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湖南的七叔

湖南的七叔

湖南的七叔

姚峰是我的七叔,是姚警塵的胞弟,可以說,七叔走上革命的道路,他的三哥姚警塵應該是引路人。之前聽姚家長輩說過七叔的二三事,印象不深,但覺得還是應該把它記錄下來,以後姚家的小輩也應該知道這些。七叔參加革命後是吃了苦的。剛到延安時,遇到整風和審幹,當時審查者訊問七叔,妳家的成分那麽高,又成了家,家有年輕美貌之嬌妻,為什麽還要來延安參加革命,吃這苦頭,是不是投機革命?在三番五次得不到理想的回答後,審問者就用軍用皮帶的銅頭照著七叔的頭上抽打,致使七叔血流滿面。這件事可見當時的黨內鬥爭之殘酷。

七叔出身農家,有著堅韌不拔的性格和強健的身體,使他僥幸逃過黨內殘酷的鬥爭和運動,也順利活到了戰爭結束和全國解放。七叔離開家鄉參加革命後,家中的七娘閆婉玉,不知七叔出走後是死是活,壹人在家憑借教書艱難度日,擔驚受怕,直至全國解放。真正是古詩裏所寫的“十年生死兩茫茫,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這壹段詩真是比喻當時的情景很形象!

七叔參加革命後,在晉冀魯豫根據地的革命隊伍裏,與另壹革命女性相遇相知,他在外槍林彈雨戰火風煙十幾年,也不知道家鄉的元配妻子七娘閆婉玉的生死如何,自己也不知道何時會陣亡或犧牲,遂在烽火硝煙的戰爭年代,與這位軍隊的女戰友***同結為革命伴侶。全國解放後,姚警塵的學生賈曉東立即告知了在家鄉的七娘,她的丈夫姚峰現在的下落,七娘遂風塵仆仆的日夜兼程趕到姚峰當時的駐地。姚家人的秉性歷來忠厚,七叔當然也不是喜新厭舊的“陳世美”,兩人剛壹相見,就立即抱在壹起痛哭失聲,相互傾述離別後的相思之苦。後來在人民軍隊和七爸結為夫妻的這位女同誌,當時已經和七爸生育了壹個女孩(起名姚培娥,上世紀70年代我在西安見過,當時在廣西鹿寨化肥廠工作,女婿是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連長,參加過對越南的自衛反擊戰,後轉業到壹個企業)見此情形很知趣的離開了,當時的法律也不能解決此類事情。據說這位七娘也和七爸姚峰是深有感情的,這種感情也是經過革命戰爭嚴峻考驗的,但她最後只好尊重七叔姚峰的意見,經組織同意調到其他部隊去了。具體的情況後來就不知道了。

上世紀80年代,妻子去湖南常德出差,在湖南常德的南海艦隊萬山要塞區的軍人宿舍見過七娘,那時七娘還健在。七叔的兒子叫培悌,兒媳是湖南常德本地人,在公交公司上班。在壹起還吃了飯。那是七爸已經去世,1976年6月他去世時,我在山西五臺工作的十叔和十娘還專程趕赴湖南常德,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為姚峰舉行的追悼會。

我現在家中還珍藏著七叔當年從南海帶回陜西的虎斑貝,這可以說是珍貴的遺物了。睹物思人,頗為傷感。陜西湖南相距千裏,由於地理距離較遠的原因,還有通訊手段的落後,以後聯系漸漸少了,導致最終音訊全無。也不知七娘何時去世!也再沒有聯系,現也不知七爸的後人境況到底如何。

下面是七叔的生平簡介,轉摘自:《戶縣誌》人物傳記

姚峰(1913-1976),陜西省戶縣大王鎮富村人。幼年讀書,曾於高中肄業。在校期間,參加學生運動,激於義憤,曾毆打過搜刮民財的國民黨區政府和稅務局人員,發動師生把三青團頭目李尚誌趕出學校。離校以後,曾任小學教員和中學教員。

1937年參加革命,1939年入伍到延安抗大學校,次年加入中國***產黨。在抗日反“掃蕩”中,機智勇敢地搶救牲口和經費,受到上級表揚。1946年,任18集團後勤供給部管理科副科長。1947年,任38軍55師供給部副部長,1949年任鄭州軍分區後勤部政委,曾榮立三等功。建國後,1952年任南海艦隊萬山水警區後勤處處長,1955年任南海艦隊萬山要塞區副司令員兼後勤部長。1966年後,調任廣州軍區山農場和光明農場廠長。1966年離休,1976年6月病故,終年6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