數。
該團體建立起了選民熱線和選民保護小組,走街串巷、挨家挨戶地教民眾,尤其是大學生和少數族裔如何驗證選民登記,如何在投票被拒時要求進行臨時投票等等。
Fair Fight Action網站主頁寫著:“只有當我們為之努力、為之奮鬥和為之據理力爭時,民主才能發揮作用”
據《新聞周刊》報道,該組織幫助了80萬新選民註冊登記,而在Stacey的帶動下,越來越多政治家參與教育和激勵選民保護和行使投票權的工作,也有越來越多社會團體建立起來,並且不僅僅局限於佐治亞州,也就有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年輕人和少數族裔參與比例的不斷攀升。
民權領袖的余暉
拜登能在佐治亞州以微弱優勢“翻藍”,亞特蘭大南部的克萊頓縣功不可沒。
該縣將近85%的選票投給了拜登,而這,正是被稱為“人權鬥士”“民權領袖”,並且曾是特朗普宿敵的已故眾議員約翰·劉易斯(John Lewis)所在的選區。
作為劉易斯的家鄉,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克萊頓縣今時今日的投票結果,與劉易斯生前的影響和貢獻密不可分。
“敬愛的劉易斯的家鄉、克萊頓的選民,讓拜登在佐治亞州領先。”
真是非常棒的'好麻煩',來自天堂的喜悅之淚。”
7月18日劉易斯去世時,國外各大新聞網站和社交媒體紛紛哀悼,占據頭版頭條。作為民主黨人,劉易斯曾在佐治亞州第五國會區任美國代表超過三十年。數十年來他壹直致力於爭取民權而進行非暴力鬥爭,被稱作“國會良心”。
對於特朗普,劉易斯的態度相當鄙夷。他認為特朗普是種族主義者,並多次在公***場合公開攻訐特朗普,因此,也被稱為是特朗普的“著名敵人”。
在特朗普就職前,劉易斯不承認他是“合法總統”,並宣布不會參加就職典禮。
劉易斯去世後,社會壹片哀悼和懷念之時,特朗普拒絕向其致敬。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樣沒有出席自己的總統就職典禮喬治·W·布什,卻也仍然參加了劉易斯的葬禮,並對其致敬。
在記者采訪問及對劉易斯的評價時,特朗普說,“他是壹個為公民權利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胸懷的人,但是有很多其他人也壹樣。”顯然,特朗普始終懷恨在心,這也讓劉易斯的追隨者感到相當氣憤。
因為對於美國人,尤其是有色人種來說,劉易斯就是壹座燈塔。
上世紀60年代,他曾與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壹道投身民權運動,也是最後壹名在世的馬丁·路德·金民權運動演講者。作為追隨者和***事者,和馬丁·路德·金壹樣,面對不公正,劉易斯將憤怒訴諸於有組織的抗議活動和靜坐活動。
1961年,為了整合州際巴士總站設施,劉易斯帶著壹幫“自由騎士”(Freedom Riders)向華盛頓進發,在途中,他被打到頭破血流,直至昏迷,隨即被判入獄,發配到密西西比州臭名昭著的Parchman農場,然而在同年秋天,這項運動就取得了成果:所有州際旅行設施都得到了整合。
在他的鬥爭生涯中,最為影響深遠之壹的,是參與領導的埃德蒙·佩特斯橋(Edmund Pettus Bridge)遊行。在那裏,他和遊行者們遭到了全副武裝的警察的襲擊,劉易斯的頭骨被警棍打到破裂,歷史上稱之為“血腥星期日”( Bloody Sunday)。
劉易斯遭到毆打的鏡頭激起了社會對簽署1965年《投票權法》的支持,也促使了林登·約翰遜總統對民權立法采取行動。
暴力並未讓劉易斯退縮,反而在政治上更邁進壹步。1981年,劉易斯當選亞特蘭大市議會議員,六年後他當選國會議員,致力於消除貧困,並通過改善教育和醫療保健來幫助年輕壹代。
劉易斯對美國影響深遠,尤其是在種族沖突還在不斷激化的今天,民權領袖的余暉,仍然照亮著壹代人前行的路。
唯有團結,才能彌合裂痕
有人說,此次翻藍,是兩個“約翰”的功勞,——佐治亞州,是上文提到的約翰.劉易斯,那麽亞利桑那州的翻藍,則是歸功於已故參議員、老牌***和黨人,約翰·麥凱恩。
他被民眾稱為“亞利桑那州最受歡迎的兒子”,作為奧巴馬競選總統曾經的對手,麥凱恩與特朗普之間的深刻矛盾和對峙,我們的讀者或許對此並不陌生。
2018年患腦癌去世前,麥凱恩作為黨內人士,壹直對特朗普持反對態度——曾要求徹查“通俄門”、抨擊特朗普移民政策、反對特朗普的醫改草案等等。
麥凱恩(右)壹直是***和黨內反特朗普的重要人物
就連所留下的遺言,也暗地裏抨擊了特朗普——“當我們把愛國主義和部落式的競爭混淆,並在世界每個角落播下憤怒、憎恨和暴力的種子時,就削弱了我們自己的偉大。”
去世後,特朗普向麥凱恩家人致以慰問,但只字不提麥凱恩;白宮為之降半旗,不到壹天就回升了——而要求是降足48小時。
和對待劉易斯的態度“異曲同工”的是,麥凱恩當年的政敵,奧巴馬和小布什,卻在葬禮上致悼詞,表達了深切的哀悼。最終,面對尖銳的輿論批評,特朗普迫於壓力恢復降半旗,並發表正式聲明,稱“尊重麥凱恩對國家的貢獻”。
丈夫去世後,麥凱恩的太太辛迪·麥凱恩仍然堅定反對特朗普。在此次大選中,她將票投給了拜登,並為拜登背書、奔走,吸引亞利桑那州票源。
“我知道對我們國家來說最好的不是我們黨,而是拜登。”
最終,拜登以1萬8千票的優勢,贏下了亞利桑那這個“深紅州”。
大選過後,對於沖突不斷走向激化、派別不斷走向撕裂的美國,這僅僅是個開始——特朗普不承認大選結果,其狂熱的支持者正持武器上街,沖突遠沒有結束。
只是,在拜登的帶領下,這個愈加分裂,強調“黨派忠誠”的美國,國家利益真的能夠跨越黨派鴻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