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中醫藥大學是幾本院校?
根據教育局規定,已經沒有明確壹本、二本的概念。雲南中醫藥大學為全國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醫藥本科院校,為雲南省唯壹壹所中醫藥本科院校,入選國家中醫藥臨床研究基地、國家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雲南省中醫藥國際教育基地。
雲南中醫藥大學,成立於1960年,是全國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醫藥本科院校,1986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獲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2013年、2015年中醫學、中藥學專業先後通過教育部認證,2016年成為雲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建高校,2017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2018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更名為雲南中醫藥大學,成為國家中醫藥臨床研究基地。
辦學規模:學校現有呈貢、白塔、宜良三個校區,占地面積990余畝,總建築面積410畝;下設11個二級學院、1個公***課教學部、1個實驗中心、1個研究院;有直屬附屬醫院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4所;開辦了27個本科專業,1個壹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有4個壹級學科(涵蓋2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4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截止2022年,擁有全日制學生11943人,其中,本科生10318人,碩士研究生1352人,博士研究生5人,留學生268人。
師資力量:截止2022年,校本部有教職工741人,學歷、學緣、職稱結構合理。有博士研究生導師1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人,首屆全國名中醫1人,國家衛計委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全國中醫藥高校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8人。此外,學校還聘請420余名國內外知名教授和專家擔任碩士生導師、名譽校長、客座教授、名譽教授。
辦學特色:學校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以中醫藥為主體、民族醫藥為特色,以本科教育為基礎,研究生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對外教育呈現良好態勢,醫、理、工、管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中醫藥院校。
重點專業:
國家級特色專業:中藥學、中醫學
國家級壹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護理學、中醫學、中藥學
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中醫學
雲南省級特色專業:中醫學、中藥學、制藥工程、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
雲南省級壹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臨床醫學、針灸推拿學、藥學、康復治療學、傣醫學
雲南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中醫學、中藥學、針灸推拿學
雲南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醫臨床技能綜合模擬實驗教學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藥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雲南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壹專多能”新型臨床中醫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
雲南省級精品課程:《中醫基礎理論》、《方劑學》、《中醫診斷學》、《溫病學》、《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正常人體解剖學》、《病理學》、《藥理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婦科學》、《針灸學》、《腧穴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傷科學》、《中西醫結合婦科學》、《急診學》
雲南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方劑學》、《中醫婦科學》
科研機構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有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醫藥臨床評價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公***科技服務平臺各1個,省級創新團隊2個,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2個,院士專家工作站9個,院士工作站站點1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中醫臨床研究基地1個,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省技術轉移示範機構1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8個,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5個。
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雲南民族醫藥保護與產業發展究基地
雲南省科技創新團隊:中醫藥調節人體微生態省創新團隊、中醫治未病理論應用研究省創新團隊
雲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雲南省高校天然藥物活性成分與功能科技創新團隊、雲南省高校中醫防治風濕病科技創新團隊、雲南省高校中醫藥調節機體微環境應用基礎研究科技創新團隊、雲南省高校中醫男科學科技創新團隊、雲南省高校中藥學科技創新團隊
59年來,幾代名醫名家傾囊相授,潛心育人,培養了6萬余名中醫藥專門人才,有的植根雲嶺,造福桑梓,有的遠涉重洋,光大中醫,湧現出國家科技進步壹等獎、何梁何和獎獲得者朱水雲:旅法中醫專家,時空針務創始人,法國榮譽軍團騎十勛音獲得者失勉生:軍中國醫名師寧亞功;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廣安門醫院院長王階: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陳本善;中國人民大學Q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2014年度影響力標兵人物幹向明等壹大批享譽國內外的傑出校友。
學校聚焦民族醫藥、滇南醫藥、南藥研究三大科研集群,有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醫藥臨床評價研究中心,工程實驗率,公***科技服務平臺各1個,省級創新團隊2個,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2個,院壹專家工作站9
個,院士工作站站點1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中醫臨床研究基地1個,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省技術轉移示範機構1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8個,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5個,學校學報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準進校政、校校、校地、校企合作,打造“保健品化妝品第三方檢測、臨床評價研究、健康產品研發、中醫藥知識產權戰略運營中心"四大平臺,彌補雲南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科研平臺短板,與省藥監局***建雲南省中醫藥產業發展研究院、與省科技廳***同設立“中醫藥聯合專項基金”,是雲南省中醫藥政策研究中心,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數據中心雲南分中心、雲南省中醫藥數據中心,雲南省民族醫藥保護與產業發展研究基地。