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地理月考試卷及答案
1.歐洲的地形主要()
A、以高原、山地主B、以丘陵、平原為主
C、以山地為主D、以平原為主
2.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洲是:
A.亞洲B.非洲C.大洋州D.南美洲
3.除亞洲外,其他大洲按面積從大到小排列,正確的是
A、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B、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C、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大洋洲
D、非洲、歐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極洲、大洋洲
4.日本從中東地區進口石油必經的海上交通要道是
A.直布羅陀海峽B.馬六甲海峽
C.蘇伊士運河D.好望角
5.有關印度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A.印度的氣候類型均為*帶季風氣候B.印度大部分地區終年高溫多雨
C.印度大部分地區旱季吹西北風,雨季吹東南風
D.印度大部分地區旱季吹東北風,雨季吹西南風
6.下列地區敘述正確的是
A.日本耕地資源豐富,所以稻米產量大B.俄羅斯緯度較高,冬季漫長而嚴寒
C.中東地區水資源豐富,孕育燦爛文明D.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世界的熱帶雨林
7.下列國家和首都對應正確的是
A.印度——堪培拉B.日本——東京
C.澳大利亞——新德裏D.美國——紐約
8.有關中東民族和宗教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中東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
B.*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教
C.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主要信仰伊斯蘭教
D.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仰*教
9.下列各國家中,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是
A、印度、巴基斯坦B、日本、新加坡
C、沙特阿拉伯、以色列D、韓國、馬來西亞
10.關於圖中區域的位置說法正確的是
A.①是十字路口的位置B.②是兩洋三洲五海之地
C.③主要位於北極圈以內D.④位於中緯度大陸西岸
11.亞洲地域遼闊,不同國家的自然、社會、歷史條件差別很大,經濟發展不平衡。下面關於亞洲經濟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亞洲大部分國家屬於經濟發達國家
B、亞洲大部分國家屬於發展中國家
C、西亞波斯灣沿岸國家(如馬來西亞)因大量出口石油而成為較富裕的國家
D、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新加坡、日本、中國等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推進了本國經濟的發展
12.有關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A.撒哈拉以南非洲是比較晚才被人類發現的陸地,故現在經濟比較發達
B.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農牧業生產落後,糧食產量的增長速度遠低於人口增長的速度,因此糧食供應不足是其普遍問題
C.撒哈拉以南非洲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故非洲經濟呈多樣的商品經濟
D.由於民族經濟的迅速發展,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國家已成為向國外出口機械、汽車等工業制成品的國家
13.每年的9月1日是日本全國的防災日,中小學生要進行防震演習。我國也是壹個多地震的國家,我們也應掌握壹些防震知識,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應迅速撤到空曠地
B、當來不及離開房屋時應兩手抱頭躲到墻角
C、就坐在教室內做作業,毫不驚慌
D、如果被埋在廢墟中不能自行脫險時,盡可能挪開臉、胸前的雜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暢。
14.下列關於日本的敘述,錯誤的是
A、近年來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帶汙染嚴重,地面下沈,用地用水緊張
B、日本的森林覆蓋率居世界前列,也是世界上出口木材最多的國家之壹[
C、日本已加快擴大海外投資,將壹些工業包括汙染較多的工業移往海外
D、日本是漁業大國,捕魚量居世界首位,是使世界漁業資源走向枯竭的主要國家之壹
15.世界上最濕潤的大洲是()
A.歐洲B.南美洲C.亞洲D.北美洲
16.有關日本文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源遠流長B、有著濃厚的大和民族傳統文化色彩
C、具有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特點D、日本的茶道和花道都是從西方傳入的
17.下列自然資源中,屬於日本比較豐富的是
①森林資源②水能資源③礦產資源④土地資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8.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帶的原因的敘述,錯誤的是
A、沿岸城市人口集中,是國內的消費地
B、工廠靠近碼頭,有利於廢渣、廢水的排放
C、沿海港口條件優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D、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陸價格低
19.關於非洲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勢東南低,西北高
B.南非高原被稱為“非洲屋脊”
C.東非裂谷帶若幹年後會隆起形成高大的山脈
D.地跨南北兩半球的地形區是剛果盆地
20.東南亞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
A、湄公河B、湄南河C、紅河D、薩爾溫江
二、填空題(***16分)
21.世界上跨經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得的壹個洲是,該洲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產生了沈重的壓力。
22.亞洲大小民族***有1000個左右,不同地區的民族,在、、音樂舞蹈、禮儀等各方面都表現出不同的文化藝術風格和不同的民族風俗。
23.在我國的東面有壹個與我國壹衣帶水的鄰邦——(國家);跨過我國的南部邊境,就到了與我國山水相連的(地區)。
24.印度的主要糧食作物是和。
25.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的國家,地跨亞歐兩洲,大部分地區所處緯度較高,冬季,夏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
26.位於“三洲五海”之地的地區是,該地區自二戰以來,是備受人們關註的熱點地區,該地區主要的居民是人。
27.俄羅斯的首都,是俄羅斯的城市,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
28.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及。
三、綜合題(***44分)
29.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每空1分,***12分)
(1)圖中表示的國家是,城市①,是該國首都,該國大部分領土位於(熱量帶),氣候,地形,
具有種植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2)填出圖中字母和序號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稱:
海洋:A,
地形區:B,C。
河流:⑤,該河流域分布有地球上面積的。
(3)巴西人口眾多,最顯著的特征是。
1.30.讀下圖,回答問題(7分)
(1)海域:CD
(2)海峽E島嶼B
(3)圖示地區大部分為氣候類型
(4)描述馬六甲海峽的意義
31.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填出圖中英文字母標是的地理事物名稱:
國家:AB
海域:CD
(2)填出序號表示的城市名稱:
①②(雨極)③④
(3)③城市的周圍盛產,是紡織工業中心。
32.讀“南亞輪廓圖”和“南亞某地氣溫與降水圖”,按要求回答:(12分)
(1)國家: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海域:E_________F_________
(3)河流:D_________
(4)地形區:A為____________山地;B為_____________平原;C為____________高原,它主要在_________半島上
(5)右圖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____氣候類型,當在5月份時,南亞大部分地區農業生產正遭受著_________(災害)的影響。
(6)農作物分布:C地形區西北部主要為__________作物;D處主要種植農作物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試卷答案
選擇題:
1、D2、B3、A4、B5、D6、B7、B8、D9、B10、B
11、B12、B13、C14、B15、B16、D17、A18、B19、A20、A
填空題:
21:亞洲最多(眾多);22:建築服飾;23:日本東南亞;24:水稻小麥;
25:長而寒冷短而溫暖;26:中東阿拉伯;27:莫斯科聖彼得堡;28:河流沿岸
河口三角洲。
綜合題:
29:(1)巴西,巴西利亞,熱帶,濕熱,平坦,熱帶作物。
(2)A大西洋,B亞馬孫平原,C巴西高原。⑤亞馬孫河,熱帶雨林。(3)混血種人數量多。
30:(1)印度洋南海或太平洋
(2)馬六甲海峽蘇門答臘島
(3)熱帶雨林
(4)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連接歐洲、印度洋沿岸港口與太平洋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31:(1)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灣阿拉伯海;(2)新德裏乞拉朋齊加爾各答孟買;(3)黃麻(印度)麻
32:(1)印度中國
(2)阿拉伯海孟加拉國
(3)恒河
(4)喜馬拉雅印度河德幹高原印度
(5)熱帶季風幹旱
(6)小麥水稻黃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