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繼臺的應用方案
"某林管局日常通信指揮系統"是以各林業局為單位,系統應用於防火期日常相互通信,同時遇到森林火災時作為應急指揮通信系統,具備通話、顯示、調度、指揮、輔助決策等功能,滿足應急高效指揮和科學決策需要的綜合平臺。
為了確保解決應急情況下系統的專用性,本方案采用海能達150M超短波RD980數字中繼臺作基站覆蓋,考慮到模數轉換的升級和用戶前期投資,中繼臺先工作在模擬模式,後期可平滑升級到數字模式。中心與單兵的扁平化管理,解決了單呼、組呼、全呼語音,擺脫了森林區域公網不能覆蓋的局限性,滿足該林業局應急保障通信系統的初步建設需求。
計算公式 LM(dB)=88.1+20lgF-20lgh1h2+40lgd
式中:F—通訊工作頻率(MHz)
h1—通訊對象A點天線高度(m)
h2—通訊對象B點天線高度(m)
d—A點和B點的通訊距離(km)
上述實用公式僅限於VHF 150MHz和UHF 400~470MHz頻段,並且地形起伏高度在15m左右,通訊距離在65km範圍內。 (1)假設已知條件
a.系統工作頻率:
TX 465MHz RX 455MHz
b.中繼臺參數和架設數據:
發射功率:20W (43dBm)
接收靈敏度:-116dBm
同軸電纜損耗:2dB(1/2〃饋管40m長、5dB/100m)
全向天線增益:9.8dbi
天線架設高度:30m
c.對講機參數
發射功率:4W(36dBm)
接收靈敏度:-116dBm
對講機天線增益:0dBi
對講機高度:1.5m
(2)中繼臺與對講機的系統增益
在本例中,所謂系統增益就是對講機發射信號給中繼臺接收機允許衰減的最大值,若不考慮電纜損耗和天線增益的條件下:
系統增益(dB)=發射功率(dBm)-接收靈敏度(dBm)
若考慮電纜損耗、天線增益的條件下,本例系統增益為:
SG(dB)=Pt+PA-(RA+CL+RR)
=36+0-(9.8-2-116)
=144.2(dB)
式中:Pt——對講機發射功率
PA——對講機天線增益
RA——中繼臺天線增益
CL——同軸電纜損耗
RR——中繼臺接收靈敏度
(3)如果系統增益等於電波傳輸的損耗,則說明通訊距離的電波能量已達極限,若系統增益小於傳輸損耗則表明通訊可能建立不起來。
將系統增益代入電波傳輸損耗工程公式:
144.2=88.1+20lg455-20lg1.5×30+40lgd
144.2=88.1+53.2-33+401gd
35.9=40lgd
d=7.9km
(4)上式僅計算了上行信號(對講機發給中繼臺)可通訊的保守距離,而未計算下行信號(中繼臺發給對講機)可覆蓋的距離,通常由於中繼臺發射功率較大,其下行信號往往優於上行信號的通訊距離。由於系統通話是雙向的,因此系統的保守通話距離往往以上行信號為準來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