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郭臺銘後悔嗎?培養的徒弟成勁敵,從富士康手裏搶走iPhone13訂單

郭臺銘後悔嗎?培養的徒弟成勁敵,從富士康手裏搶走iPhone13訂單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巨頭,也是大中華地區最大的民營企業。根據富士康的財報顯示,2020年富士康的總營收高達1913億美元,比內地最大的民營企業華為還要多700億美元左右。

富士康的成功有兩大因素,壹是離不開蘋果的支持。 蘋果旗下的硬件產品如iPhone手機、iPad平板電腦、iMac電腦等,大部分訂單都交給了富士康代工,由此帶動富士康的營收逐年升高。

二是內地豐富又廉價的勞動力資源。 據悉富士康在國內有30多個工廠,雇傭員工達到80萬左右,龐大的員工隊伍為富士康承接蘋果的巨額訂單提供了穩定的人力支持。

像蘋果每年發布新壹代iPhone手機時,壹周的銷量就能達到上千萬部,也只有中國市場和富士康能滿足蘋果對產能的需求。

然而在2019年華為受到打壓、中美形勢趨於緊張之時,富士康做出了壹個決定,向海外市場轉移蘋果的生產線。富士康的新任董事長劉揚偉在投資者大會上聲稱,富士康有能力在全球任何壹個地方為蘋果代工產品。

富士康的這壹舉動被外界解讀為“要搬離內地”,雖然富士康做了緊急辟謠,但是降低內地的產能比例卻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富士康千算萬算,沒有算到Yi情的發生,越南和印度成為重災區,導致富士康在東南亞的業務受到很大的影響,已有的生產線遲遲不能復工,新的投資計劃又擱淺。

在此情況下,富士康只能把重心回歸內地。但是時過境遷,富士康還是那個富士康,中國市場卻發生了巨大變化。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國產代工巨頭趁機崛起,取代富士康的位置,搶走了蘋果iPhone 13的代工訂單。

據蘋果供應鏈消息人士透露, 國內代工巨頭立訊精密已經拿下了iPhone 13 Pro40%的訂單,今年至少能拿到千萬級別的代工總量。

這個結果是富士康萬萬沒想到的,壹心想開拓海外市場,沒想到卻被“偷家”了。

值得壹提的是,立訊精密還是富士康壹手扶持起來的,創始人王來春也被稱為郭臺銘的“徒弟”。不知道面對現在這個結果,郭臺銘會後悔扶持立訊精密和王來春嗎?

上世紀80年代末,郭臺銘到深圳投資建設富士康,王來春就是第壹批員工。彼時富士康處於創業初期,訂單繁忙時,郭臺銘也經常到車間幹活。

由於吃苦耐勞的性格,王來春很快受到了郭臺銘的註意。在郭臺銘的有意提拔下,王來春很快做到富士康的課長,這是內地人能在臺企裏獲得的最高職位。

90年代末,王來春從富士康辭職,與哥哥壹起收購了香港立訊精密,並回到內地建廠,給富士康做代工。2006年郭臺銘的弟弟郭臺成還投資了立訊精密,成為立訊精密的股東。

正是在富士康的哺育下,立訊精密獲得了長足發展,後來成功打入蘋果的供應鏈,為蘋果代工無線耳機Airpods。

去年在蘋果的撮合下,立訊精密以33億人民幣的價格,從緯創收購了iPhone組裝業務。另外立訊精密還斥資99億人民幣從可成 科技 收購了泰州可成工廠,這家工廠是蘋果的外殼供應商。從此立訊精密擁有了為蘋果代工iPhone的資格。

從立訊精密壹路逆襲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中國企業正在快速崛起,只要給機會,就有改變行業格局的底氣和能力。

除了立訊精密以外,比亞迪也從富士康手裏搶走了不少小米、華為的訂單。照這樣的發展趨勢下去,富士康也就不用再回歸大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