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畫裏的人物皮膚顏色怎麽調?怎麽畫出粉嫩的感覺?
渲染較深色的部位時,可分數次染成,逐步加深,便於把握整體關系。如須發層層渲染,發際處過渡就易自然。
渲染時用色的深度與墨線的深度要相宜,既要發揮線在畫中的形式美和主導作用,又要讓色與墨線協調統壹。在墨線上,尤其是在輪廓線上稍加渲染,可以使線渾圓而有厚度。
渲染完成了底色的鋪陳,在此基礎上就可用色彩覆蓋其上,通常以平塗的手法,稱為罩色。罩色不可過厚,以略能透見底色為宜。罩水色和半透明石色時較容易,而罩覆蓋力強的石色,也應層層薄塗罩色。石色太厚,不易塗勻,且色彩易灰暗無光。
罩色用的顏料應壹次調足,寧多勿少,尤其罩大面積的色塊時,塗色時壹筆接壹筆地展開,以免先塗過色的局部先幹而出現筆痕,使色塊不平整。以水色罩色,底色的渲染要恰如其分,不宜過火;罩以石色,底色渲染可以稍過壹點,罩色後就恰到好處。如石色罩得較厚,使渲染的底色的作用不明顯時,還可以等石色幹透後塗上膠礬水,用以固定顏色,防止泛色,再進行渲染。
上不透明的石色也可采用填色法,用色較厚,突出墨線,使色不礙墨,墨不礙色。色與墨線之間最好不要留下空隙,免得影響畫面的工整。填色時可以用色擠壓墨線來校正墨線的缺陷。填色法多用於描繪服裝道具。
在整個設色過程中,往往渲染與罩色交替進行。罩色時,可以用同壹種顏色多次罩色,也可以不同的色彩交替罩色來達到所追求的色調。在薄紙或絹的背面可襯壹塊顏色或墨色使畫面正面的形象色彩更加沈穩飽滿而有厚度,且保持色彩的鮮明、透氣。壹般背面襯托用的顏對比正面用色厚些。
渲染罩色這壹整個設色過程也是畫面不斷深入的過程。人物的臉部,尤其是眼、嘴、鼻、眉、耳等傳神部位,還有富於動作表情的手足,都要仔細深入刻畫。細微的刻畫服從於整體,不必處處面面俱到。在罩石色後,墨線因被覆蓋不如原先清晰明確,就需要重新勾線,叫做“勒”。勒線常用比該著色區域稍深的同類色的線,依原有墨線重勾。在皮膚外露部分可用與膚色協調的顏色如赭石類顏色重勾,增加厚實感。在重勾時不必刻意壹絲不差地描在原有墨線上,避免線顯得過於刻板無生氣。
畫中的白色常最後上色。
深入刻畫後,對畫面整體進行審視是不可少的。人物形象神情表現是否到位,色調是否協調,渲染著色有無遺漏等等均需細心檢查並加以調整。整個畫面、人物、背景關系統壹和諧,人物神采能恰當體現,這幅畫才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